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李向民 蘇佳:建構中國文化產業理論的話語體系(三)
時間:2023-12-12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73 分享:
回顧已有對文化產業問題的研究,不同的學科視角使得研究存在不同的理論建構和研究方法。同時,文化產業的研究涉及藝術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諸多學科,交叉學科的特點也決定了文化產業研究不能僅采取單一學科的研究方法,而要結合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總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運用唯物辯證法研究文化產業問題是建構文化產業理論中國話語體系的根本出路。文化產業研究是一個歸納與演繹系統和公理體系,假設前提是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共同最大化的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經濟人。要從現象到本質、部分到整體,內部與外部、微觀與宏觀等角度,運用實證和規范、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去分析和研究文化產業相關問題。在明確研究方法的基礎上,文化產業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規定了中國文化產業理論研究的兩大主體內容,一是關于文化產業的認識內容,包括對財富的正確認識,文化產品分類、特點,文化產品價值創造與轉化的發展規律等,它們是對客觀現象的總結和概括,具有系統理論的形態,是文化產業的基礎理論;二是關于文化產業的應用內容,包括在基礎理論指導下分析文化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制定規劃以及對文化產業進行組織管理的原理、原則和方法等,是對基礎理論的利用,是文化產業的應用理論。上文分析的中國文化產業元理論是基礎理論,在這一文化產業理論體系中,還包括諸多關涉現實發展的應用問題,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理論體系。經濟發展以社會發展為目的,社會發展以人的發展為歸宿,人的發展以精神文化為內核,美好生活的本質是文化需要。人類需求層次從量到質的躍遷,實際上推動了經濟的泛精神化,文化產業將成為重要的支柱性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關聯度也將不斷提高,文化賦予經濟發展以深厚的人文價值,極高的組織效能和更強的競爭力。其中包含的產業結構變遷、就業與社會分工、國際經濟發展和產業管理等問題,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與精神經濟理論的現實關切。文化作為產業,伴隨人類社會發展,與社會進步、市場發展和思想解放并行。中國文化產業史,是對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及其內在規律進行研究,從歷史層面對文化產業的范疇進行認知,范疇涉及文學業、繪畫業、書法業、演藝業、工藝業、雕塑業和文化建筑業,以及近現代以來的唱片業、影視業、網絡游戲等。[22]因此,文化產業史自然形成兩個維度,一是時間維度,從新石器時代,經過夏商周、春秋戰國,至大一統的秦漢,再到封建帝制覆滅,“中華民國”肇始,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輝70余年。另一個維度,是不同文化藝術門類,如歌舞、書畫、戲劇、文學、電影等。以時間為緯、以業態為經,文化產業史的研究不僅觀察和分析文化市場和精神生產的現象和過程,同時揭示了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之間的規律,是理解和分析中國文化產業話語體系的重要歷史依據和文化自信。以往的三次產業結構劃分,反映了經濟社會演變的方向和規律,但從國民經濟的邏輯結構看,帶有明顯的物質經濟的特征,即以追求物質財富作為經濟活動的主要訴求,在物質經濟時代,自然資源最重要,人們依據對自然資源的直接使用、加工再加工來劃分三大產業。近幾十年來,隨著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逐步取代第二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與此同時,人們認為第三產業過于籠統和龐雜,需要進一步細分。1993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給李向民的信中,提出除了前述三大產業外,還應當增加“第四產業,包括咨詢業、信息業、科技經紀人業;第五產業,為文化市場業,各種文化經紀業”。[23] 進入精神經濟時代后,滿足精神需求成為第一要素。精神經濟時代最重要的資源不再是物質資料,而是智力、創意等精神要素。財富屬性的變革,使得產業結構發生變遷。精神經濟時代,以精神財富生產為中心,核心要素是智力和創意,根據人們對智力、創意的取用、轉化、批量生產等過程,產業結構可劃分為:第二次產業。純精神產品的加載和傳播業,也即純精神產品向準精神產品的轉變過程。第三次產業。純精神產品向泛精神產品轉化的過程,即制造業和高檔服務業。第四次產業。為制造業提供物質資源、服務的產業,精神內涵極少的產業。文化產業將成為世界經濟后昂起時期的第一產業,成為驅動產業。產業的精神化和經濟的文化化是精神經濟時代的重要特征。文化和其他產業的關聯度將不斷提高,傳統物質消費部門提供的產品日益精神化。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轉折,創意成為第一原生推動力。根據馬克思主義分工理論,分工是在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人類社會的分工首先是一種自然分工,出現于原始社會,是動物分工的起點。