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袁瑾:媒介化時代非遺影像的三重敘事(二)
時間:2024-02-15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26 分享:
當代新媒體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每一個人以信息節點的形式分散在網絡的不同信息單元中”,賦予參與者信息接受者與生產者的雙重身份。數字影像制作技術標準與生產成本的大大降低,個人化、充滿互動性的傳播方式廣泛地激發了受眾使用影像方式進行自我表達的積極性與能動性。人與影像表征之間的主客體關系被徹底改變。影像從建構、表征現實世界轉而成為現實生活本身,成為個體的日常生活實踐類型。與網絡媒介有著天然親近感的“95 后”“00 后”們興致勃勃地挪用著大眾傳播領域中非遺影像的文字、聲音、圖像,將之作為風格的標志與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納入自我文化表征的實踐中。由此,形成非遺影像文本的另一種敘事方式,即創作者闡釋、挪用既有非遺影像資源進行影像再生產。在此過程中,創作者通過強調自我觀念的表征與解讀以及創作“經典”的權利,建構起自我當下的文化社會身份。這一類書寫方式不是對非遺所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宏大而史詩般的敘事,而是充滿情感的分裂式個體化表達。然而,此時個體的自我意識與實踐行為依然植根于集體化敘事的土壤,亦不能脫離非遺影像符號的表征框架,在媒介互動的公共領域,則呈現為集體的“自我”。由此也反映了“網生”一代獨特的大眾文化參與方式以及他們對自身文化身份的思考與行動力。
觀察近年來出圈的爆款視頻,可以看到“非遺元素+流行敘事”正在成為一類頗受歡迎的敘事模式。2021年“上戲416女團”戲腔演唱視頻橫空出世,成為當年現象級的爆款。“上戲416女團”是由5位來自上海戲劇學院京劇表演專業的“00后”女生組成的。她們用京劇唱腔翻唱古風歌曲《赤伶》的視頻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獲得 681 萬的播放量。其后又憑借一曲《探窗》,掀起國粹熱潮,迅速登上“抖音”“微博”熱搜榜。當年在短視頻平臺上播放總量超過 5 000 萬,點贊量超過 250 萬,部分成員粉絲突破百萬。戲腔演唱指的是將傳統戲曲曲調、唱段,包括表演程式、體態動作等元素與流行歌曲融合起來的一種演唱方式,它并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鮮事。“上戲 416 女團”的獨到之處在于年輕的女團成員以專業知識加持,在藝術呈現上打破了傳統京劇固有的藝術程式,使之與現代大眾審美方式深度融合,部分彌合了傳統京劇藝術與當下知識的裂痕,增加了傳統戲曲與普通人之間的觸點。同時,素人形象、校園的表演場景、自發創作的故事,形成了一個小視角、日常化的幕后花絮,滿足了青年受眾影像觀賞的心理期待,為他們提供了一套打開傳統戲曲文本的“正確方式”。女團自媒體賬號下最常見的跟帖——“以前不理解老一輩為什么愛看京劇,現在懂啦!”等,即是對此的積極回應。
上戲416女團。圖片來源:“環球網”
在電子媒介的時代,移動端受眾的自主權得到進一步釋放。他們以主導性遺產話語體系為依托,積極主動地投入非遺媒介空間的內容生產中。這一過程并非簡單地還原傳統的內涵與意味,而是“還要加上重新組合借用的材料并加入到活生生的生活經驗中去”。2021 年 8 月,一條名為《跨越時空的北大同學錄》畢業視頻在網絡上引起關注。作者郎佳子彧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的研究生,同時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他用面塑還原了蔡元培、朱自清、冼星海、鄧稼先等六位杰出北大校友的形象。影像中,先賢們齊聚在草坪上,與這位當代北大學子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相聚與對話。如果說圍繞個人生活故事展開的敘事偏重于通過挖掘被經歷的非遺故事中時代的共性與集體的情感,那么這一類影像則更注重來自個體情緒和體驗的情感回歸,作品風格也帶有鮮明的個體化色彩。在此過程中,文化符號賴以結構的敘事框架被更加深入地拆解、分離。創作者對既有文本原類型要素、故事語境進行篩選與分解,繼而抽象出更加傾向于純粹情感表達、風格呈現的敘事符號。通過個體強烈情感的投入,游離語境的符號被再次解構,產生新的意義,進而被用于證實創作者的世界觀和自我形象。
《跨越時空的北大同學錄》視頻中作者郎佳子彧和他的面塑作品。圖片來源:新浪網,2021年08月27日
值得注意的是,新媒體傳播空間為這一類影像提供更加自由的公共展示領域,受眾汲取非遺元素的影像文本再生產,逐漸溢出小眾化的自我歡樂而成為公共性議題,進入大眾文化視域中。“上戲416 女團”火爆之后,以此為主題的 UGC 二次創作在自媒體平臺大量涌現,逐漸形成聚焦式、原子化的傳播樣態。相關衍生創作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知識科普型視頻。制作者以專業或者類專業精英的方式,提供正確而充滿細節的知識,以澄清一般受眾對戲腔歌曲挪用、仿擬京劇認知上的混亂,如京劇青衣“京劇·吳昊”的《探窗》京劇教學版,京劇女老生“坤生王子”等專業京劇演員演唱的完整版等。第二類是混剪翻唱型。其包括“抖音”達人、大小博主以及素人在“蹭流量”式的不同場景下的演繹,其中不乏諸如“抖音”音樂人“小關雎”、“高釗-劉老根”等粉絲量超百萬的up主。翻唱既是自我興趣的表現,同時也體現了平臺流量算法邏輯框架下,影像制作者利用標簽的關聯性,最大限度為自身獲取流量和關注度的生長策略。第三類是跨界拼貼型,制作者將戲腔表演與變裝、漫畫、說唱、書法等進行跨界拼貼,如“抖音”“思彤彤子”的《探窗》舞蹈跳念版,將舞蹈基本節奏練習與唱腔結合,獲 22.9萬點贊量。跨界拼貼對原唱的解構更加顯著,更具有抽象形式感的音樂常常被從視頻中剝離出來,成為其他視頻創作的背景。
