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張志穎:藝術設計介入非遺宣傳展示——方式與路徑
時間:2023-09-24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497 分享:
非遺保護傳承、宣傳展示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強調的重要內容。藝術設計在非遺項目審美價值提升和功能發揮、增強非遺宣傳展示與傳播效果、更好融入現代生活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由于非遺類別及其項目屬性、特征不同,因此宣傳展示中藝術化、多樣化、情景化呈現都與藝術設計密不可分。把握好藝術設計與非遺宣傳展示的關系、方式與路徑,其主要目的在于充分發揮非遺項目的豐富價值與社會功能,生動形象地講好中國故事,最終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提供多樣化的方式。非遺是豐富人類文化多樣性訴求的時代產物,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中無不蘊含豐厚的文化內涵、美學觀念、藝術形式和人文思想智慧。在非遺保護進程中,藝術設計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進程,已經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各個領域,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藝術設計介入非遺項目本體及其成果表現形式,融入現代生活進程中的效用顯著,尤其是在非遺宣傳展示中發揮著創造性作用。強調藝術設計與非遺的關系,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讓非遺項目中的審美價值、思想智慧、社會功能等方面,形成適宜時代要求的全方位藝術化表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在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時,強調了非遺在“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方面的意義。這里的“創造力”既是傳承人作為項目持有者審美意識、美學觀念和思想智慧的表達,也映射出非遺項目的多重價值和社會功能。這種表達和藝術化體現在非遺項目中往往是隱形的,關乎美學觀念層面的部分“不僅是作為感性對象,只訴之于感性掌握的,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卻基本上是訴之于心靈”。讓藝術設計介入非遺宣傳展示,一方面是合乎非遺本體的時代審美需求,另一方面是一切與非遺表現形式或成果相關的內容,需要更具藝術性的轉化與提升。這其中既有關于“感性審美”的外在形式需求,也有“訴之于心靈”層面的情感需求。藝術設計為美學思想的表達而服務,介入非遺宣傳展示,是在大眾審美程度日益提高的前提下,為非遺保護傳承、宣傳展示創造條件,讓非遺傳承人的技藝精髓和思想智慧表達更具時代性。讓非遺項目可以在“在情境化的言傳身教中完善傳承機制,并在身體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沉淀為可共享的知識形態,從而實現遺產相關的知識和文化能夠被識別與有序傳承,進而擴大傳承人群規模,增強遺產生命力”的目的。非遺作為“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無不源于生產生活實踐,其技藝技能和思想智慧是其遺產價值存續的基礎。廣大社區民眾在與自然的斗爭中掌握了“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在生活應用中豐富了各類陶、瓷、玉器和紡染織繡、藤草柳編等器物,在節慶習俗中將年畫、唐卡、剪紙藝術質樸、拙巧的民間藝術之美傳承延續,在文化傳承中創造并逐漸豐富了故事、傳說、史詩、神話等民間文學內容。川江號子、海洋號子、江河號子等就是在勞動過程中自然傳承下來的產物。這些非遺項目的藝術形式和設計思想無不伴生于其產生、演變、發展的全過程。我國非遺保護實踐中形成的十大門類的分類方法,其中表演藝術類的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類項目的表現形式本身就是藝術門類,音舞之韻、曲調之美伴生其中。傳統技藝、美術類非遺項目中民間美術觀念和美學思想也離不開藝術設計。