這種最簡單的分工形式發揮個體的身體特長,使勞動生產率有所提高,也可以說是和性別有關的自然分工,在近代一些農民和手工業者家庭中依然存在。但自然分工不能在更大范圍內和多樣化的勞動中實行,因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逐漸失去意義。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分工是原始社會后期出現的,由于人口的增長和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分為三個分工階段,也就是三次社會大分工。第一次是農業和畜牧業的分離,形成了專門從事農業或者牧業的勞動者;第二次是手工業和農業的分離,從農業中分離出部分專門進行手工業制作的部門,出現了專門的工匠和獨立的手工業者;第三次是原始社會晚期商業的出現,產生了專門從事商業活動的商人。以上分工過程一般稱為三次社會大分工。在三次社會大分工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物質生產勞動和精神生產勞動、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分離和對立。正是在這樣的分工背景下,文化藝術才可能獨立地發展。伴隨著社會分工而來,是交換關系、市場的發展,精神生產者通過交換與市場,獲得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也正是在這樣的分工下,物質和精神的糾纏有了新的方式,文化產業隨之發展。一方面,文化具有意識形態的特點;另一方面作為用來交換的產品,文化具有商品的屬性,只有讓渡使用價值,才能實現價值。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持續不斷提高,尤其是進入后工業社會以后,馬克思所預言的分工消亡的兩大條件逐步形成。一是生產力內部結構的劃時代變化。生產過程走向自動化,人力基本退出直接生產過程,生產成為人控制能動的生產資料的過程——自動機器體系的作用。人力不再是生產過程的主體和源泉,社會的基本經濟資源隨之由人力和自然資源轉換為智力資源。隨著機器排擠活勞動,最終會達到這樣一個極限:活勞動不再被直接包括在直接生產過程中。[24]二是生產物質產品的時間被壓縮到最低限度,社會的主要財富形態由物質產品轉變為自由時間,對自由時間占有的多少,以及對它的利用程度,成為衡量財富的新尺度。在自由時間里,人們會充分地、有效地發展個人能力,從而為自由地、不斷地交替從事各種具體勞動創造條件。進入21世紀,隨著精神經濟時代的到來,馬克思所預言的這些條件正在逐步實現,產業的文化化本身也在進一步彌合精神勞動和物質勞動的分工,也即精神勞動和物質勞動的重逢。精神勞動與物質勞動的界限開始模糊,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的界限也開始模糊。隨著文化產業發展到較高級的形態,精神經濟開始興起,文化業態更新迭代加劇,精神生產不僅成為社會經濟的支柱性產業,而且會改造整個經濟的面貌。文化將滲透到社會政治經濟的各方面,成為最重要的資源要素。文化產業管理研究的是文化產業運行和管理的一般規律。不同于其他產業,文化產業生產、經營與管理的對象是精神產品,文化產品兼具文化和經濟雙重屬性,文化企業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優先。因此,文化產業管理既要遵循產業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又要符合文化本身的特殊規律。文化產業管理的基本層次包括宏觀管理、中觀管理和微觀管理,在每個層次中,都有相應的目標系統、組織系統、信息系統、法律與政策系統等。層級與系統組成了文化產業管理的基本體系結構。因此,文化產業管理及相關理論具體而言包括:文化產業的宏觀調控,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管理,文化產業的政策管理,文化產業的投融資管理,區域文化產業規劃與布局,區域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文化企業管理和文化項目管理等多個層次。文化產業理論的中國話語體系,建立在學術體系和學科體系的探索與發展基礎之上,與新時代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的社會背景息息相關。文化產品是基礎的元概念,對文化產品價值與分類的正確認識,是理論分析的首要步驟。文化產品的價值創造過程,即文化的產業化和產業的文化化構成了理論體系中的元理論。在此基礎上梳理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史,精神經濟時代的產業結構變遷與劃分,文化產業與社會分工理論和文化產業管理及相關理論,共同構成、豐富了中國文化產業理論體系。同時,中國文化產業理論體系的構建是對中國文化產業實踐經驗的總結概括,是科學研究從特殊到一般、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人類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是相同的,構建文化產業的中國話語體系,不僅為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還將為世界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借鑒。作者簡介:李向民,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重點高端智庫紫金文創研究院院長、首席專家;蘇佳,南京藝術學院文化產業學院2020級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民族藝術研究雜志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