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教席暑期社會實踐
時間:2023-09-15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287 分享:
作為全球目前唯一一個以研究世界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傳承與創新機制的教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教席旨在為世界各國專家學者、手工藝大師搭建世界級水平的對話、分享和研討平臺,促進更為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助力世界各國傳統手工藝人尤其是婦女手工藝人和青年群體的良性發展,培養國際化高端人才,推動文化遺產交叉學科體系的形成。教席關注的五大方向:1、保護和傳播文化遺產特別是傳統手工藝技藝;2、促進跨部門對話和可持續發展;3、支持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創意產業的發展;4、將傳統手工藝的繼承和創新與現代設計和創意理念相結合;5、構建世界手工藝“傳承與創新”的優質國際教育平臺。
為了解粵港澳大灣區嶺南文化的傳承源流、傳播交融與數字化時代的傳統文化創新,由廣入深地促進文化傳承傳播實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教席的指導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和新聞與傳播學院共同主辦“遺想天開港澳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繼上個月的澳門行之后,8月20日至24日,40名師生前往香港,開展了針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為期五天的實地調研、田野考察、視頻采集、口述史訪談等實踐工作。本次調研持續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傳播,探求嶺南文化的傳承源流、傳播交融與數字化時代的傳統文化創新。本項目獲得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的大力支持,為調研安排了細致的行程并對接了眾多傳承人及學者。在五天的調研中,團隊師生分組考察了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傳統扎作技藝、蔡李佛拳、舞獅等四個非遺項目,聽取代表性傳承人講述非遺項目文化傳承、海內外傳播和文化融合的過程;參觀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了解香港非遺保護歷程;探訪香港樹仁大學“虛擬盂蘭勝會博物館”研發團隊,體驗了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結合的魅力,聽取學者們開發該項目的思考與心得。香港客家舞麒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舞麒麟也稱為麒麟舞,在客家傳說中凡麒麟踩過的地方,就會給那里的人們帶來幸運,故有“麒麟吉祥”之說,逢年過節人們舞起麒麟,以表達迎祥納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在香港科技大學,西貢坑口區傳統客家麒麟協會在這里進行訓練。師生借此機會得以近距離接觸了解這項技藝。傳承人們演示了麒麟舞,并介紹其深厚的傳統和當下的傳承情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教席首席主持、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陳平教授和香港非遺辦何惠儀總監接受麒麟送出的代表吉祥祝福的“青”,并在致辭中感謝各位傳承人的堅守,舞麒麟項目的持續傳承激勵青年一代熱愛中國文化、傳承中國精神,推動文化的傳承傳播。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麒麟為暨南大學陳平教授及香港非遺辦何惠儀總監送“青”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暨南大學陳平教授、張建敏教授與香港非遺辦何惠儀總監、西貢坑口區傳統客家麒麟協會劉錦棠主席交流非遺傳承經驗師生與香港非遺辦、香港科技大學團隊、舞麒麟團隊合影
師生一行訪談了香港西貢坑口區傳統客家麒麟協會主席劉錦棠先生。劉先生從麒麟和自身經歷出發,講述了舞麒麟的歷史、表演形式、文化內涵、藝術價值,以及舞麒麟的傳承發展,從這一知識點滿滿的分享中,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他對舞麒麟的堅守與熱愛,也對傳承人們的那份真摯與樸素、簡單與純粹的情感表示敬意。
團隊成員專訪香港西貢坑口區傳統客家麒麟協會劉錦棠主席
團隊成員還體驗了現場教學,并采訪了十余名舞麒麟師父及青少年學員。團隊成員全程拍攝記錄了麒麟舞表演過程及師父們教授當地青少年學習舞麒麟的過程,記錄華夏瑰寶在香港的傳承傳播,深刻感受了內地與香港一脈相承的民族情感。
舞麒麟訓練與體驗現場
