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專業的本科教學中,設計史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南京藝術學院的藝術設計學本科專業培養中,設計史教學也占據著核心的位置。該專業試圖培養具備扎實的藝術設計理論與史論基礎,具有獨立思考、分析設計問題的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在針對該專業學生設置的教學進程中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讓學生對設計史的學習從了解設計史的一般事實性內容——即以不同歷史階段為發展線索,以著名設計師、作品與事件為主要內容的宏大敘事——轉向設計史學科的研究視野、研究方法與研究路徑。這一過程也就是將學習的重心從“設計的歷史”轉向“設計史”的過程。這一問題不僅關乎學生對設計史學科能否樹立正確的本體認識,也關乎其在將來的學術工作中,能否將設計史知識作為一種有效地理解設計現象乃至文化與社會現象的思維框架。
為了回應這一問題,本研究結合該專業課程中的設計史課程群進行了教學實驗。該課程群包括古代設計史、現代設計史、設計史寫作、設計史專題研究等四門課程。其中前兩門課程以把握設計史的基本史實為主要教學目標;而后兩門課程以前兩門為前修課程,試圖培養學生在設計史方面的專業研究能力。實驗重點圍繞后兩門課程展開。
設計史寫作課的教學對象為二年級本科生,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與設計史相關的各類文體、寫作技巧、寫作規范。該課程為期3周,每周12課時,共36課時。設計史專題研究課的教學對象為三年級本科生,是以其它三門為前修課程的研究實踐型課程。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設計史知識框架的基礎上,學會尋找有學術價值的研究選題;通過對各類設計史研究方法的學習,能夠從不同角度對研究主題展開調研和分析,并運用前修課程中習得的寫作方法,對研究結果進行符合學術規范的呈現。因此,這門課程是學生在進入畢業論文寫作之前,對設計史相關知識的一次全面檢閱。該課程為期6周,每周12課時,共72課時。
從授課內容來看,設計史寫作課程更偏重文字表達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的訓練,而設計史專題研究課程更偏重研究視角、研究方法的訓練。但實際上,寫作與研究在學術實踐中彼此交融,難以嚴格劃分。因此,以上兩門課程實際上是設計史學術訓練的不同階段,其最終的教學目標都是要培養學生獨立進行設計史研究的能力。本研究為此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培養對多樣化的設計史文本的認識;學會通過切換不同的專業視角來把握設計史,擺脫對宏大敘事框架的過度依賴;通過對研究路徑的理解建立對設計史學術研究的初步認識。針對這三個方面的目標,本研究嘗試了以下教學方法。
一、理解多樣化的設計史文本
從現代設計史早期的著作(如尼古拉斯·佩夫斯納的《現代設計的先驅》)開始,設計史的通史類書籍就帶有鮮明的藝術史的特點,其內容主要圍繞著名設計師及其理論思想、重要設計作品與風格展開。這種疊加在英雄史上的風格史與思想史的宏大敘事的框架,直到今天仍然影響著大量的設計史教材。要讓學生擺脫通史教材中的刻板印象,首先應該做的,就是為其呈現設計史研究對象在歷史話語中的多樣化面貌。
設計史是與日常生活和社會密切相關的歷史,在不同語境中面向不同類型的讀者,往往呈現出不同的面貌。除了針對專業讀者的書籍、論文以外,研究機構通過調查報告、博物館通過展覽,都在對設計史進行書寫。而以設計為主題的紀錄片,也在以影像資料的方式,面向大眾進行著設計史的敘事。而設計史通史教材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對同一主題的多樣化的歷史文本進行調用;其內容總是服務于敘事邏輯的清晰表達,而無法兼顧更加多元的視角。例如:一件經過設計的現代產品對于制造它的生產商和工人來說意味著什么?對于收藏它的博物館來說意味著什么?對于使用它的消費者來說意味著什么?不同的人如何通過不同的話語談論它?這些話語又如何塑造后人對這件產品的認識?這些都是無法在宏大敘事的框架中得到充分解讀的問題。
為此,本研究嘗試在設計史寫作課中,以設計史中著名的索涅特14號椅為例,向學生展示設計史文本的多樣性。課堂為學生提供了來自設計史通史著作《現代設計史》、專題史著作《家具史》、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V&A)博物館網站、索涅特公司宣傳網頁以及BBC紀錄片《設計天賦》等5個文獻來源。課堂教學首先要求學生對這5個文本進行閱讀,然后,要求學生用表格的方式比較它們在風格、內容、結構等方面的異同,并引導學生思考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
例如,同為學術著作,為什么《現代設計史》與《家具史》中對椅子的描述有長度、視角方面的區別?它們對史料的調用,所要支撐的觀點是什么?通過這把椅子,兩本著作想要向讀者呈現的歷史各有哪些方面的側重?再如,同樣面對大眾讀者,V&A博物館網站中對物品的介紹,與BBC公司制作的紀錄片《設計天賦》中各自調用了哪些史料來對物品及其歷史進行介紹?它們的敘事策略各是什么?不同的文本各自調用了哪些人的敘述視角?文本與視頻在傳達關于一個物品的信息時,各有怎樣的特點與優勢?同為網站內容,索涅特公司對14號椅子重點描述的內容,與博物館網站有何不同?
