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藝美術文化的發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結合民族傳統工藝美術特點來看,要想使傳承效果提高,就應對傳承方式進行創新。通過對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價值的闡述,分析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效果的措施,為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提供幫助,提升文化實力水平。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不斷創造出豐富的文化,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作為歷史發展的見證,并且體現出民族文化底蘊及民族精神。在我國的工藝美術領域,有著大量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為文化的傳承提供了重要的條件。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工作能夠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并且使文明建設水平得到提升,促進我國文化的全面發展。因此,對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分析,對其傳承方式進行改善,可以為傳承帶來更好的效果,進而促進民族文化的快速發展。
一、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價值
(一)文化價值
當前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統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價值,由于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在民族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特色文化,展現了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及文化魅力,工藝美術在其中能夠滲透中華民族文化。比如,苗族銀飾制品本身的工藝及審美價值比較高,展示出了人民的智慧及勤勞,在現代也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可為藝術發展提供更多的市場條件,同時不斷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促進國家文化的發展。
(二)政治價值
工藝美術作品能夠帶給人們視覺沖擊,使民族文化形象得到展示,并且使人們更加了解民族歷史發展留下的文化財富。民間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我國政治社交中的重要內容,充分展現了民族的文化實力。這些都是民族以文化體現自身團結強大的重要方式,對國家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三)經濟價值
在我國經濟的發展中,第三產業作為重要的產業,要想將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落實到位,可與商業領域之間聯系起來。由于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產品銷售可為其經濟發展提供支持,使生產水平提高,提升當地百姓的收入,也可推動民族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利用能夠為民族的經濟發展提供相應的條件,進而提升經濟建設水平。
二、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藝術審美環境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社會環境及文化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現代背景下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其自身的藝術審美觀念不斷改變,比如現代的電影相比戲曲更受人們的關注,鉆石及鉑金等相比傳統的金銀首飾更受人們喜愛。由于審美觀念的變化與民族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的差距比較明顯,就使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及傳承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對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二)資源整合水平有待提升
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分散的特點,不同形式的作品在民族居住地分布比較廣泛。結合當前的市場發展特點來看,分散的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宣傳過程中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結構,資源較為分散,這就出現了傳承保護中的團隊及資金分散問題,難以使資源發揮優勢,對文化的傳承產生了嚴重影響。同時,在地區的影響下,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廣也會受到阻礙,對文化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專業高素質人才不足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方式多為師帶徒的形式,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對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對人才需求較大,由于很多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缺少了解,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需要有著專業技術能力的傳承人來發揮作用,這就對傳承人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傳承人不僅應具備傳承傳統工藝美術品的能力,還應具有現代審美創新技藝,對市場的發展情況有所了解,使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包裝及銷售得到創新,進而使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傳承下去。
三、加強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效果的措施
(一)創新傳統工藝美術表現形式
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不僅需要宣傳的支持,還需對其進行創新,使其在表現形式上更加豐富,能夠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比如,在皮影戲文化發展過程中對其感興趣的人仍然比較少,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可借助現代化創新手段來對其進行優化,使其表現力增強,也可借助數字化技術來創新其表現方式,選擇性地將一些皮影藝術中的特色內容留下。比如影人的鏤空花紋,在數字動畫中可以將其轉化為紋飾,與數字化技術相結合,將原本的牛皮與驢皮材料模擬成布料或布紋質感。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使皮影戲文化的韻味表現出來,也可使畫面變得更加豐富,使其帶給人們新穎的感受,結合配件及布景的創新設計,使皮影戲帶有更多的活力。再比如,傳統的柳編工藝品在我國的市場中雖然沒有受到較多關注,但作為一種重要的工藝類型,可通過對其創新來獲得更多的種類,比如將不同質感的材料用于制作柳編工藝品,可使柳編工藝品呈現出新的效果。也可將柳編工藝品與其他物品相結合,比如裝飾與擺件、臺燈與花瓶等,利用金屬銅來制作,使其既帶有金屬的光澤度,又與柳條紋理之間相互映襯,使產品不僅呈現出傳統的韻味,也展示出現代感。在對手法進行創新的條件下,可使傳統工藝美術品有現代氣息,受到現代人的喜愛。
(二)創新傳統工藝制作方式
