黃楊木雕與青田石雕、東陽木雕并稱“浙江三雕”,以“木中君子”黃楊木為創作對象,借助材料本身質地細膩、顏色金黃、紋理精美的特點,營造出造型生動、色彩華美、人文內涵豐富的藝術特色,被譽為中國工藝美術百花園里的一朵奇葩。千百年來,由于木雕藝人多數身處社會底層,接受教育有限,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依靠師傅手把手帶徒弟的經驗傳授方式代代相續,沒有規范教學,也沒有理論指導。因此,陳陳相因、傳承有序、取舍由人就成了木雕技藝也是黃楊木雕藝術傳承發展的重要特色。其中,“技”是長期訓練實踐的積累,“藝”是才智與創意融合的結果,“術”是獲得認可后形成的方法或范式,綜合擁有了這三者的木雕藝人有機會成長為木雕大師。
百年前,樂清人王鳳祚因緣巧合,進入黃楊木雕藝術領域,憑借過人的藝術才華與智慧,在黃楊木雕藝術之路上開出了驕人之花。他在廣泛學習木雕技術、建筑技術、民間美術的基礎上,傳承中有創新,突破中有發展,最終形成了鮮明的作品風格。作品造型生動,手法細膩,構思獨特,將圓雕、高浮雕和淺浮雕有機結合在一起,蘊含著對生活、對自然的認識和感悟。他窮其一生,如同一位浪漫的造物者專注于創作黃楊木雕,為一段段黃楊木賦予了生命的第二春,以大師氣度與工匠精神譜寫了屬于自己的傳奇人生,成為彰顯樂清黃楊木雕藝術的一張閃亮名片。
本文通過對王鳳祚藝術創作經歷的探討,重要作品的分析,藝術特色的梳理,進一步肯定其在黃楊木雕藝術領域一代宗師級的影響、價值以及地位。
一、執著一物 牽手一生
王鳳祚,1905年10月24日生于浙江省樂清縣翁垟鎮一個制作糕餅的工人家庭。7歲喪父,因家境貧寒只上過三年小學便輟學在家。13歲起學習雕刻花板,17歲開始以木雕為謀生手段,18歲作為知名雕刻藝人黃順壽的助手學習雕佛、塑佛技藝,1927年在臺灣基隆胡瑞錦雕花店雕刻佛像。兩年后因大哥病故返鄉,拜訪朱子常學習黃楊木雕。1937年創作的黃楊木雕作品亮相全國手工藝品展覽會并被《浙甌日報》報道。新中國成立后曾與木雕藝人葉潤周合伙在翁垟八華堂造皮紙謀生。1950年應溫州市文化局的邀請,到溫州市中山公園創作根雕景觀。
1953年3月,被浙江省文化局推薦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培訓,后留校在民間美術研究室工作。1953年6月受中國美協北京市工藝美術服務部委托制作《蘇武牧羊》《捉迷藏》等作品。1953年9月,出席上海“華東民間美術工藝品觀摩會”,參展作品《蘇武牧羊》受到陳毅市長的高度評價,獲華東一等獎。1954年,《蘇武牧羊》《牛郎織女》被文化部選送蘇聯參加“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展覽”,《蘇武牧羊》發表在蘇聯《文藝報》并被列寧格勒博物館收藏。1955年被派往上海參加“中蘇友好大廈”雕塑建設,與蘇聯雕塑家凱爾別克·莫拉溫·葉拉金一起工作,成為中蘇友好協會會員。1955年2月入選浙江省政協第一屆委員會。1956年參與杭州靈隱寺大如來佛制作。1959年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創作大型木雕《畢昇》立像。1961年為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創作彩塑《井崗山會師》。1962年,被中央電視臺專訪攝制《木雕世家》并在全國播放。1963年,從中央美院華東分院轉入浙江省二輕廳,參與組建浙江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創作大型群雕《鄭成功收復臺灣》。1972年,退休返回樂清故里,受樂清特藝雕刻廠、樂清象牙雕刻廠的委托,設計制作《釋迦牟尼》《魚藍觀音》《西方三圣》《關公》《劉海仙》《海味八仙》《脅侍菩薩》等新樣品。1978年,創作的黃楊木雕《釋迦牟尼》《柳枝觀音》被國家定為珍品,由中國工藝美術館珍寶館收藏。1993年6月21日,以89歲去世。曾被浙江省文化廳定為“浙江省民間藝術家”,被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肖峰贊為“北有泥人張,南有木雕王”,并得到著名工藝美術家龐薰琹等業界權威人士的高度評價。