從作業結果來看,學生基本上都能對以上方面的異同做出明確的辨析。(表1)在對這些異同進行比較與分析的過程中,學生不僅了解了各類文本在呈現歷史面貌的多種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學會將文本視為一種對話形式,通過文本的差異,特別是那些不同于通史中宏大敘事的文本,去理解文本功能的多樣性,以及讀者與作者的多樣性。
小組成員通過對同一主題下的文獻資源進行共享,并根據任務中各類文本的特點、功能及其目標觀眾,展開寫作。翻譯組的同學要根據其他組員的研究需求,查閱包括博物館網站、書籍和論文在內的各類外文資料,通過大量閱讀各類外文文本,對有效的信息進行篩選和過濾,并整理歸納,其成果為主題小組所共享。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不僅鍛煉了學術外語的閱讀能力,翻譯過程本身也是一個不斷揣摩原始文本,與各類史料、研究者不斷對話的過程。(圖1)故事組的任務強調面向大眾編寫具有可讀性的文本,這要求該組同學運用自己的想象構思出具有可讀性、趣味性的敘事情節,對歷史文本中的史實進行補充和解釋。他們的寫作由此導向了對歷史細節的探索與甄別、以及對歷史現象何以如此發生的思考。(圖2)視覺組的同學被要求通過組內交流,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對圍繞一個主題產生的知識要素進行視覺化的呈現。與線性文本不同的是,思維導圖能夠將大量信息之間的關聯性直觀、同時地呈現出來,這有助于超越文本敘事(特別是課本中的宏大敘事)的線性結構。(圖3)而微課組的同學則以公眾為對象,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調用各類文字、圖像、視頻資料,用鏡頭語言寫出一份能夠吸引普通觀眾的腳本。(圖4)
通過這樣的教學實驗,學生會發現設計史在面對不同的讀者和觀眾時,有著豐富多樣的文本類型與表達方式。正是這種文體上的多樣性,使設計史在學術圈內外都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了解這些文本及其相應的接受情境,并嘗試運用這些文體來進行寫作,既有助于學習者理解歷史文本的敘事性特征,也有助于其理解設計史在形式、材料與價值上的多樣性。
二、理解跨學科的多重研究視角
設計史通史文本中,掌握了設計話語權的英雄、組織及其活動,在構成現代設計史主要內容的同時也很可能被學習者接受為推動設計史發展的主要力量;而經濟、文化、社會、政治等方面的因素則往往被簡化為背景。由此可能導致的結果一方面是學習者對設計歷史的理解會遠離各類歷史語境,過于簡單狹隘;另一方面,則是學習者過于輕易地將進步觀、歷史主義作為理解和解釋歷史發展的萬能工具。在談論現代設計現象時,宏大敘事結構所提供的視角主要包括新技術與新材料的發展、風格分期、以及以現代主義為重心的設計思想的演變等等;然而對諸如家用電器、辦公家具等有著具體使用情境、包含著范圍廣泛的消費人群的產品,要解釋它們如何在具體的歷史情境中被接受并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呈現出豐富形態,宏大敘事提供的視角就顯得不夠充分了。
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將學習者領入跨學科的研究語境,在多重研究視角中去發現、理解那些在宏大敘事的地圖中未被照亮的部分。事實上,約翰·沃克在1990年出版的《設計史與設計的歷史》一書中就已根據讀者、研究者的政治視角與哲學立場、學術或科學分析模式、歷史學派、涉及的外部學科等方面對多樣化的設計史研究視角進行了分類與解讀。而挪威學者謝爾提·法蘭則在20年后出版的《設計史:理解方法與理論》一書中,從人類學與民族志、博物館學、考古學與科學技術史等方面歸納了物質文化研究——近年來設計史研究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對于設計史的影響,以及設計史在物質文化研究這一主題下發展出的豐富面貌。這樣的學科面貌,即便沒有涵蓋當下設計史研究的全部領域,也足以充分體現這一學科的多樣性、跨學科性。同時,這也為設計史教學走出宏大敘事的范式帶來了啟示:作為設計史研究最主要的對象,“人造之物”蘊含了由物及人,由人及文化的豐富內容;設計史的教學應該也必須將研究對象置入經濟、技術、社會、文化、政治等具體情境之中,置入自然學科與人文學科的問題框架之中,才能對設計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有更深入的認識。
