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趙屹 殷波:設計之源——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民藝教學
時間:2023-07-20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385 分享:
社會發展,文明演進,從傳統的手工造物到工業化的設計生產,及至信息技術躍升帶來跨界融合與集成創新,關于設計的實踐及教育在世界范圍內普遍經歷了從民族、地域、人文、歷史等特色鮮明的傳統造物設計及經驗傳承,到現代化、國際化的通約性設計與設計教育,以及之后在設計及其教育中倡導重溯歷史文脈、追求文化識別性、注重非物質內涵的演進過程。建構設計的文化傳承體系,避免陷入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困境,也避免走向單純“復古主義”或所謂“新鄉土風格”的仿制與復刻,需要從更深層次培育設計人才的歷史文化情感,建構面向現實生活的文化觀照與創意設計能力,從而發展有民眾情感共識、現實生活關懷、自然生態關切的發展中的設計、創造性的設計。設計文脈的表達與教育傳承因此具有長遠意義,需在具體的辦學實踐中加以探索和實現。以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為例,作為始建于 1973年的設計類專業院校,半個世紀以來,歷經工藝美術生產及商貿在國民經濟恢復發展中發揮重要支持作用的歷史時期,現代藝術設計全面興起甚至“興設計,廢裝飾”的論爭掀起高潮、“工藝美術”在學科專業目錄中幾經流轉的階段,到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廣泛普及,文化創意產業全面興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上升為國策,傳統工藝振興推進等若干歷史時期,學校以“工藝美術”冠名并始終堅持作為“工藝美術”學院的定位,堅守民藝在設計教育中的基礎與核心地位,在不斷構建與社會生產生活相關的設計類學科專業及方向的同時,將民藝作為設計之源,在大學的人才培養、科研創作、社會服務、文化傳承中發揮基礎與提升作用。由此,為認識傳統民藝與當代設計的關系、把握設計文脈傳承的教育機制提供了一個具體而深入的視角。我國傳統民藝在農耕社會積淀深厚,形成了鮮明特色,雖與農耕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文化思想觀念、物質材料和工藝技術等密切相關,但其包含的特定自然地理環境里人與自然的依存關系,經由造物、物用和審美構建的人與物、人與人、人與自我的關系,以及漫長歷史積淀形成的民族集體記憶、生活智慧和審美趣味等,具有恒久意義。民藝因此不僅是歷史的、傳統的,也是當下的、發展的,其因“民間”“民眾”的集體創造和傳習而具有的普遍性、廣泛性,因“藝術”“工藝”“技藝”而具有的物質與精神、審美與實用的融通性、集成性,與同樣融會藝術與科學并不斷演進發展的“設計”具有相通的本質和內在的承繼關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因此將民藝作為設計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到教學體系全面加以建構。院長潘魯生教授提出,設計人才素養由“科學精神、人文素養、藝術創新、技術能力”四部分構成。即設計人才既要具有藝術的創意創新能力、工藝技術相關的實踐應用與動手操作能力,也要在更深層面上富有理性的科學精神和關切人的價值、尊嚴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具體的培養方案上,不僅有實踐型教學與理論型教學的劃分、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區分,也需要進一步尋找和構建一種復合性的載體,從而融通歷史與當下、日用與審美、自然與人文、物料與工藝,能夠在枝蔓相連、交相輝映的整體中認知和理解民族文化創造力的根基和發展機制。正如美術教學不能僅從“用線造型”“用面造型”等西方科學化的視角來剖析和認識,還需要對中國美術數千年來自成體系的特色和意蘊有更全面的把握,即張道一先生所說的“不僅在它的內部——繪畫、雕塑、工藝、建筑、書法——各具特色中看出其共性;同樣,它與民族的其他文化如文學、戲曲、音樂、雜技以及武術、醫藥等,也有著相通的內蘊”。對設計教育而言,民藝具有這樣的融通性,其包含物的用與美、人的意與匠、事的情與理,在有形的物質、意象中積淀著民族之心,是最廣大的民眾、最廣泛的生活中創造孕育的品格和追求,使設計者能夠于歷史和生活的深處汲取養分。在把握民藝價值與設計素養構成關系的基礎上,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細化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于 1987年成立“民間美術研究組”和“民間工藝美術研究組”,有針對性地制定民藝教學計劃。首先,基于學習認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由廣博到專精,普及到研究,感受現象到把握本質,體驗紛繁物態到洞悉守常之理,相互間有邏輯關聯并互為輔助支持,學校將本科階段的設計人才培養重點放在拓展文化視野、培育民藝感情、傳授實踐技能上。即首先使學生真正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民族,既不盲目地學洋而崇洋,也不片面地論古而泥古,在接觸感知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過程中,實現“知所從來而思所將往”,不斷發掘探尋思想的源泉、情感的紐帶、創作表達的語料庫、審美體驗的共鳴點,在具有實踐駕馭能力的基礎上,使設計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芯”和生長點。