二、機緣巧合 名師指導
王風祚生長在動蕩社會中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遭受幼年喪父之痛,飽嘗家庭困頓之苦,卻最終成長為卓有成就的黃楊木雕藝術大師,這與他身懷對生命執著不屈的追求之心勤奮進取、自我超越是分不開的。
王風祚十三歲開始學藝,堅持能者為師、虛心就教,努力師法傳統、不拘一家。先后得到黃明欽、黃順壽、胡天配等雕刻名匠的厚愛,木雕技藝得以快速提高,藝術才華得以嶄露。在創作生產之中,王鳳祚全面地掌握了彩繪、髹漆、貼金、脫眙、泥塑等傳統技藝;在隨師出游過程中,他對浙江多地眾多寺廟里的佛像雕塑認真觀察,對各種民間工藝認真汲取營養,極大開闊了他的藝術視野,為黃楊木雕技藝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臺灣民間雕刻名匠胡瑞錦的點撥,則使他有機會接觸了臺灣木雕工藝,汲取了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木雕工藝的營養。1930年,王鳳祚返回溫州后,為了求得藝術上的突破,通過啟蒙老師關系,隱名到黃楊木雕大師朱子常處學藝。大量先輩名家的傾心點撥,點亮并照耀了王鳳祚黃楊木雕藝術之路。王鳳祚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與正確的學習方法,為他不斷地在藝術上登攀高峰,創造了必要的精神條件。他不計門戶,能者為師,學無常師,博采眾長。由于舊社會里手藝人因生存艱難造成的對技藝傳承的保守心態,使得他經常采取偷師學藝的方式,反復揣摩,認真研究,歷經無數次失敗的經驗教訓,最終掌握了黃楊木雕的全部工藝制作過程,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面貌,進入了黃楊木雕藝術的登峰造極之境。
王鳳祚虛心學習傳統、繼承傳統、重視傳統,不是依樣畫葫蘆式的機械模仿,而是為了創新。在青年時代隨師學藝時,就大膽創作與師傅風格不同的作品,備受好評。建國后,王鳳祚在中央美院華東分院培訓與工作期間,面對民間傳統藝術與學院派藝術的激烈碰撞,正確地對待與處理了二者關系。他堅持發揚民間藝術優秀傳統,認真學習和借鑒西洋雕塑的某些長處,注意吸收解剖結構、人體比例等知識來彌補民間雕塑的不足,做到推陳出新、洋為中用,在藝術手法、創作技巧方面有了新的內容。無論是選題構思還是藝術立意,從構圖、格調、技法表現到人物的形象刻劃,特別是作品的內涵與力度,都把民間雕塑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出現了一批使黃楊木雕藝術發展進入劃時代的里程碑式的優秀作品,成為中國現代黃楊木雕史上舉足輕重的木雕大家。
難能可貴的是,盡管王鳳祚為學藝歷盡各種困苦,但他成名后又能不計門戶之嫌,樂于傳授,提攜后人。這種宅心仁厚、不計私利的高尚品德,也在民間被傳為美談。
三、技藝并進 卓爾不群
據《本草綱目》記載:“黃楊性難長,歲僅長一寸。”“千年黃楊難成拍”,生長緩慢的黃楊木木質堅韌、紋理細密,取材十分不易。黃楊木雕作為天然美與人工美結合的產物,既是從色、形、質、味、韻等方面保留了根的質樸和色彩、千姿百態的生動形象、紋理、疤節、洞穴、質感以及自然、純樸、朦朧的韻味等自然美,同時通過藝術的加工又加上了創作者的感情色彩。王鳳祚在黃楊木雕中圓雕、鏤雕、浮雕并用,刀工精細工整,玲瓏剔透,清新傳神,并形成了許多精辟的見解與獨特的處理手法。他認為“真正好的藝術是簡煉、傳神多精雕細刻、鏤雕多,雖然花工夫,但不是藝術”,不用過多玲瓏剔透的飾帶和復雜的衣紋來代替藝術,這種木雕藝術創作觀在很多作品中得到了體現。