對于理論與方法的講解適合在設計史專題研究課中進行。其中 “技術史”在本研究中是被重點講解的視角之一,它不僅要求學生理解人造之物通過技術實現的過程,還需理解技術被運用于造物活動時,與歷史情境中社會、經濟、政治等多方面要素之間的關聯性。本研究選取了阿德里安·福蒂的《欲求之物》一書中的“電——未來的燃料”一章為教學案例,要求學生通過本章內容分析哪些地方體現出了對技術的社會因素分析,以此理解技術的社會建構過程。這也正是技術史中 “技術的社會建構理論(SCOT)”理論所持的視角。學生被引導思考文章中電力供應商、工程師、消費者、電器制造商等不同角色對電力技術所持的觀念與相應行動,以此來理解這一技術如何受到各種社會力量的塑造,進而推動家用電器及其市場的形成。圖5展示了學生通過課堂練習對這一理論的理解,而在一份研究報告作業中這一理論也被作為主要的研究視角。(圖6)
消費視角也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運用。消費現象是二十世紀以來人文社會學科共同關注的現象,包含著社會、政治、文化、經濟、傳播學、心理學等跨學科的視角。消費在設計史學界已廣受關注,以其為對象的研究成果豐富。《欲求之物》中“家務勞力的節省”一章就是其中的代表。這篇文章對家用機械設備如何進入普通家庭的過程進行了分析。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時,被引導去關注社會情境、文化觀念與個體需求之間的關系,以及設計師、制造商、廣告商和消費者對于消費需求的理解如何通過設計得以實現。(圖7)用于解讀設計師意圖與消費過程的腳本理論,也有助于理解消費現象。消費視角涉及大量的跨學科理論,因此不宜在本科教學階段對理論本身做過多介紹與解讀,打開思路才是這一視角的重要性所在。
近年來設計史的研究成果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跨學科視角下的研究成果。喬納森·M·伍德姆的《20世紀的設計》,阿德里安·福蒂的《欲求之物》,朱迪·阿特菲爾德的《狂野之物》,格倫·亞當森等所編的《全球設計史》都是這方面的典范。這些研究成果不僅展示了大量超越傳統范式的研究主題,而且還體現了研究者們廣博的跨學科視野,以及在宏觀與微觀之間自如切換的高超敘事技巧,因此無論對于培養學習者的歷史寫作技巧,還是跨學科、多角度的歷史理解與分析能力而言,都是優秀的范本。
三、研究路徑的分析
宏大敘事的設計史需要一個相對明確的敘事結構來呈現大跨度的歷史發展面貌,因而無法兼顧歷史中的復雜性與矛盾性。而在真正的歷史研究工作中,學科方向與旨趣不同的研究者會結合不同的研究重點,對不同的歷史材料進行選擇與組合,通過不同的研究路徑,去勾勒文化與歷史的復雜面貌。
在設計史教學中,如果說解讀研究視角的作用在于從不同角度打開理解設計史現象的大門,那么解讀研究路徑則是為了進入大門之后,深入理解研究的方法與過程如何圍繞研究目的進行組織和選擇,幫助學生學會觀察優秀學者的足跡,從研究主體的角度理解和學習學術研究的過程。
舉例來說,研究使用了《家具史》中的 “震顫派”一文為范例。該章節位于全書第7章“維多利亞現代風格”。文章約2000字,附圖10幅,下分“震顫派家具”和“震顫派設計原則”兩小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小型研究文本。從篇幅和結構來說,都比較適合進行課堂講解與討論。學生首先被要求對章節內容進行歸納,思考各部分內容在論證結構中所起的作用,然后由教師進一步解讀。圖8所示為該教學案例的解讀:
案例解讀展示了作者如何從歷史文化背景、特征與源頭、確立原則等方面對風格進行分析,并從歷史語境出發對其進行歷史評價。講解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發現,作者為了解讀家具風格的發展,將研究路徑延伸到了相關的人群及其觀念與活動,而正是后者構成了風格在具體的歷史情境下產生、發展、衰落的動因。文章中關于歷史、文化、觀念、設計原則、制造工藝、商業發展等方面的內容,都是圍繞這一線索被組織起來的。