與此同時,研究生的培養至關重要。正所謂歷史長河,支流縱橫,民藝造物的成因原理、存在價值、表現形態及其體系劃分,需要從學科等更深入的層次加以研究把握,中國民藝乃至中國設計的發展需要自覺、持續地理論建構與學術支持。學校于 1997年與南京藝術學院合作招生“民藝學”碩士研究生,此后陸續與東南大學、山東大學合作招收“民藝學”碩士研究生,并于2007年開始全面獨立招收碩士研究生,包括“民藝學”在內進一步增設“民間手工文化產業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藝術人類學”等方向,致力將民藝學理論作為實踐的升華和設計繁榮的“酵母”,從歷史經驗中總結,從創作實踐中提煉概括,培養研究生關于中國民藝的理論思辨、建構及服務于實踐的能力。整體上看,學校自 20世紀 80年代開始關注并實施民間美術教學,有意識地對中國傳統美術、造物文脈進行梳理,對優秀文化遺產進行教育發掘,對美術學、設計學等學科進行規劃架構,對學校的辦學特色進行凝練和塑造,形成了以民藝為基礎和核心的設計教育體系,作為辦學發展的文化共識和頂層設計,體現并作用于研究平臺建設、課程教學實踐、社會服務項目等有機組成部分。張道一先生指出,“民藝不是藝術實踐的一個門類,而是一個基礎的層次,應該深入進行研究”,“民藝學成了藝術學的一把鑰匙”。發掘民藝價值,發揮民藝作用,需從研究開始。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于 1992年報請省教育廳批準成立“中國民藝研究所”,組織專業力量圍繞民藝本體展開研究,綜合運用田野調研和文獻梳理的方法,先后經歷了民藝生態調查、民藝與鄉村母體相關聯的“手藝農村”調研,以及城鎮化發展進程中的民藝生存與發展研究。在學術的視野和方法上,堅持將民藝放在社會發展的現實與歷史進程中,通過以物見人,并由社會人心重溯物形事態的方法,研究中國的民藝、民藝里的中國,取得了一系列實證性的研究成果。同時,在院長潘魯生教授帶領下,深入就民藝學的學科建設、理論體系、話語體系等展開研究,形成《民藝學論綱》《民藝學概論》等理論成果。也是基于民藝研究所建立的扎根田野、社會學與藝術學交叉的研究路線和經驗,學校對民藝相關的研究方向和領域進行細化,于 2013年報請省編辦設立了“藝術人類學研究所”和“圖像研究所”,聘請英國藝術人類學家羅伯特 · 萊頓教授等擔任名譽所長,建設團隊開展研究。其中,藝術人類學研究所進一步運用藝術人類學方法和視野研究民藝問題,以“人”為核心對造物藝術現象與歷史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行闡釋,關注民藝的創作、生產、傳播和傳承,力求發現和認識民族的心靈歷史、感性文化特征和審美意識體系,對相關生活方式、認知模式和思想體系做出研究,致力使民藝造物所包含的藝術精神和創造性智慧等成為設計發展的理論資源與文化動力。圖像研究所,主要從圖案、造型、紋飾等圖像語言角度研究民藝,關注民藝圖像的視覺經驗與文化主題,分析闡釋民藝的形象思維、象征意義等構成、延續與演變。三個研究平臺各有側重并相互支持,形成了民藝研究的系統化平臺。由于將民藝作為民眾的、民間生活的藝術,相關研究平臺形成了關注人的主體、還原社會現實、在翔實的田野實證基礎上開展藝術理論研究的方法和路徑,并突破書齋和理論的閾限,持續對民間文化生態、技藝、物品進行發掘整理、收集研究、搶救保護,將原生態的民藝之物、民藝之藝、民藝之民作為相關教學科研的重要出發點。院長潘魯生教授自 20世紀 80年代開始對民藝品進行收集保護,幾十年來,形成了涵蓋生產生活用具、服裝飾品、女紅用品、建筑裝飾及構件、交通用具、游藝娛樂用具等數十個品類共計約四萬件藏品。就此于 1998年在學校設立了“中國民藝博物館”,形成中國民藝生活檔案的體系化展示。應該說,這不僅是中國民藝的“物的體系”展示,也是對寄寓于物的傳統民間生活方式的實景化展示。其中蘊含的人情事理、記憶經驗、生活的韻味、美的光輝等,只有還原與沉浸才能更深入、全面地感知和理解。民藝博物館自成立以來在學校的教育教學、課題研究、藝術創作和面向社會公眾的文化傳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來,進一步以館藏文物為基礎編纂出版了《中國民藝館》大型叢書。該書系不僅入選中國國家版本館開館陳列展,而且輸出英、韓、波蘭等多語種版權,體現了民藝的跨文化傳播優勢和影響力。誠如我們對該書系的理解——“滄海桑田,當昔日的生活圖景在快速的變革中走向邊緣甚至如云煙消散,當傳統的鄉土社會、文明精神已經沉潛到歷史的深處,或存續在典籍文獻、故事原型,而與現實的生活存在距離”,“這些老物件就像容器,承載著歷史、記憶和情感,交織著飽滿的人生經驗,有自己日積月累的敘事維度,并非抽象的美學空間”,“它們是生活經驗的物化,以有形、可感的形式承載和表達著社會共同體的一種存在方式,包含集體的或個人的記憶,濃縮了社會、家庭、習慣、傳統的存在”,民藝博物館和《民藝館叢書》以系統展示的形式,“提供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意義體系,詮釋了民間生活的美學精神,從中也可探尋民間審美意義的形成、固化和遷移過程”,對民藝的研究、教學和文化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圖2 30名研究生參與了該叢書(36冊)基礎資料的整理