1.堅持寫實手法:王鳳祚的木雕藝術在審美和造型方面,在立足于民間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吸取了現代西方雕塑的比例、解剖和處理手法。在人物形象的精度上,他融中西技法于一體,造型生動、準確、傳神、簡練,極富藝術感染力,代表著現代民間木雕藝術的高度水平。可以說王鳳祚在寫形傳神方面的功力,在于他一貫重視觀摩寫生,善于把生活現象加以概括提煉來豐富自己的創作題材和語言。他在看戲時認真觀察,努力把舞臺上演員的一舉一動、一招一式默記在心,回去后默畫構思,形成樣稿。他的木雕名作《小姑賢》就是他看戲回家后即刻構思出來的作品之一。這件作品作品抓住了劇情中最典型最能反映人物神態的一剎那,把三個人物塑造得各具神采、維妙維肖,把人物身份、性格、思想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突破了傳統黃楊木雕固有的處理方法,把源自西方現代雕塑的嚴謹造型摻入勁健的刀筆之中,突出主題,深化內涵,增強藝術感染力,從而給人以強烈感受。
2.直接敲坯塑型:這是王鳳祚木雕技藝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他木雕功夫精深之處的充分表現。他在創作《海味八仙》《三圣》《童子拜觀音》《文殊普賢》《脅侍菩薩》等工藝性很強的作品時,沒有按照一般的創作思路流程,沒有捏泥稿,而是用木塊直接敲坯,逐步刻畫。這種削繁就簡、反璞歸真、不用草圖、一氣呵成的作品,顯得更為洗煉、清新、概括、傳神,充分體現了他用刀老辣、手法準確的創作功力與藝術境地,達到了古語中“刪繁就簡三秋樹,立意標新二月花”的之境。比如他的群雕鏤空作品《西游記》,同樣是敢于不用樣稿,說明了他對于把握整體造形的能力之強,用刀功夫之嫻熟,可謂是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3.衣紋精細處理:王鳳祚深知在傳統黃楊木雕人物造型中,衣紋處理是重要的一環,它的效果直接影響作品的藝術效果。所以,他在木雕人物的衣紋處理上,借鑒了中國畫“骨法用筆”的筆法,借用衣紋處理去體現人物風骨氣韻,追求人物內在的氣質,盡力反映最能表現作品主題思想及風骨氣韻的式樣。許多作品中,他充分根據衣紋本身的規律性與服裝結構的特點,在起伏、粗細、疏密、緊松、來回、虛實、質感及形體結構變化中下功夫,安排得十分周密。比如《軍民合作鞏固海防》《騎兵》等作品對衣紋式樣處理時,采用概括而簡煉、粗獷而有力的大塊面去,給人以堅定、結實、凌厲有力之感,突出表現了人物勇敢而堅強的性格與神圣而莊嚴的氣質。
4.豐富創作題材:王鳳祚木雕作品的題材極為廣泛,傳統題材有梅妻鶴子之類的吉祥文化,和合二仙之類的宗教文化;歷史人物有畢升、岳飛、蘇武、鄭成功等;民間傳說人物有劉海、濟公、鐵拐李等;戲曲人物有麻姑、杜十娘等;現代人物有魯迅、革命群眾、牧羊姑娘、朝鮮女子、海南女子等;還有一定數量的鹿、羊、馬等動物題材。他通過這些以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又家喻戶曉的故事、傳說為題材的創作,達到對假、惡、丑的揭露,實現對真、善、美的肯定,反映他的樸素的哲學思想。在塑造李逵、蘇武、畢升、牛郎、織女、杜十娘等形象時,他通過對形體的準確描繪,達到以形寫神的目的,顯示了形神兼備的高超技藝。
5.描摹時代風尚:王鳳祚受當時現實主義創作思想的影響,積極投身于火熱的生活中,經常下鄉下廠參觀學習、考察,把對生活的體驗升華為思想感情的藝術表達與創作實踐。他不囿于神仙、佛像等傳統文化題材,努力把社會公眾當作創作表現的主題,在歷史與現代、理想與現實之中,努力嘗試、探索創作能表現新思想、新內容的作品。他的《軍民守海防》《騎兵》《魯迅》《牧羊姑娘》《井崗山會師》等作品,使古老的民間木雕藝術煥發出了新的時代氣息,極大地開闊了黃楊木雕藝術的題材范圍,從而增強了藝術創作的活力與感染力。在對傳統歷史人物的創作表現中,他秉持新的時代風采與文化內涵,努力使每個人物形象傳達出極具現代審美功能及教育功能的現實主義特征。如《蘇武牧羊》《畢昇》《鄭成功收復臺灣》《李逵殺虎》等作品,強烈體現了他創作思想上的先進性與創新性,反映出他在形象塑造和藝術處理方面的突破式成功。
四、精品名作 巧手天成
