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走進田野——潘魯生藝術特展
時間:2024-02-19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51 分享:
按: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的年12月31日—2024年2月25日(正月十六)。本文為專家評論展覽節選。
王魯湘 (學術主持、著名文化學者、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潘魯生藝術特展中田野調研、藝術創造、設計衍生三個部分層次遞進,民間藝術的元素回歸到生活情景,顯示了文化發展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潘魯生受民間藝術的啟發,從傳統繪畫轉到具有當代性的多材質藝術創作。特展中的作品與民間藝術血脈相連。他廣泛且靈活地利用各類材料進行藝術創作,展現藝術構思和文化情感。他的田野調研不是一般性的踏入,不是簡單的行萬里路,而是帶著學術的目標,真正地深入田野,摘得田野間的花朵。作為一位藝術教育家,潘魯生在從事教學、研究、創作之余,讓民間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走進現代人的生活語境。他作品中的田野性、學術性、原生性和當代性相互融合,非常具有啟示價值。
顏為昕 (策展人、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館長)
潘魯生的作品有很多從民藝中汲取的時尚元素,能夠觸動更多年輕人對中國民間工藝當下性的理解。這個理解在這次展覽中得以呈現,通過展覽讓大家感受到工藝美術、民間傳統手工技法的美。這些美與我們當下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在展覽最后部分的衍生,是將民間田野考察作為源泉,通過對藝術創作的再次設計、再次創作,變成了與生活、時尚和當下有緊密聯系的作品。
邱運華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原分黨組書記)
潘魯生的藝術創作緊緊扎根在民間、在傳統文化土壤,同時他也時時處處以當代人的眼光、當代藝術家的敏銳改寫傳統的民間藝術元素,使之表現出當代社會主題、時代精神和現代性審美趣味。從藝術創作來看,走進田野是藝術創作扎根現實生活、取材中華文化傳統,走出田野,介入時代主題,取法現代藝術經驗,表現現代精神。像那些擁有自己獨特生活土壤的藝術家一樣,潘魯生站在民間、田野與當代社會這一結合點上,這一立場決定了他藝術創作的鮮明特征。民間、田野作為一種文化在他的藝術創作里煥發出當代性和現代意識。繼承千百年民間藝術元素的表意表情傳統,潘魯生的創作彰顯出鮮明的當代性、甚至前衛性,展現藝術張力。
梁宇(廣東省文聯副主席、深圳市文聯主席、黨組書記)
從審美功能和實用功能,民族的美學和世界美學之間的關照和交流、互鑒等多個角度看,潘魯生的藝術創作和學術成果都非常有價值。他擁有多重身份,在多個領域、多個賽道進行不斷地創作、不斷地提升,持續為民藝事業做出大量杰出貢獻。他田野調研的步伐不停,因為他心中裝的不僅僅是齊魯文化,更有960萬平方公里中國民間文藝版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個藝術家能有這樣的藝術實踐,能面對面地對文物、民間藝術進行實地考察、挖掘,值得我們學習。
潘魯生的創作是大格局、大境界、大制作,這體現在題材、形式、材料的多樣性上。他的繪畫觀念、精神以及形式語言,都來自中國的民藝或是田野,能巧妙地將東西方不同的觀念,以及制作方式運用起來,將中國傳統民藝、田野的特點與當代審美融合起來。潘魯生四十年來一直在開展田野調查,從南到北,立足中國大地,在新時代東西方人文交流中有非常的價值和意義。傳統民間藝術作為中華傳統審美的本土資源,有利于人們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內在的美學氣質,同時也可以實現對創造力的塑造。中國民間藝術的當代價值,應該是未來我們要關注的重點,只有這樣才能在當代藝術中提供一些重要的創新意義。