以傳統技藝和傳統美術類項目為例,古人把筷子的長度設計為七寸六分,并將筷子設計成方圓結合而不隨意滾落的造型;剪紙、唐卡、年畫、玉雕、各民族服飾類非遺項目中的配色、紋樣、圖案造型;古建筑營造技藝中,安徽民居的馬頭墻、傳統木建筑營造技藝的斗拱、柱礎、門楣、彩繪牌坊等,無不藝韻紛呈。這些都成為現代藝術設計專業人員必須學習了解的傳統美學知識。這些項目凝聚的千年不滅的藝術思想和技藝精髓,是其保護傳承傳播的核心,也是非遺宣傳展示的重要內容。非遺項目是藝術設計呈現的直接載體,現代人對非遺的熱愛,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歸結于人們對非遺項目中傳統美學思想和藝術審美價值的需求。從履約申報和逐步建立四級項目名錄制度開始,中國非遺保護成效顯著。昆曲、古琴藝術、熱貢藝術等項目影響力不斷擴大。藝術設計的介入創造性地豐富了非遺項目的保護方式。以古琴藝術為例,除古琴藝術傳承人及愛好者群體不斷增多外,一大批斫琴藝術家和從業者也從非遺保護中受益。古琴藝術從形態發掘、演奏技藝、各個流派研究等方面逐漸走向深入,并有機融入了現代生活。藝術設計在古琴器型、演奏環境營造等方面作用顯著。中國非遺館的“曠古遺音——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既展出了“枯木龍吟”“鳳鳴”等一大批唐宋古琴珍品,讓人領略了仲尼式、伏羲式等古琴形態之美,還在展示中設計了用于現場演奏的環境,讓觀眾近距離地感受古琴藝術音韻之美。(圖1)但是,也有不少項目因失去隨時代而動的藝術創新,其傳承效果則大打折扣。非遺項目的審美訴求是藝術設計介入其宣傳展示,繼而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基礎。圖1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的“曠古遺音——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設計了與古琴藝術風格協調的演出環境。2022年2月攝
(三)藝術設計介入拓展非遺保護方式,發揮其美育功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非遺類別包括:1.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2.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3.傳統技藝、醫藥和歷法;4.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5.傳統體育和游藝;6.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分類對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語言表述、技藝精髓、思想智慧、精神愉悅訴求等方面。其歷史價值、審美價值、教育功能、社會功能等都可以從不同門類的非遺項目中得以體現。設計藝術對非遺價值與功能的優化提升、發揮不同項目的藝術特色、實現非遺多樣化宣傳展示,以及對非遺成果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更多方式。近年來,各級非遺保護機構采取不同保護措施加強保護傳承效果,尤其是教育傳承方面,我國通過“非遺進校園”活動將剪紙、雨壇彩龍、安塞腰鼓、紡染織繡等眾多非遺項目,融入各地中小學課程開展教育傳承,編寫成簡明易懂的教材,聘請傳承人開展現場教學,既滿足了各地鄉土文化、區域文化學校教學課程要求,又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了非遺應時代要求的美育、教育功能,豐富了非遺教育傳承途徑。如,四川瀘縣的雨壇彩龍和陜西的安塞腰鼓,在經過動作編排設計后,作為當地學生運動會、課間操等活動的固定項目。刺繡類、剪紙類項目課程的設置在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直觀地將這類項目中的高超技藝和巧妙構思傳遞出去,提升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對非遺知識的認知。藝術設計在助力非遺教育傳承的同時,通過非遺項目道具、器物的造型設計、項目所需的圖案、紋樣設計等發揮了其美育功能。(四)藝術設計介入引發傳承人美學思想和藝術觀念表達以傳統美術類非遺項目為例,其成果本身就是藝術作品,其傳承和創作,也符合藝術作品創作和生產規律。但由于傳承人不同于藝術家,“藝術家幾乎不對創作方式與創作結果做區分。