縱觀王鳳祚一生創作的作品,均是中國黃楊木雕藝術中的精品,在反映時代風尚、傳達社會審美、服務民眾需求、推動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與突出的價值。創作上他強調形神并重,精于為人物寫心雕魂,借助傳統黃楊木雕的圓渾敦實、堅定流暢、質樸簡約、富有變化的獨特刀法,形成洗煉概括的空間造型,烘托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于質樸、純真、自然之中凸顯磅礴氣質,寄托豐富深邃的精神情感。
《蘇武牧羊》運用了簡煉、樸素的藝術手法,把蘇武這個有民族氣節的歷史人物刻劃得極具力度與深度。三角形構圖形成了金字塔般的穩定,衣紋處理手法概括、簡約,象征、隱喻了蘇武的崇高精神與凜然氣節。作品在華東地區和全國的民間美術工藝品觀摩會上一經展出,就獲得極高的學術評價;后被送往莫斯科參加國際展覽并為列寧格蕾勒博物館所收藏,獲得廣泛的國際聲譽。
《畢升》是在繼承民族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充分借鑒了西方現代雕塑的造型特點,在人體結構解剖、人物比例方面下功夫,采取概括簡煉的寫實手法,強化人物刻畫、空間營造、衣紋處理,取得了造型優美、生動傳神的藝術效果。該作品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并長期陳列、展示。
《柳枝觀音》人物圓潤豐滿,線條明確流暢,神韻恬靜慈悲,把觀世音這一傳統形象塑造得秀麗、嫻靜、慈祥與典雅,給人以生動傳神、飄飄欲仙之感。該作品為中國工藝術美術館所收藏。
《杜十娘》中,杜十娘、李公子、孫貴等不同人物的形象、氣質刻畫得極為分明,或悲憤欲絕、正義凜然,或垂頭喪氣、狼狽不堪,可謂入木三分、毫發畢現,使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
五、桃李春風 人才滿園
王鳳祚一生的藝術閱歷豐富,經歷特殊,充斥著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后輩的諄諄教誨,對行業的帶動推廣。在對黃楊木雕藝術人才的培養方面,王鳳祚的突出貢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家族內部培養,二是院校教學培養,三是社會層面的培養。其中,內部培養的對象是直系或嫡系親屬,院校教學培養是指他在中央美術學院對學生的黃楊木雕專業輔導,社會層面的培養指的是對社會上眾多黃楊木雕愛好者的直接或間接引導。
長子王篤純為王鳳祚木雕藝術的第二代傳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根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樂清黃楊木雕代表性傳承人、浙江省民間藝術家。1955年組織樂清黃楊木雕生產小組,是樂清黃楊木雕產業化生產的主要組織者與負責人。曾獲中國工藝美術終生成就獎,代表作《慶豐收》被人民大會堂收藏,《鄉音》被中國國物博飯收藏,《水鄉即景》《回娘家》《母子情》《兩岸同根》等參加全國第三次文代會,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民間文化藝術協會授予一級民間藝術家。
次子王篤芳,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浙江省非遺承人、浙江省民間藝術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民間藝術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注重樂清王家黃楊木雕的理論研究,出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集·王篤芳卷》《中國民間木雕技法》《雕藝流音》《王家黃楊木雕藝術》《藝海求索》等。主要代表作《屈子問天》《潑水節》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楚魂-屈原》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大唐威事》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另有《東坡觀硯》《歲月》《半收季節》《大風歌》等。