在平臺建設上,學校還建有“現代手工藝術學院”,在傳承與更新中發展手工藝教學。“現代手工藝術學院”的前身是“染織系”,學校保留和豐富“工藝美術”專業,并根據傳統工藝美術在公共空間、公共交流中形態、功能、內涵等方面的拓展變化,增設“公共藝術”專業,從特定工藝門類的構成出發細化具體的研究、創作與教學方向。比如,在“工藝美術”專業,下設染織、纖維、陶瓷、玻璃、金屬、漆藝、首飾七個專業方向,建設纖維染織實驗室、陶瓷藝術實驗室、玻璃藝術實驗室、金屬工藝實驗室、首飾實驗室、漆藝實驗室等六個實驗室、工作室;在“公共藝術”專業,下設“公共造型藝術”和“裝置藝術”兩個專業方向。由此,圍繞“工藝美術”“手工藝術”構建教學單位的師資隊伍,培育科研創作成果,開展人才培養實踐。具體在教學實踐中,既重視傳統的工藝文脈基礎,也跟進工藝美術現狀和發展趨勢,包括藝術市場經濟規律、藝術生活消費、時尚動態等;既培養工藝美術的史論素養,更通過大師進課堂、項目工作室、企業實習實訓等形式培養創作、設計等實踐能力,從而保持了民藝、手工藝教育教學、科研創作、社會服務的專業平臺,在設計教育中給予手工藝獨立的地位,持續探索和實現手工藝的當代價值。 整體上,學校以理論性、學術性見長的研究機構、以實物檔案為基礎的民藝博物館以及突出手工藝實踐性的教學主體構成了民藝學研究、教學、文化傳播的基礎平臺,相關教學課程、實踐項目均在平臺上運作深化,既涵養了師資,帶動了科研、創作和教學,也在相關設計專業和方向中發揮了輻射作用,集中體現為系統化的課程教學和項目實踐成果。課程是學校教育的主要載體,課程的內容與形式體現教學的目標并具有學科知識構成及本質規律的規定性。因此,民藝類課程的設置與建設需建立在人才培養目標設定和民藝學研究的基礎上,涉及理論與實踐、專業與通識、校園課堂與社會田野的系統規劃,包括從知識、經驗、學理等不同層面的傳授培養,也涉及民藝與具體專業方向的關系把握。正是在培養目標定位、研究平臺建設的基礎上,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建立并不斷充實完善民藝的課程體系,形成了民藝主干課程以及民藝與設計交叉課程群、民藝學理論課程以及應用類實踐課程、民藝專業課程與設計類通識課程的系統架構,探索實現民藝在本元文化意義上的培養作用。首先,開設民藝類專業課程并將民藝類課程作為藝術與設計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必要性。我國傳統治學講求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文藝創作亦有“功夫在詩外”之論,藝術領域的專與博往往相輔相成。不論民藝學專業人才,還是相關專業的藝術與設計人才,都應有專精一藝“得其門而入”的著力點,并具融會而貫通、觸類而旁通的體驗和視野。依據民藝學的知識架構及其與藝術、設計的內在聯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建立民藝類的專業與通識課程體系。一方面,在藝術學、美術學、藝術史論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學中,開設“民藝學概論”“民藝研究與調查方法”“民藝學專題研究”等專業課程,在工藝美術、公共藝術、造型藝術以及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服飾設計、裝扮設計、數字媒體設計等專業開設傳統圖案、傳統裝飾、傳統造型、傳統色彩、傳統材料以及染織、金工、雕刻、髹飾等具體門類的傳統工藝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組織教學。另一方面,學校全面開設民藝類通識課程(圖),從傳統造型藝術到數字新媒體設計,各專業普遍開設“民藝學”課程,使融會于傳統衣飾器用、環境裝點、節令風物、人生禮儀、抒情紀念、游娛玩具、生產工具的民間藝術語言、智慧、精神成為今天藝術與設計人才的文化滋養,使民藝不僅是“源”也是“流”,不斷發展。圖3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民藝學“通識課”專業分布圖