此外,師生在現場觀賞到老、中、青、少精彩絕倫的麒麟舞表演,整個表演過程充滿節奏感和視覺沖擊力,彰顯了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師傅們介紹道,通過“舞”與“武”傳承了客家人勤勞、堅韌和智慧的精神,也希望通過這種表演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客家文化。
在采訪過程中,團隊師生還注意到許多青少年學員對客家舞麒麟表演充滿熱情和興趣。學員們認為,通過舞麒麟的訓練學習,不僅鍛煉了身體素質,還增強了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這種現場教學和互動讓年輕一代深入了解了客家麒麟舞的內涵和技巧,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客家文化的熱愛和認同,這將有助于保護和傳播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傳統藝術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扎作,是運用竹篾、色紙、絹布等簡單材料,結合專業與繪畫技巧制作而成的手工藝品。扎作技藝歷史悠久,在香港的節慶與宗教儀式中扮演著重要角色。2017年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師生一行在香港非遺辦的帶領下,采訪了非遺扎作項目傳承人、香港鑒藝體育總會創辦人、香港筲箕灣社團聯合會主席許嘉雄,在他創辦的工作室“雄獅樓”中進行交流學習。
出身武館世家的許嘉雄,自幼對獅頭扎作有濃厚的興趣。自十歲開始拜師學藝,如今,他已在紙扎行業堅守了三十多年。
團隊成員對許嘉雄進行訪談
結合自身的傳承經歷,許嘉雄回顧了扎作行業三十余年來的起起伏伏。他回憶,在五六歲時,香港扎作生意可謂如火如荼。直到他真正入行后不久,由于內地行業供應的競爭,香港扎作退入低潮,不少手藝人被迫轉行。盡管如此,許嘉雄還是選擇迎難而上,視扎作為他一生的事業。順應時代變化,許嘉雄大膽創新,將傳統與現代元素結合融入作品,為獅頭扎作去“舊”、脫“俗”。最終,他的扎作得以驚艷本土,名揚海外。談及自己的作品,許嘉雄如數家珍。其中,最令許嘉雄自豪的,是在2019年,他曾耗時7個月制作完成一件長達120米的金龍扎作,成為了澳洲金龍博物館的永久館藏。
許嘉雄制作的金龍在澳洲街頭表演 雄獅樓供圖
許嘉雄坦言,自己的成功離不開身邊人的支持。接下來,他希望將傳承的接力棒遞給更多香港年輕人,讓這項傳統藝術經久流傳下去。
團隊師生認真學習燈籠扎作制作技藝
親切交談后,許師傅邀請在場的師生一同體驗制作燈籠扎作。許師傅一面演示,一面耐心地解釋道,扎作分為“扎、撲、寫、裝”四個步驟,每個步驟都藏有門道。師生們紛紛依葫蘆畫瓢,小心翼翼地組裝手里的竹架、絹布,為燈籠題字、繪制圖案。最終,幾只凝聚了團隊成員心血與創意的燈籠成功出爐。
香港非遺辦與暨南大學教師代表為許嘉雄師傅頒發感謝狀與專家志愿者證書
北勝蔡李佛拳是蔡李佛拳的流派之一,由于誕生于廣州,因此與內地有著深厚的淵源。其一招一式,承襲了儒家文化中以“仁”為本的武德內涵,向世人展示著中人傳統的和諧文化與民族精粹,2014年被列入香港首份非遺清單。
團隊走訪了蔡李佛北勝曾憲權館,拜訪蔡李佛拳北勝總會主席、蔡李佛北勝曾憲權館館長兼總教練曾憲權先生,并與其兒子曾慶隆先生及武館師傅們進行交談學習,了解國家級非遺蔡李佛拳的寶貴歷史。
師生與香港非遺辦團隊在曾憲權館與蔡李佛傳承人們合影
團隊成員對曾憲權先生進行訪談
曾憲權先生出身于習武世家,十歲隨父習武,自十六歲踏足“國術擂臺賽”后,接連參與大型賽事,屢獲殊榮。曾先生結合自身武術練習和運營武館的經歷,向團隊成員講述了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外的傳承傳播情況,并對武館后續發展做出規劃。
曾憲權先生介紹蔡李佛”十大要言“的內涵
曾憲權先生展示蔡李佛拳
團隊成員還拍攝了曾憲權、曾慶隆父子、師父葉禮民、學員張煜明、羅瑞康等展示的蔡李佛拳招式,并向傳承人學習基本功,感受到了武術背后的辛苦點滴。
訪談結束后,年輕一代的傳承人向團隊成員介紹了自己學習的心路歷程,并與師生分享實戰和防身招數,其樂融融。這種以拳會友的方式,已深深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
舞獅,主要分為南獅與北獅,北派舞獅以表演“武獅”為主,南派舞獅以表演“文獅”為主,二者常配合地方文化及傳統舞法表演,風格迥異。
團隊一行來到香港大角咀,采訪了郭氏功夫金龍醒獅團總教練、香港中國國術龍獅總會南獅/北獅教練及裁判班主委及導師郭文龍。
團隊成員對郭文龍先生進行訪談
以露天舞獅訓練場地為背景,郭文龍談論了香港舞獅與內地舞獅的文化源流關系,并解讀了舞獅學習的技術難點。二十多年來,郭文龍帶領金龍醒獅團參與了國內外大大小小的演出及比賽,成績斐然。不僅如此,他還推陳出新,遠赴重洋學習夜光龍的技巧,將其傳授推廣給各位弟子。郭文龍表示,他期待有更多年輕人加入舞獅的隊伍,以強健體魄、沉淀藝術功力。
舞獅隊員在訓練中
在現場,項目組還欣賞了舞獅隊的表演。兩位年輕傳承人身披獅被靈活游走在樁柱之間,配合默契、合二為一。騰空、跳躍、搖獅頭、擺獅尾……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一氣呵成,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訓練休息間隙,舞獅隊隊員們向項目組師生介紹了學習舞獅的心路歷程,表達了對舞獅技藝的尊重與熱愛。