無論是以非遺客體為直接對象的影像記錄,還是以個人生活史串聯的故事化敘事,影像與文化客體之間存在直接的關聯關系。但戲仿、挪用、重構等方式具有很強的文化建構性特征,它們是“在利用風格作為某種個性識別的信號,通過風格的標識喚起讀者腦海中對某種固有風格形態的意識轉換”,以此實現標志性文化符號嵌入式再生產“為我所用”。當下,非遺符號嵌入個體敘事的文化再生產本身業已成為被消費的對象,并被更加廣泛的大眾文化共享。媒介化語境下,“新變化在打破傳統‘生產—消費’模式的同時,也意味著粉絲們在文本生產的過程中的‘參與性’‘表演性’和‘交流性’等方面的增強”。個體亦在這一文化文本再生產過程中建構起關于“自我”的集體化影像符號表征。
這一類影像所體現的帶有強烈情感特征的、對自我身份進行表征的文化自反性行為主要基于個體在流動性社會中尋求安全穩定感而產生的對群體歸屬的渴望。英國社會學家齊格蒙特·鮑曼以“流動性”概括我們當下所處時代、日常生活以及個體處境。流動的生活意味著一個不確定、多變、開放而充滿多元選擇而差異性的時代。一方面,穩定的社會形態正在被打破,“這一時代的模式和框架,不再是‘已知的、假定的’,更不用說是‘不證自明的’”,以社群為代表的共同體力量逐漸削弱,“個體被期望成為‘自由抉擇者’,而且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全責”。另一方面,積極的差異化、個性化自我塑造在現實中促成了不同個體的趨同,這是因為追求與眾不同的人實際上極其相像,他們“必須依從一樣的生活策略,使用共有的——通常是可辨認的、清楚的——象征,讓其他人相信他們確實是那么做的”。流動的個體需要某些具有范型的符號對自我進行標識,比如某種時尚組合形象的參照,亦或在面對傳統與現代斷裂的危機時“不約而同地轉向對傳統、歷史、過去和民族等共同話語的追尋”,表現為對一套既有編碼的服從。由此,表征傳統與文化共識的非遺影像符號被進一步分離出來成為更加抽象而具有形式感的范型,并在創作者自我指向的內在情感支配下生產出新的意義,從而形成“我”與“我們”的重疊。
在媒介化不斷深入的當代,憑借真實的影像呈現、平臺化的傳播方式以及交互性等媒介屬性,影像正在成為大眾文化視覺化轉向中最具彌散性、滲透性和支配性的文化記憶符號形式。通過影像符號的生產、個人生活敘事的轉向以及個體自我的呈現,影像不僅塑造著文化被展示和感知的方式,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受眾對非遺及其所代表的“過去的歷史”的態度和情感。一方面,非遺題材與元素在大眾化、互動性媒介中表現出廣泛的附著能力,由此大大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可及性。另一方面,新技術支撐的“觀看”機制對文化“體驗”的強調,則預示著非現實性審美化傾向的加劇。非遺客體在不斷被影像化過程中,其天然所具有的歷史時間意識被轉化為媒介空間的平面感以及聯結的即時性,影像符號與現實之間因模擬關系而存在的距離感逐漸消失,于是非遺成為日常審美化中普遍的視覺景觀,通過被復制而進入個體的自我文化再生產中。虛擬影像的堆疊以及視覺上的刺激則將進一步導致傳統文化因子意義的離散。那么,作為傳統表征形式的非遺本體也許會因無法為紛雜的個體化、主體性視角與觀點提供支撐性意義框架,從而失去其在當代社會框架中的活力,這也意味著它將喪失為當代文化認同建構提供文化資源這一基礎性社會功能。
當下,如何從媒介化時代尋找到人的情感、精神與存在意義,是我們不得不面對與思考的現實話題。媒介化對每一個人而言并非自然而然的過程,亦非獨立于社會語境的閉環系統,而是一個社會文化價值觀、文化權利、文化機制相互制約的復雜過程。當我們寄希望于通過影像這一最直觀而前沿的內容生產與傳播方式完成傳統與當代的接續,實現自我歷史的連續性、自我世界的完整時,各種知識、意義、權利便會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此時,回歸文化本體成為必然而唯一的選擇。那么,如何激發生活世界中非遺本體的創新活力,以我們自身的文化建設為影像生產提供持續的內容與意義的輸入,始終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作者簡介
袁瑾,女,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文藝民俗學博士。兼任中國民俗學會理事,《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編輯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學術專委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化與旅游廳非遺保護專家庫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及新媒體時代傳統文化的再書寫。迄今主持國家級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5項,國家廣電總局“十三五”“十四五”重點出版項目2項,市廳級以及橫向合作課題20余項。出版《消寒圖》《地域民間信仰與鄉民藝術》《二十四節氣在江南》《江南網船會》《浙江通志·民俗卷》等10余部,各級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曾獲中國文藝評論二等獎。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民族藝術雜志社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