藝術家的創作常用相應的媒介來表達其思想”。這在審美表達和觀念傳遞方面具有和傳承人類似之處。二者的不同在于藝術家更偏重于對作品形式和美感的追求,而傳承人則更多通過非遺項目呈現其精湛技藝。客觀上,不少傳承人受限于自身教育、知識等條件,對作品的形與意、色彩與材質等創新應用方面,與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而藝術家和藝術設計專業人員,雖然有較為全面的美學、設計藝術學理論知識,掌握較為系統的造型和色彩、構圖等美學知識,并能夠通過設計藝術形式強化其作品的時代性和時尚感,其作品也能夠敏銳地觸及現代人的審美訴求,但是其作品往往不具備傳承人所掌握的某些項目高超的技藝技巧。基于此,依托藝術、美術類院校開展的非遺“研培計劃”,旨在讓傳承人接受一定的美術和藝術設計知識,提升傳承人眼界,以增強他們的美學、設計學方面的知識儲備。這對于傳承人作品的審美表達,各地傳承人作品的交流互鑒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針對不同類別非遺項目開展的非遺研培計劃教學,成為藝術設計介入傳承人傳承傳習和作品創作的有效途徑。比如,筆者在海南椰雕、河北石雕技藝研培學員培訓中了解到,學員在研培計劃學習中,學習并接受了現代藝術設計思想,并在自己掌握的項目傳承實踐中得以呈現。各地學員通過交流,在造型藝術、形式美感、色彩搭配等方面進一步融合、借鑒,提高了自身技藝和作品的藝術水準,非遺項目成果也有了更多藝術化的表現形式。這也是非遺與藝術設計專業結合、實現作品和項目成果“再創造”、提升傳承人藝術和美學思想表達的有效途徑。非遺保護工作開展的初期,不少學者認為非遺項目應“原汁原味”地保護,不應該讓其他藝術形式、思想觀念等對非遺項目形成影響。20多年的非遺保護實踐不斷證明,藝術設計介入非遺保護后,在不改變其技藝前提下,非遺項目傳承更具生命力。藝術設計介入非遺宣傳展示,也有助于更為準確地表現非遺真實性、傳承性、活態性、整體性等特性。其一,藝術設計是非遺項目特色藝術化提升的有效方式,能夠保持并凸顯非遺項目真實性。藝術設計能夠較為系統地整合非遺的形態特征,并形成客觀真實的概念表達。在非遺宣傳展示的主題表達方面,一是可以綜合分析,提煉出非遺項目最為直觀的形態元素,藝術化呈現非遺本體的形態特征。二是可以具象化表達非遺項目中“非物質化”層面的意境和思想。如,經過藝術設計后,在保留項目技藝特色的前提下,提煉出非遺項目的典型性特征的作品,就能極大增強非遺項目的辨識度和視覺效果。(圖2、圖3)圖2 濰坊市的老貓花燈,在保持原有制作技藝的前提下,經過設計、改良其造型、合理搭配色彩,有效提升了項目的視覺效果和辨識度。2023年3月攝
圖3 濰坊風箏博物館的風箏展示,有效提升了項目本身和場館環境的視覺效果和辨識度。2023年3月攝
針對單獨非遺項目的藝術設計是凸顯項目特色、加強民眾對非遺項目認可度、辨識度的關鍵。如,京族獨弦琴,其傳統形式的材質是普通的木質或者竹子材料(圖4)。現在的京族獨弦琴琴體制作則通過優美的紋樣雕刻設計和琴體造型,選擇優質木料,制作出既能凸顯民族樂器風格,也更適宜于現代演出需要的京族獨弦琴,從而更有利于該項目的傳承。(圖5)圖4 傳統京族獨弦琴樣式
圖5 經過設計加工后的京族獨弦琴更具民族樂器風格。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演奏的京族獨弦琴支撐底座如能采用更為傳統的竹制或者木質材料,發聲和擴音裝置可以再隱蔽一些,將與京族獨弦琴這一民族樂器形態更為協調。2017 年6 月攝
其二,藝術設計可以活態化、整體性宣傳展示非遺項目。藝術設計是強化非遺活態展示、激活非遺項目現代生活應用的關鍵。表演藝術類項目中涉及的服裝道具、舞臺美術設計,民俗類、體育類、游藝與雜技類項目在服裝、場景設計中,都需要通過藝術設計增強項目的觀感和體驗度。藝術設計為非遺活態展示提供了多樣化的可行性方案。不少非遺項目由于傳承展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或者傳承條件的限制,在展示中難以全面呈現,但藝術家和藝術設計師根據項目真實性的特征,合理地強調了禮樂、慶典、雜技演出等項目的藝術欣賞性,也活態化展示了項目原貌。非遺項目作為自然客體存在,其形態特征是千變萬化的。“舉凡形態皆具廣延性,涉及形狀、固體、堅硬、顏色,可分割、可熔化、可變形、可溶解等自然屬性。從操作層面,將這些品質羅列并形成一個完整的觀念是困難的,但這些觀念倒有可能同時共存于同一的主體之中,畢竟觀念貫通主體的心靈。”而設計藝術是將非遺項目多樣化的形態歸納總結,并再次形成直觀作品后讓人認知的關鍵。廣西河池的壯族銅鼓,是以銅鼓為載體,涵蓋民間習俗與思想觀念,并集合了喜慶、娛樂、審美、集眾、驅邪避災等豐富功能,在傳承中逐漸演化出音樂演奏、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繼而傳承發展成為一種特有的、功能寬泛的民族文化習俗。