當然,沒有任何一種研究路徑能夠完整再現真實的歷史。因此在對研究路徑進行分析時,還要讓學生看到,研究路徑是根據研究者的研究目的來設計和建構的。而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很有可能會發現一些未能回答或尚待完善的問題。正是這種來自讀者的“不滿”,構成了人與歷史文本之間充滿張力的對話。因此,在對研究路徑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對本文進一步地進行批判性的分析。例如,第3小節在介紹震顫派家具制作工具時,并沒有解釋工匠為何發明、使用某些工具,以及工具與家具風格特征間的關聯。學生被引導檢索更多文獻,去尋找其中的聯系,對該研究進行補足。
在現有的設計史成果中,還有很多圍繞人造之物產生的研究路徑可供教學參考。例如沃克提出的生產-消費模式中,就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個從設計、制造到分配、消費的流程圖。從這一過程中的任一節點出發,都能夠對整個網絡進行追溯。再如在技術史的視角之下,技術從產生到應用,從傳播到改造,提供了一條將發明者、商人、設計師、用戶串聯起來的研究線索。同樣,全球史中物在不同歷史地域中的傳播與接受、風格史中物之形式風格的發展演變、觀念史中物所承載之觀念的生產、接受與流變,都是可以被運用于設計史的研究路徑。這些研究路徑不僅對設計史通史的宏大敘事框架進行了修正和補充,而且向學生展現了設計史這一學科的開放性與多樣性,為其進入設計史的研究層次提供了方向。
四、總結
本研究從文本、研究視角與研究路徑這三個角度出發進行教學實驗,試圖幫助學生走出宏大敘事的通史結構對其學習設計史造成的局限,從而對設計史建立更深入的認識。文本方面的教學致力于幫助學生理解設計史寫作在風格、內容、結構上的多樣性。研究視角方面的教學則是要通過技術、風格、消費等跨學科的現象與相關理論,引導學生去探索超越產品與狹義設計行為的領域,將視線轉向人、觀念乃至文化。而研究路徑方面的教學,試圖讓學生關注研究過程,理解研究者如何根據自己的目標選擇相應的方法、理論、史料,來構建有說服力的論證。從學生的課堂反應、結課作業等方面來看,教學實驗取得了較為積極的反饋,基本實現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將這三個教學視角相結合,意味著大量的閱讀與寫作的示范與練習,因此在課堂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這一方法并不一定適合在作為基礎課的設計史通史類課程中進行。本研究將這些教學嘗試貫穿于設計學理論專業的不同課程中,但對于其他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它們也可以被運用于設計調研或專題研究類課程的不同階段。這些試圖走出宏大敘事框架的教學嘗試,其價值不止在于培養本科生的設計史研究能力,更在于讓學生通過對設計史的深入理解,認識設計作為一門學科和職業的本體價值,特別是設計之于文化的價值。
實際上,設計史這一學科的跨學科性,正是源自文化本身的豐富性與多樣性。自設計史學科誕生以來,就隨著眾多人文學科共同回應著文化領域中紛繁復雜的現象,并產生了豐碩的成果:如全球史視野下非西方發達國家的設計史、女性主義視角下的設計史、以及消費視角下的設計史等等。設計史也因此在視角、方法、研究對象等諸多方面不斷獲得發展。本研究所做的種種嘗試,都試圖向學生彰顯設計史當下充滿活力的面貌。而設計史的價值之一,理應在于能夠讓學習者通過對歷史文本的解讀與創造,超越具體的事物、人物、事件、時代去感知更加宏闊的文化現象,讓歷史的價值就不再只是閃爍在彼岸的微光,而是成為照亮當下的明燈。
2022首屆物質文化與設計研究青年學者優秀論文評議,第二組 設計史研究 二等獎,作者簡介:趙泉泉,南京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