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此次展覽學術主持林藍的評論文章。
潘魯生先生是中國現代民間藝術的倡導者、探索者——這探索包括大量富獨創性的大型現代民藝創作實踐及由自身實踐感悟生發的切實的中國民藝理論研究,基礎是其豐厚的個人藝術創作修養,影響更涉及高等工藝美術教育教學系統建制等。
他認為,民間藝術深入百姓生活,生于歷史,活在當下,更以精彩的姿態面向未來。我們要把中國優秀民間文化置身國際大文化環境中,發現、搶救民間藝術的同時,也要批判性地繼承、提煉,使現代優秀民間藝術活用于小至城鎮文化生活局部大至城市乃至國家文化形象總體策劃等系統設計中,讓中國民藝真正服務民生、服務國家。
潘魯生先生主持《中國民藝館》《 中國民間工藝集成 》工程,贏得從民間到官方、從學校到市場的對中國民藝的重新審視與積極回應,有力促進全面保護、傳承、發展民間藝術的社會生態。寒來暑往四十年,他帶領學術團隊為此一邊開展田野調查,一邊投身案頭研究,從北至南,由西而東,行走于田野山川,奔波于城里鄉下,同時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的香港、澳門,為廣博宏大的傳統民藝感動,為生生不息的現代民藝鼓呼。
他說到,“大灣區的傳統村落、傳統工藝尤其具有歷史與當下、本土與世界、經濟與文化交匯共生的意義,在國家經濟發展、改革開放的前沿,昔日的傳統村落、民間藝術作為文化傳統的根脈、日常生活的情境延續和發展,其中包含很多耐人尋味的主題,可觀,可思,可畫,透過形象體會其中悠遠綿長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意味。”因此,在近五年的灣區田野考察時間里,他“總被這塊年輕而又古老、富饒而又神奇的土地打動,拍了不少圖片,畫了一些寫生稿,即時記錄所見所想。”而這批大尺幅水墨畫作為潘魯生先生根據寫生手稿與調研記錄創作完成,呈現出迥異于其以往的全新的創作狀態與面貌。
潘魯生先生筆下的粵港澳大灣區是繁華繁忙的,煥發出澎湃都市活力,如《港·彌敦道》《澳·官也街市》的都會樓廈霓虹,《港·葵涌碼頭》《港·大澳漁港》的現代海港碼頭,大灣區也是寧靜祥和的,蘊含著人文凝聚內力,如《粵·灣區春早》《粵·鍋耳老墻》《粵·惠東民居》《粵·圍龍屋》《粵·汕尾人家》的廣東風物,更如《港·流浮山》《港·后海灣畔》《港·大澳漁村》《港·薄扶林村》《港·風水塘》的香港人家,抑或《澳·大三巴》《澳·媽閣廟》《澳·大榕樹》《澳·葡國餐廳》《澳·路環紅房》的澳葡民居,舊與新,古老與摩登,鄉村與城市,多視角、多維度呈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傳統與現代共生的文化新景觀。
而每一幅作品,著眼點不在對象實體,更在關系與韻律。“即使是林立的店鋪、交織的繩纜、密集的貨箱也是蒼茫無聲的存在,沒有人物,沒有喧囂,是景物自己的敘事。”以充滿情感的有意味的形象,以現代筆墨語言,表達藝術家內心最深層的所思所悟,透過這一幅幅充滿深摯鄉土情結的灣區畫面,我們能深入感受其在上下求索中持續尋求突破、在嘗試創新中不斷完善自我與超越自我的心路歷程。而深蘊其中那一股濃濃的“情”,是其畫作的精髓所在——題材選擇是尋常的,內容是寫實的,記錄是認真的,但視覺呈現形式卻是寫意的——對鄉土風物的摯愛,在嶺南現實生活里汲取養分,對灣區新象的敏知,從灣區改革實踐中捕捉靈感,形成一種其獨有的藝術情感印記,這種印記是有彈性的、飽滿健康的,更因其誠摯而動人!
我常常在想,在潘魯生先生的“大美術”人生里,繪畫創作恰如靜修,滋養著藝術家的品質,大型民藝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及管理則與民族、國家相關聯,影響更及社會各層面,將自身藝術狀態放到更大平臺呈現,這是否就是中國文人常說的“修身”與“治國”“平天下”。而生活在當下,我們是否也應努力去追求,懷有中國傳統學者的獨善兼濟,更抱負當代美術工作者于國家、社會的責任擔當,亦素樸,亦廣大,為初心。
林藍,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