藝術設計則在銅鼓的器型、圖案紋飾,乃至音樂演奏場景中發揮了其“補拙融巧”“雅俗共賞”的功能,讓銅鼓文化在傳承中更加具有形態識別性,也更易于讓人從精神觀念、社會功能等角度上理解和認知。其三,設計藝術是非遺成果品質提升、更好傳承利用的有效途徑。非遺從作為文化遺產的意義上,更多表現為“通過傳承人的口述或口述表演、身體示范或表演、綜合示范或者表演等進行的,傳承人既是遺產的接受者又是創造者”。傳承人往往只負責對自身所掌握的文化、語言、技藝、藝術表現等主觀知識傳承。但對于當前時期,非遺成果轉化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傳承人原有知識、技藝、觀念表達等的延續和技藝成果的簡單復制,而是需要借助多種藝術設計方式方法,完成非遺項目的融合、借鑒、借用,繼而推陳出新,形成更加具有創新性的非遺成果。在融合方面,竹編、瓷器、造紙技藝三者的結合,會在瓷胎竹編基礎上拓展這三個項目的特色和展示效果。而各民族紡染織繡類非遺項目,在圖案紋樣、制作材質之間的相互借鑒,更有利于項目技藝、材料的運用。同時,與現代藝術結合的設計理念,也能增加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欲望,擴大非遺項目影響力。非遺美食技藝類的食品包裝設計、廣告宣傳、影視片、網絡視頻拍攝等都需要藝術設計介入。此外,藝術設計對于涵養非遺傳承環境,改善與非遺項目傳承相關的歷史文化街區、村鎮面貌,加強鄉村振興和文化生態環境整體性保護,也多有助力之功。藝術設計存在專業的細分,平面、電腦三維動畫、服裝、環境藝術、影視、舞臺美術設計等專業也已經形成各自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設計程序上也日趨科學化規范化。上述設計專業應區分不同類別的非遺項目,提升宣傳展示的藝術效果,并遵循“介入到位而不越位”的理念。表演藝術類非遺項目應在充分尊重傳承人意愿基礎上,讓更多社區群體自發自覺參與,這也是群體類、表演類非遺項目傳承的群眾基礎。藝術設計在這類活動中應從活動場景入手,依據非遺活動主題,設計規劃活動空間、項目展示區域、人流動線,組織形成不同功能分區等。非遺項目表演活動,也需要通過舞臺美術設計和編導共同完成動作編排、舞臺形式、燈光等方面設計,以增強項目的感染力和藝術氛圍。這其中,舞臺美術設計既可以參與演出場景設計,也能在表演的舞臺或者空間氛圍營造上有所作為,營造出時間軸線式、生活場景式、主題表達式的活動場景,甚至在活動場景安排中,形成多種設計方式并用綜合化的藝術效果。(圖6)圖6 2023年2月,在陜西榆林舉辦的“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現場交流活動,以及同期舉辦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從主題、標題到現場環境營造,從項目標牌到宣傳材料,設計藝術全方位綜合化介入了非遺宣傳展示,極大提升了活動效果。2023年2月攝
網絡媒體、廣播電視、報刊是非遺宣傳展示的主要媒介。設計藝術已經廣泛在這類媒體、媒介中形成了典型案例。李子柒短視頻將唯美的自然環境、生活場景和一些非遺項目聯系起來,恰當地表達出了唯美的“中國風”畫面,不僅讓人了解了非遺項目,也感受了中國傳統文化之韻味,在隨時代而動的語境中,以小見大,生動形象地講好了中國故事,完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網絡媒體平臺潛移默化的宣傳傳播。民俗與節慶類非遺項目兼具文化空間的特征,是多媒介、綜合化宣傳展示非遺的平臺。藝術設計需要前置性地介入服裝、場景等內容設計,過程中完成視頻采集及錄制,后期需要剪輯形成視頻和活動宣傳片等。如,京族哈節活動場景的視頻拍攝,既需要場景化的視頻記錄和藝術化的視頻剪輯處理,制作成數字化資料或者電視、網絡傳媒節目,還需要通過平面設計,完成對應主題的平面設計作品。非遺館、非遺工坊、非遺傳習所等專題場館(所)建設,為非遺集中保護、傳習、宣傳、展示、研究提供了平臺。非遺館等展示場所往往是兼具非遺保護和傳承、宣傳展示、研究利用等多種作用于一體的文化綜合體,是非遺保護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來,進一步提高保護水平的重要舉措。藝術設計已經全方位介入其建設過程。從非遺類別、項目內容和表現方式入手,結合各地文化特色,明確場館(所)建設的體量、建設目標、運營模式,合理建構非建筑空間與展陳布局,準確定位展陳形式,活態化展示非遺項目,優化場館建設水平和展陳效果,都是藝術設計介入非遺宣傳展示的實踐方式。