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重點,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民藝類課程還劃分為“理論課”“實踐課”“理論課(含實踐)”和“實踐課(含理論)”幾種各有側重的類型,既著眼于民藝學的學科體系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也關注傳統民藝資源在藝術與設計中的應用性、創新性實踐。在理論課程中,不僅有《民藝學概論》《中華傳統造物藝術思想》《傳統造物原理》《中華傳統造型藝術體系》等傳統的系統架構類的課程,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等新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方面的課程,系統把握民藝相關的范疇、構架、聯系等。在實踐課程中,主要針對不同專業方向和應用領域,發掘運用民藝從構想到制作、從內容到形式、從材料到形態、從應用到審美等規律機制、語言風格、經驗模式、內涵意義等,開展教學,如繪畫專業的《民間壁畫臨摹》、家具專業的《傳統家具測繪》、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的《傳統民俗調研》、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的《傳統造型應用》、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傳統服飾工藝應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傳統印制工藝應用》等,突出上手操作和應用轉化的實踐性。特別是現代手工藝術學院的相關課程(表),圍繞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設計發展,具有突出的實踐性。此外,學校還有相當比例的民藝類課程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比如,理論學習中涉及民藝的田野調查方法,需要在調查體驗中學習如何進行資料收集、現場記錄、材料整理,如何開展綜合研究、分類研究、比較研究、專題研究等;實踐類課程中也涉及對一般造型規律、造物原理、審美心理等深層次的分析與把握,從而使設計應用與發展有根源、能生長,而非表面的取用拼貼。基于民藝所具有的生活屬性,相關課程不僅以校園內課堂教學的形式展開,還有相當比例的課程開在企業、作坊、生產生活一線,以實習實訓、調查研究、假期課堂、社會實踐等形式展開。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文化扶貧、鄉村振興等時代主題也不斷納入相關課程中,并以項目實踐的方式加以探索。唯有如此,不離民藝作為生活之藝術的本質,從而實現民藝文脈源遠流長,造福生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從民藝的守護傳承出發,在一系列科研課題和社會服務項目中加以應用探索,近二十年來,在院長潘魯生教授的帶領下,探索了一條傳統民藝應用式傳承與創新性轉化的道路。首先,傳統民藝來自鄉土、來自鄉村,關于民藝的調查研究、采集發掘也離不開鄉村田野。幾十年來,師生團隊持續不斷地深入鄉村觀察記錄、采集搶救、研究分析與生產勞動、生活日用、裝飾陳設、傳統節日、人生禮儀、體育娛樂等一切相關的民間藝術,在把握當代與歷史、藝術與生活等來龍去脈、相互關系并劃定范疇、搭建框架、進行闡釋研究的同時,不甘于做觀察者、研究者、旁觀者,致力就“鄉村文化生態保護”“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手藝扶貧”“鄉村文化振興”等展開科研課題研究和公益服務實踐。以“手藝農村——山東農村文化產業調研”課題為例,于 2006年正式立項,其研究基礎則始于 21世紀之初,在持續二十年的田野調研和設計服務過程中,對發展鄉村手工藝促進脫貧致富,并進一步就發展鄉村文化產業實現鄉村文化振興、產業振興等提出了系統的建議策略,同時,從促進公平貿易、開展創意設計等方面對鄉村手藝農戶等進行幫扶,形成了柳編、木作、印染、織造、陶瓷等一系列傳統工藝的設計衍生產品,相關成果于 2011年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從民藝反哺民生的意義上做出探索和推廣。同時,民藝的文化賦能作用在城市以及工業設計制造、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有待進一步發揮。近年來,學校以“山東手造”發展為著力點,發掘民藝的創意衍生價值,探索民藝資源作為“文化 IP”的設計機制。院長潘魯生教授提出,突破對于傳統工藝美術、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進一步從產業聯動、科技融通、文化賦能的意義上理解“山東手造”,使豐厚的民藝積淀回歸生活、回饋生活,成為文化的標識、情感的載體、創意的共鳴、記憶的紐帶,實現在當代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就此,學校圍繞“山東手造”組織了不同角度的課題研究,并在各專業開展設計創作,以畢業設計博覽會、“山東手造”設計師品牌店等形式展覽、推介設計作品。所謂傳統文化的“破圈”“突圍”,鄉土民藝在設計應用與衍生轉化中產生了新的形態,迎來了新的受眾,實現了新的發展。圖4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現代手工藝術學院專業課程列表