團隊一行在香港樹仁大學副校長陳蒨教授的帶領下,經非遺辦事處何慧儀總監組織,團隊師生集體參觀、體驗了“穿梭時空:虛擬現實盂蘭勝會”虛擬博物館,該館的建設結合了數碼科技創新技術和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給參觀者帶來了360度全方位的穿梭體驗。虛擬體驗慶典現場 圖源HKSYU
虛擬博物館利用了全景攝影和虛擬現實技術,配合VR頭戴式裝置,參觀者能夠親身感受到虛擬盂蘭勝會。他們既可以全方位地欣賞到盛大的慶典場面,感受到濃郁的傳統氛圍,也可以觀看盂蘭勝會歷史圖片、舊報道和以潮籍盂蘭勝會為主題的動漫畫等,并與館內其他參觀者互動討論。同學們紛紛表示,這種虛擬體驗讓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盂蘭勝會的意義和文化價值。
同學們戴上VR頭戴式裝置體驗虛擬博物館
參觀結束后,團隊師生與陳蒨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了解到虛擬博物館是一種創新的傳承、教育方式,有助于將非遺文化引入到更廣泛的教育領域。陳蒨教授介紹道,虛擬技術為我們提供了與傳統文化互動的全新方式,使得非遺傳承更為生動和有趣。
學生代表向陳蒨教授提問請教
關于非遺傳承創新的問題,陳蒨教授分享了一些研究團隊所做的努力。他們不僅在虛擬博物館方面傾注了大量的研究與設計,而且積極推動學生參與非遺保護與創新項目,以培養他們對非遺傳統的認同和熱愛。
教師代表為陳蒨教授頒發專家志愿者證書
此次活動也為團隊師生提供了一個切身感知非遺文脈的機會。在這里,學生們不僅獲得了沉浸式的非遺體驗,擴寬了視野,還深刻認識到非遺的重要性和保護的緊迫性,從而以一種靈活持久的方式進行創新傳承發展。
考察期間,團隊參訪了香港非遺中心(三棟屋博物館),集中學習、參觀了香港的代表性非遺和館內常設展覽,聽取了非遺辦事處代表講解香港非遺的傳承歷史與現狀。
師生與香港非遺辦團隊在三棟屋博物館前合影
三棟屋原本是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客家圍村,于1981年被列為法定古跡,1987年重修為三棟屋博物館,并對市民開放參觀。據介紹,三棟屋博物館占地約2,000平方米,建筑布局有如棋盤,左右對稱,中間有四間獨立房舍,并由左右兩旁的橫屋和后方的排屋圍攏而成,每個房舍均有非遺項目的展覽,可供公眾自由參觀。
三棟屋博物館內的舞麒麟舞步分解展覽
非遺辦一級助理館長余明慧女士為師生開啟了知識點滿滿的“小課堂”。余女士介紹,2016年6月,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在三棟屋博物館設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作為其展示和教育中心,為本地非遺傳承提供集中化的展示空間。此外,三棟屋博物館也打破空間限制,深入社區,讓大家在生活中認識香港非遺的豐富內涵。例如非遺專車計劃——“移動·非遺”公眾活動、“師傅到”系列節目等,免費為公眾提供親身學習非遺的機會。此外,非遺辦事處還提供資助計劃,為非遺項目的傳承、研究和推廣提供一系列現實支撐。
師生認真聽取余明慧女士介紹香港非遺保護實踐
數年來,非遺中心透過多元化的教育和推廣活動,包括舉辦展覽、講座、研討會、傳承人示范和工作坊等,提升公眾對非遺的認識和了解。本次參訪的全新展覽系列“循聲覓道——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融入了藝術和技術元素,以嶄新的方式演繹傳統文化,使公眾和師生團隊深入認識了香港非遺的內涵、傳承機遇和困境,并在非遺傳播中深入感受了灣區的文化融合。
獅頭扎作技藝分步驟展示 許嘉雄先生作品
學生代表訪談了香港非遺辦事處總監何惠儀女士,何女士介紹了三棟屋博物館從落成到如今的發展與規劃,解答了師生關于非遺傳承傳播的問題。香港有五類共百余項非遺,面對選擇何種項目進行展示的問題,何女士表示,會首先考慮該項目的文化價值以及是否瀕危,是眾多因素綜合考慮后的結果。
團隊成員對何慧儀女士展開訪談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陳平,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書記張建敏為非遺辦頒發感謝狀粵港澳大灣區在歷史上同源共生、血脈相連,具有深厚的嶺南文化基礎。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嶺南文化融合了廣東、香港、澳門地區獨特的傳統習俗、藝術表達和建筑風格,同時吸收外來文化,形成了灣區文化獨特的表現力。
經過五天的學習和調研,團隊成員們深入了解了國家級非遺項目在香港的起源和傳承傳播情況,在實踐中深刻領悟了非遺項目所承載的中華文化精神和當代的傳播價值,在共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文灣區和休閑灣區貢獻了自己的青年力量。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民藝傳承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