專題場館(所)這類文化空間應在“物化”與“隱喻”兩個維度上尋求突破,藝術設計應圍繞場館的建筑形式、基本展陳、項目表現需求等方面展開。非遺進校園、進景區活動有助于增加青少年、社區民眾對非遺的了解與熱愛,而進景區則更增加了其活態化展示的效果,增加了旅游場景的文化活動內容。例如,經過設計的羌族推桿、羌秀、羌笛等非遺項目在四川古羌城集中予以展示,各地傳承人在景區現場制作、銷售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遺文創品等,都對豐富和優化景區旅游內容提供了不竭資源。此外,在旅游景區中把非遺項目作為景區觀光線路的重點內容,也是藝術設計的實踐空間。藝術設計可以在合理安排旅游線路時,植入非遺活動和非遺文創方面為旅游增加內容。非遺文創應該與非遺項目本體區分開來,非遺文創品不是非遺項目,而是具有非遺痕跡和表現形式的文化創意作品或產品。這也是藝術設計發揮作用的主要領域。非遺數字藏品就屬于這一范疇。數字藏品通過電腦藝術設計,經過符號化、概念化、動態化的三維效果制作,強化了非遺項目的典型要素,發揮了新媒體在非遺宣傳方面的作用。此外,服裝、箱包、工藝美術品也都是非遺文創設計開發的重要資源。如,刺繡、皮雕制作技藝與時尚服裝、圍巾、手提包等的結合運用,已經開發出既具有民族風情,又具有時尚感的文創藝術品。根據不同人的喜好完成的小幅面的唐卡繪制,針對不同年齡段消費者需求制作的徐州香包,以及各民族造紙技藝在書畫、包裝方面的應用等,都極大地豐富了與非遺相關的文創藝術品形式。上述藝術設計介入非遺宣傳展示過程中,特別需要掌握好介入的程度,不可過分追求藝術效果而弱化非遺本體特征。藝術設計應該遵循其專業規范和原則。藝術設計介入非遺宣傳展示之前,要對非遺項目開展實地調研,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確定設計理念及藝術表現形式,形成明確的主題呈現,完成設計作品、環境、場景營造,在收集反饋信息的基礎上再次完善、優化設計方案,最終將設計方案用于宣傳展示,或將非遺文創成果推向市場,或轉向產業化開發的路徑。這一流程的閉環圖示如圖7。
圖7 藝術設計介入非遺宣傳展示的路徑圖示
非遺項目本體融入藝術設計,應該遵循傳承人為主、設計師為輔的理念,或者強化傳承人對自身作品形態、形式的再設計、再開發。以夏布為例,現代人的審美已經不僅僅停留于簡單的布藝材質及制作層面,而是需要更為符合現代審美和應用的產品。根據這一需求,榮昌夏布代表性傳承人綦濤,通過選用純天然的苧麻,在技藝上突破夏布的軟化和染色兩個技術難題,并結合傳統吊染染色工藝,將夏布所制作的圍巾形成極富層次感和暈染美感的漸變色。圍巾質感通透、抑菌防蛀,且雅致、舒適透氣。其作品集技藝傳承、美觀實用于一體,緊貼時代要求,彰顯了自然、質樸、典雅的藝術格調,成為夏布當代創新應用的典型案例。此外,柳編、竹編、草編、玉雕、木雕、石雕、皮雕、漆器等傳統技藝類項目,經過藝術設計,或改變色彩搭配,或增強對比效果,或增強形式美感,其成果形式也都在宣傳展示中得到了強化。(圖8)圖8 木雕與賞石藝術結合,木質與石料的對比,反襯了木雕既有的技藝特色。2022年10月攝
宣傳展示材料既有傳統的紙質媒體,又有網絡、影視等作品。無論是對非遺項目還是傳承人進行宣傳展示,都需要大量圖文并茂的各種版面、版式作為載體。這些版面設計需要準確對應于非遺宣傳展示的要求實屬不易,尤其是圖片的選擇與文字的搭配等,需要合理編排,精準到位。應按照選擇非遺項目最具代表性的圖片,經過仔細推敲的文字,進行合理的圖文混排,以豐富版面的內容,提升視覺感受和藝術感染力。民間文學類項目中的故事、傳說、神話、史詩等,可以充分借助電腦三維動畫設計,制作成影視動畫作品。影視動畫的設計制作包括二維和三維形式設計,形式上又可以利用中國傳統的水墨、皮影、剪紙等藝術形式,根據不同題材選用合理的方式進行設計制作。如,孟姜女傳說、梁祝傳說、倉頡造字傳說等這類非遺項目,就可以與中國畫、剪紙或皮影這類形式結合起來,而《江格爾》《格薩爾》等史詩類項目,則適宜通過電腦三維動畫渲染,完成人物形象、場景的設計制作。非遺項目的豐富性決定了非遺宣傳展示方式的多樣化。在非遺場館和主題性的文化交流活動中,需要的往往不僅是一種藝術設計方式,還需要多種方式的綜合化運用。如,非遺場館的設計,從建筑藝術設計到室內外環境、平面設計、視頻拍攝制作等都需要藝術設計的介入。就非遺館建設而言,宣傳展示不應是一個個項目的單獨羅列。非遺項目的傳承譜系、流布區域,與之相關的實物和場所,都是反映非遺項目全貌的要素。基于此,其展線設計就需要考慮如何靈活多樣地反映項目全貌,充分展示具有區域文化影響和感染力的項目,并將其設計在展廳核心位置。如,河南非遺館應對豫劇、少林功夫等項目設計重點區域展示,西藏非遺館應對藏戲、藏醫藥進行重點介紹。另外,對于不太適合集中于場館內展示的項目,可以藝術化地設置室外展區、分館或納入傳習場所予以集中展示。