民藝的價值就是民族文化的價值,在一系列國家形象的展現與傳播中具有深刻作用。近年來,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在“上海世博會”“青島上合峰會”“北京冬奧會”等重大國際活動中,通過民藝資源的設計應用,以視覺語言展現文化形象,詮釋發展理念,表達美學精神,取得了積極成果。比如,青島“上合”峰會的藝術創意設計中,迎賓大廳背景畫《花開盛世》,由巨野農民畫師創作,展現繁榮之景,并寓示百花齊放才能姹紫嫣紅,傳遞出“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核心理念;還有青島上合峰會的文藝演出中,將濰坊風箏、膠州剪紙、日照農民畫、膠南民間年畫等設計轉化為燈火影像,展現了富有時代氣息的民間生活畫卷。又如,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國宴陳設與紀念品設計項目中,民間剪紙作品《普天同慶》以“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團花體現新中國歷史征程中的民族之韻;民間面塑作品《盛世歡歌》以載歌載舞的 56個民族面塑體現團結進取的家國氣象,都是民藝之于國家形象的設計表達。可以說,民藝與設計形之于物,賦之以道,作為具體、直觀、富有影響力和感染力的傳播樣式,往往更易超越文字語言的樊籬和文化差異,喚起認知、情感上的共鳴,在構建和傳播國家形象中具有重要作用。相關項目實踐由師生共同參與,還有的作為持續內容納入課程教學,因此不只形成項目成果本身,也在常態化的教學、科研中帶動師生實踐。項目往往是具體的,因此也有助于以小見大,促進師生從具體問題著手,從個案中加深體驗,從一般中把握脈絡、認識規律,民藝與設計的項目驅動教學,也在于不斷從偶然中找到必然,獲得素養的提升。學校近年來實施的設計項目還有很多,涉及農具設計、廁所改造等,民藝之美、民藝之用、民藝之情是深刻而廣泛的,融會在今天的設計和生活里就是一種溫度、一種關于生活本質的體驗,有待不斷認識發現和表達實現。結語:民藝的意義與教育發展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民藝教學,是民藝教育傳承的個案,也是我國當代民藝教育的一個縮影。在學校五十年辦學歷程中,民藝的研究與教學發揮了根基和紐帶的作用,將之作為文化藝術的基礎,使之成為創意設計的原料、素材和礦藏;將之作為文化精神的本元,透過外形探究本質,透過物態燭照人心,傳承民族質樸堅強的氣質、博大美好的精神;將之作為藝術與設計相關內容聯系的紐帶,構建創意設計中屬于民族、屬于生活、屬于時代等內在、共通的聯系。正是在這個過程里,不斷認識也不斷實現民藝的意義,不斷探索符合中國歷史文脈與現實發展的設計教育之路。圖5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22屆工藝美術專業徐鳴陽同學作品
張道一先生曾指出:“研究民藝更為重要的是觀照今天的大眾生活與他們的藝術以及未來的發展,這是一個帶有原則性的問題,否則我們的研究工作還有什么實際意義呢?”院長潘魯生教授提出:“珍視民藝、傳承民藝不僅是對消逝之物的懷舊之心,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文化認同、心靈境界的建構。認識民藝、感受民藝,學習民藝,是以生活的藝術涵養民族文化之心。”以教育探索發展民藝的意義,還將行之穩健而久遠。*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新時代中國工藝美術發展策略研究》(20ZD 08)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趙屹,女,漢族,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研究生處處長、中國民藝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近年來先后主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中國木版年畫集成·平度、東昌府卷”、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藝術學項目“中國手工藝產業歷史研究(明中期至現代)”等國家及部省級科研課題14項,出版學術著作12部,在《新華文摘》、《裝飾》、《山東社會科學》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先后獲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一等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二等獎、山東省“泰山文藝獎”一等獎等部省級獎勵16項。曾獲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齊魯文化英才、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等榮譽稱號。來源: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藝術專委會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