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現代雕塑史是羅丹掀開的,這是一個不爭的定論。英國著名雕塑家威廉·塔克在他的《雕塑的語言》一書中認為羅丹對現代主義雕塑進程的最大貢獻是對泥這個材料的開創性使用。其理由是,他是將泥塑作為雕塑最終視覺結果的人,與那些只將泥塑作為大理石雕刻中的模型過程的古典主義雕塑家相比,具有前衛性。塔克尤其對羅丹晚期的舞蹈速塑推崇倍至,是因為他看到了羅丹將泥和泥塑既作為雕塑的視覺結果,還在具體的雕塑物態建造的過程中將泥作為物理建構的結構。這樣的認知源自他的一個觀點:現代雕塑不僅僅是材料的,還是可以自主站立的,英語叫free-standing,即不需要額外的工藝技術,比如,搭建骨架,焊接,粘接等。它就像一個新生的生命,是自立,自主的。就其筆者個人的觀點,塔克應該漏掉了羅丹一個最為至關重要的貢獻,那就是現代雕塑的維度自立。為啥這樣說?是因為在羅丹的前面希臘雕塑、中世紀雕塑、文藝復興的米開朗雕塑,都是為建筑而做的雕刻,雕塑的背后始終有一面墻,而雕塑總是像繪畫一樣被正面觀看。所以我們可以說傳統的雕塑兩大特點:一,再立體的雕塑都是為一堵墻服務的;第二,是強調正面觀看的。而具有工業革命性質的現代主義雕塑,在失去了建筑的依托之后,被迫走向無依無靠的廣闊空間。而羅丹正好是在危機的重要關頭,率先為雕塑的空間爭取革命的第一人。從那以后,我們所說的現代雕塑不再僅僅是視覺藝術,而且還是可體驗的全維度的空間造型藝術。就在體驗的內核里,才延伸出具有后現代性質的“公共性”這樣的話題。
同樣是以泥作為材料的雕塑,羅小平的泥片塑造藝術在中國現當代雕塑界頗有影響,尤其是近些年,他的創作、教學與研究成果弄得高潮迭起,一浪高過一浪。究其根源是他有著一個非常值得說道的教育背景,那就是他的大學生活是在景德鎮陶瓷學院度過的。這所大學的雕塑系專門教學與研究與陶瓷相關的雕塑,其從事創作和教學的主材就是泥。景德鎮陶瓷學院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所培養的一代學子在現當代藝術領域里群星璀璨,羅小平就是他們中的代表之一。筆者發現,他們這個雕塑系總有與別的美術學院雕塑系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特別講究泥與泥相關聯的操作性。同樣是從事關于泥的塑造,別的雕塑系不可能那樣全面,更不可會將泥完全鎖定在雕塑的成品結果材料的目標上。
器和器型是陶瓷制品的關鍵詞,關于泥的器型的造型法在我國多個陶瓷基地的和作坊中,早已存在。其中的盤條和卷片技法就是建構在燒制流程中物件必須是空心的基本要求之上的。據羅小平自己介紹,90年代初期,他在宜興紫砂壺廠學到了泥片制作紫砂壺的工藝后,逐步嘗試使用泥片制作自己的雕塑作品。經過多年和大量的創作實踐,逐步建構起了一套自洽、完整且獨立的泥片塑造體系。
據筆者的觀察,羅小平的泥片雕塑大致有片狀浮雕、獨立器型和衍生建構三種類型。首先片狀浮雕好理解,就是做好的泥片在工作臺上平面展開進行創作。這一類作品屬于具有二維特性的浮雕。羅小平比較癡迷于這一類創作,數量很大。《微光·萬相系列》和《2020手記系列》屬于這一類作品中的經典之作。他的獨立器型這一類以他創作的大量頭像為主。這是一種從二維向三維轉化的創作。當泥片站立起來,卷筒成器,就是一個關鍵的雕塑造物步驟,或者說方法。它解決了材料的建構性結構問題——圓筒,從這一步開始從畫面蛻變成雕塑。與羅丹的雕塑高點凸起占領空間以及面的朝向思維不一樣,泥的卷片成器的空間占領是以內空容量去占領的。更有意思的是,在生命的敘事方法中,羅小平是使用手指和工具在“器”的內外交替施加動作和力量來實現的,而不是像羅丹那樣只是在雕塑造型的外面去塑造來獲得從內向外的所謂張力。工作方式的不一樣必然體現了雕塑造物的智慧是不一樣的。第三類是衍生建構。這是啥意思呢?筆者看見,羅小平在創作復雜形態作品時,是在各卷筒部件上延伸建構的。這一點同樣很有現代意義。《現代雕塑簡史》的作者里德認為,傳統雕刻都是在一塊材料上做減法,逐步呈現出所需要的雕塑形態;而傳統雕塑是在內部支撐的骨架上做加法逐步成為雕塑的體量。而現代主義雕塑的新語法是:建構。即在一部分的基礎上架構下一部分,不斷重復,形成了形態的全維度自主生長,進而可以調動人的腳步全維度體驗的,所以我們說這樣的雕塑具有現代雕塑的品質。
奧地利詩人,藝術評論家里爾克在他的《羅丹論》中說,羅丹最偉大的思想是體現在他的空間造物和大面塑造的方法和過程之中的。換句話說,他發現雕塑家的思想不在于口若懸河的文字語言陳述,而是在雕塑的方法中。羅小平的泥片塑造藝術經歷,伴隨了他整個藝術生涯。從長期的實踐和海量的作品中,他總結出屬于他自己的雕塑方法論:泥性,膨脹、殘缺、裂痕、偶得、解構、折疊、擠壓、線條、壓縮等。內容豐富且實用有效。說到這里,筆者想強調的是:雕塑的方法就是理念,就是思想,就是智慧,就是造物哲學的本身。作為雕塑家沒有必要總是持有那種技術的謙卑,雕塑的理論建構真的是要回歸雕塑本身。
最后,筆者要強調的是,羅小平之所以是羅小平,還是要歸結他對于造型藝術的長期修養。其源頭應該起源于大學時期關于素描、繪畫、泥塑等方面所受到的教育和為之給予的不懈付出。他的對空間造型敏感,起伏的塑造拿捏有度。如塑造的人物具有某種特別的表情,目光中往往透出些微遲疑中的凝視,某種悲憫中的木訥,長方體的器型頭像成為他辨識度較高的符號。我甚至稱其為優雅而低回的表現主義風貌。上面所說的泥片藝術的整套方法,其實就是他自述與觀者的娓娓詞匯,傾訴的是他個體生命的心路流程。看看他的《躺平》、《燃燒我的卡路里》、《林風眠與傅雷》、《李白》、《夢系列》、《薪火組雕》以及《民國先驅》等作品,我們眼前似乎浮現出他在泥片上伏案施藝,挑燈夜戰的辛勤場景。當浮雕掛在墻上,當圓雕在臺座矗立,頂光傾瀉之下是一個個獨立的生命在光與影交織中以中低的聲部悠長地和鳴.....羅小平的個體修養是天長日久的,完全是私有的,無法復制。
我們說羅小平作品是當下的,當代的,是因為他在每一次壓片、卷筒、折疊、雕刻、抹光的動作中注入了他此時,此地,此景的自我生命能量。
作者簡介:朱尚熹,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雕塑》雜志主編、中國雕塑學會理事。
原文載于:藝術人生Art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