非遺場館藝術化的宣傳展示還需要確立設計主題,如各省的非遺館展示應充分考慮藏(展)品和可用于展示的項目形式,設置與地域文化相關的主題,并圍繞主題開展設計,還要在場館設計中體現傳統、仿古、中式或現代樣式的設計風格,并充分把握色彩、材質、聲光電、溫度、濕度等方面的設計要求。除此之外,場館的標識、色彩搭配、文創空間和體驗設施等,也應給予充分的藝術化表現。需要注意的是,在非遺館的展覽、展陳設計中,現代技術的運用為非遺宣傳展示提供了更多可能,但非遺主題場館設計不應該一味追求這類高科技設備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一旦過多借助本體之外的形式表達主題,就容易弱化非遺項目的內涵表達和項目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自然生活狀態才是非遺館藝術設計和展陳的最高追求。增強非遺項目與觀眾之間的互動,設定場景或情景體驗讓人沉浸于其中,能極大提升非遺項目活態化宣傳展示水平。交互性、沉浸式的藝術設計,應從非遺項目故事化、情景化的表達入手,通過營造空間氛圍、設定場景、增強項目的參與度,達到讓觀眾沉浸于其中的目標。這也要求非遺宣傳展示中,各種能夠闡釋非遺知識的藝術媒介和設計手段都應被引入其中。參觀過程不再僅局限于觀眾和展品之間,解說、注釋、互動、體驗也應成為觀展的重要內容和形式,思想、情感開始進入到展示話語體系。引入交互性、敘事性設計的設計理念,合理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多維度、多結點的展示形式,彌補了傳統藝術展館在敘事性上的缺陷,將智能化實現藝術作品與觀眾的感官實時交互。這也是包括非遺館、非遺傳習所在內的場館建設的必然趨勢。藝術設計多樣化介入非遺宣傳展示,是新時期非遺保護進程中的必然,藝術設計是非遺宣傳展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尊重傳承人意愿、不過度介入的前提下,充分讓藝術設計與非遺有機結合,在非遺宣傳展示中增強項目藝術表現形式,激活非遺項目的豐厚價值與功能,對提高非遺項目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非遺保護成效和保護工作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藝術設計在深度展示非遺項目內涵,多措并舉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文旅融合、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亦大有作為。作 者:張志穎,男,1974年生,山東壽光人,文學博士,現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曾先后就讀于鄭州輕工業學院,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畢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現主要從事非遺保護、藝術學理論、藝術設計、演藝演出等領域研究。在《人民日報》《青海民族大學學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評論》等報刊發表有《發揮非遺項目的社會功能與文化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的中國實踐》《非遺場館建設問題及展陳方略》《論非遺生活化保護》等多篇學術論文。出版及主編有《非遺成果轉化與合理利用》《文化產品的高附加值》《標志與VI設計》《現代攝影》《商業空間設計》《版式設計》等多部個人專著和高等藝術教育系列規劃教材。參與或負責“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評估”“我國邊境地區非遺項目調研”“非遺法制化保護研究”“黃河流域非遺調查”等課題任務。曾主持天洋運河壹號F3棟,北京德寶藝苑、哈敦童星苑等10多家單位的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演藝演出領域曾任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出品的《中國的腳步》《東方之愛》《國色》《民樂也時尚》等劇(節)目文學撰稿。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民族藝術雜志社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