較多的古老技藝都使用傳統的手工工藝,以體現其原本的特質,但在生產中卻有一定的局限,導致工作效率低等。為了實現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應將原本的技藝保留下來,并且對工藝進行創新,使其在市場中得到更多的關注。比如,在柳編工藝中結合其傳統工藝特點及工業發展情況,以阜南為重要發源地,在產品工藝上使用百年流傳的工藝,其中包括較多的編織手法,比如擰編、排編等。可結合柳編工藝文化,促進當地工藝文化的傳承發展,使產品在市場中有更多的影響力。由于這種手工藝具有環保性,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廣泛青睞。為了使其在國內市場上的普及水平更高,應對其進行創新,使更多的人對柳編工藝產生興趣,并結合工藝自身的特點,結合現代化元素對其進行優化,將現代工藝技術引入其中,使其在市場中的發展空間不斷拓寬,為工藝文化的傳承提供支持。比如,在制作過程中可采用構成與立體構成的方式進行設計,以立體的形式設計出不同的器型,如使用鐵絲、木框、柳條等建立骨架,并且將柳條、竹片及木片等材料以平面構成的方式拼貼上去,這樣可使生產效率得到提升,也可使其環保性得到體現,同時使成本降低。這種方式不僅使柳編工藝形式得到豐富,使產品設計感增強,更符合現代社會的審美要求,也使傳統感得到保留,使其在市場中得到不斷創新和發展。
(三)創新工藝美術記錄保存方式
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對不同階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記載,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也可獲得詳細可靠的資料參考,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使更多的人體會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記錄形式也更加多樣化,比如文字、聲音、影像及網絡等,能夠全面地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且根據類別劃分存入檔案內,建立完善的資源數據庫體系,這使我國的傳統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比如,一些地區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數據庫,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工作,為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數據支持,其中包括不同形式的資源,如視頻、圖像等,對不同縣市區的數據資料進行收集整理,這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更加順利,也提高了管理的質量。在西藏自治區,對普查收集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包括文字、圖片等資料錄入系統中,建立完善的自治區及地、縣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在當前的傳播條件下,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記錄保存有了更多的條件,并且向著數字化方向發展。在文化保存中可借助不同的感官語言及交互模式為人們介紹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不僅可通過音頻、視頻進行記錄保存,還可使用數字化多媒體領域技術來對保存內容進行豐富,比如虛擬現實、三維動畫等,對人們的理解及體驗。比如在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融入全息化及超現實數字資源訪問技術,可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得到支持,為人們提供新的文化體驗條件,進而實現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及傳播。
(四)創新工藝美術傳播媒介
多媒體的傳播形式多樣,比如電影及網絡等,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可高效運用于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根據傳播的需求合理選擇不同的媒介,使傳播的效果得到加強,使大眾通過媒介的接觸來深入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識其價值。比如,青海地區的唐卡工藝文化發展,早期人們對其了解得比較少,之后一位美術師在北京進行展示后,唐卡被更多人所了解,其價值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受到了社會的關注。在媒介形式選擇中,應考慮到不同媒介的特點,使媒介的創新發揮出有效的作用,增強其影響力,使其在更廣的范圍內得到傳播,為文化的傳承保護提供良好的條件。其中,影視媒介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部分,人們一般可在影視劇中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內容,借助電影、紀錄片等形式實現對文化的傳播。動漫作為一種有著極大潛力的傳播媒介,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新媒體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其影響力也逐漸提高,可將其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結合起來,通過合作為文化傳播創造機會。比如早期動畫中多數包括了傳統文化要素及歷史要素,以《桃花源記》為例,這部作品中融合了中國傳統皮影文化和剪紙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傳播有著積極的影響。因此,可通過對動漫作品的創新來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使其發揮相應的作用。同時,游戲與新媒體在其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游戲相結合,以游戲的畫面來傳播傳統文化,使更多的人對其有所了解。當前,使用微信及微博的人數越來越多,這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比如可開發相關的App,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及服務功能進行延伸,以起到有效的傳播作用。
(五)創新工藝美術傳承人培養模式
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有著活態性特點,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體,也承載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及技藝,在傳承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工藝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方式較為單一,人才培養周期長,缺少培養計劃及理論內容,所以可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來對人才進行培養。比如武漢邱氏漆線畫,該工藝放棄了家族傳承的形式,將工藝公布在社會中,使愿意學習的人前去學習,這種方式使更多的人有機會參與到技藝傳承中。同時,通過與學校之間的合作,組織相關的文化活動,使更多的學生對該工藝有所了解。結合這種模式的實施效果,人才培養可將校企合作作為基礎,增強人才培養力量,在學校的支持下為工藝文化的傳播提供支持,并且使其傳播范圍擴大。在學校優勢資源的助推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時,為了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傳承,應加大資金投入,為其提供充足的發展條件。國家可通過設立搶救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項資金的方式資助工藝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傳承工作,比如采錄、教學、研究等,為傳承人的培養提供充足的資金,為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領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重要的部分,對文化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通過滲透非物質文化可使我國的文化建設水平得到提升,也可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支持。工藝美術在其中占據了較大的比例,應對這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進行優化,創新傳統工藝美術的表現形式及傳統工藝制作方式,創新工藝美術記錄保存方式及工藝美術傳播媒介,創新工藝美術傳承人培養模式,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