第三子王篤生,高級工藝美術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杭州市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擅長佛像雕刻,主要代表作有《祥和-釋迦佛》《如意觀音》《童子拜觀音》《馬上第一》《歡慶》《天路歡歌》《情歌戀舞》等。
第四子王篤清,高級工藝美術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杭州市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主要代表作有《千手觀音》《梳妝》《包清天》《斷橋相會》等。
長女王和英,杭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退休,代表作有《牧羊女》《絲綢之路》《瑤歌》。
二女婿鄭勝寧,高級工藝美術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木雕藝術文師、中國根藝美術大師、浙江省民間藝術家,代表作有《三十六行》《弘一法師》《孩子是老師的生命》《袁隆平院士》《桃園三杰,共創大業》《魚藍觀音》《達摩面壁》等。
孫子王藝、孫女王京,均為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其中王京為中國美術學院職業技術設計學院副數授,從事黃楊木雕教學工作。
大侄子王篤才,1955年樂清黃楊木雕生產小組創辦人之一,帶出取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徒弟多位,代表作有《東郭與狼》《趕潮》《放鵝》《穆褂英掛帥》《八卦爐》等。
王鳳祚對于直系或嫡系親屬的培養,最終形成了以他自己為始祖的黃楊木雕傳承譜系。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王氏家族直系或嫡系親屬中直接從事黃楊木雕的已達數十人,其中不乏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以及高、中、助理級工藝美術師。王鳳祚在中央美院華東分院任教,前后進行了三期黃楊木雕培訓工作,培養了陳程翔、阮寶光等知名學員,也使得樂清黃楊木雕在杭州落地生根并蓬勃發展。王鳳祚在學院教學前后,社會上跟隨他學習木雕藝術的學徒或技工也有不少,總數也達數百人。他的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成為中國工藝美術領域中的一個有趣的現象——如同創辦了一個融民間與學院于一體的黃楊木雕培訓機構,打破了民間與學院、業余與專業的壁壘,對中國木雕人才培養作出了不同層面的貢獻。
六、宗師地位 名家風范
王鳳祚作為德高望重、享有盛名的黃楊木雕宗師,13歲起學藝,89歲辭世, 藝術之路持續76個春秋。其作品數量之巨、藝術水平之高、行業推動之大、社會影響之廣,不僅在黃楊雕刻乃至木雕藝術領域,即使放眼整個中國工藝美術領域,也屬極為罕見。像他這樣一位高壽、高產、高水準、高品位的木雕藝術大家,應作為中國木雕行業以及工藝美術領域的重要個案,得到更多的重視與緬懷;他在藝術創作、人才培養、行業推動方面的貢獻與成就,值得后人深入梳理與肯定。
而就在本文寫作前夕,中央宣傳部文化藝術局致函王鳳祚的兒子、著名黃楊木雕藝術家王篤芳,鑒于其父親王鳳祚雕塑作品《畢昇》的影響力,擬將此作品委托專門機構鑄銅復制,由國家版本館收藏并永久展示。正如古語所言,“德不孤,必有鄰”,這也進一步說明與肯定了王鳳祚的藝術價值以及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