潘魯生藝術特展《走進田野》“衍生設計”板塊是中華傳統造物藝術體系與藝術設計文獻研究的子課題成果的匯報展示。在潘魯生的指導下設計團隊不斷研究與解讀云岡文化的開放包容精神,系統解讀云岡圖案,開發出云岡系列日用瓷,實現了傳統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設計實踐歷程中,深職大將設計課題引入教學,探索產教融合模式,實現教學與科研的互促。展覽是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典型展示,傳統文化資源創新性轉化的實踐。
鄭巨欣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我與潘魯生是認識多年的朋友,就像他的名字“魯生”一樣,他是齊魯大地之子,是一位懂得孔孟之禮的人。他有著北方人的性格,樸實大氣,待人真誠,他的性格特點讓他在民藝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這次的研討會的主題是“潘魯生民藝調研四十年”,相比柳宗悅的《民藝四十年》潘魯生的民藝研究更具有學院氣。他的足跡更加廣闊,調查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多樣。通過這次展覽,我覺得民藝的研究一定是要在民藝的語境里來做民藝。潘魯生先生在民藝研究的領域發現了民藝本身的規律,也就實現了從保存到活化的轉變。
潘魯生把個人創作與國家情懷結合得非常好。不斷地研究與創作,這是一種關注設計、關注時代、關注現實的彰顯。個人創作必須走出書齋,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藝術創作既要有個人的學識、修養,也要與大自然、時代相結合,這樣個人的創作才能夠從多重的維度展現意義。潘魯生走出書齋,思考民族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在此之中,民族文化是靜的,創造是動的,在動靜結合中如何為藝術尋找一條光明的路,是所有藝術家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展覽中潘魯生的作品有著非常強的鄉土氣息。這不僅體現在藝術層面,同樣體現在工藝層面。在與他的接觸過程中能夠清楚地感受到,他首先是一個很樸實的學者,然后才是藝術家。潘魯生的展覽包括了他四十多年調研所取得的成果,這些成果源于生活,源于民間,時時刻刻展現著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智慧。生活和民間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一個重要基點。
楊宏海 (粵港澳大灣區名人與大學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教授)
深圳成立的唯一一個國家級中國民間生活方式研究中心,與潘魯生先生倡導的民間文化生態保護觀念密切相關。他把自己對文化的關注與關懷聚焦到了改革開放的先行之地,關注當代城市文化的生活與審美,具有研究視角的前瞻性。潘魯生的民藝學思想博大精深,藝術創作具有恢弘的氣勢,非常值得深圳人學習。
潘魯生以一個藝術家的深情和博大、敦厚、寬厚的藝術關懷扎進了民間,扎進了民俗,扎進了每一個村寨,腳踏實地研究民間藝術至善至美的、樸素的情懷和悲憫的人生苦難中的歡樂的、真摯的情感表達,形成了中國獨有的當代民間藝術特色的、中國品質的、中國情感的、中國元素的、中國純真的杰出藝術創造,并投向了億萬民眾,投向了世界,也投向了山河。潘魯生的藝術構成是平靜、深沉、久遠的。色彩熱情而熱烈,奔放而凝重,體現出中華民族至中、至正、至美的雍容博大,體現著傳統中的當代,當代中的傳統。
韓湛寧 (深圳亞洲銅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中國出版協會書籍設計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
潘魯生從田野中來,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再到生活的過程,是一個閉環。他的藝術衍生建立在整個研究之上,這是回歸到傳統的過程。“魯班線”是中國人的尺度,是生活方式、觀念、原則、情感和道德標準,魯班線系列作品是潘魯生對中國民藝的思考。他的藝術創作不拘泥于傳統的套路、筆法、工具,他探索傳統進入當代的方式,倡導民藝回歸生活。潘魯生給我們的啟發是創作不應拘泥于所謂的條條框框,要真正地從民間來,從生活中來。對于設計行業的啟示在于,既要關注紋飾與外在,更要注重手藝精神的融入,設計衍生要以產品化與生活化為方向,展現從理論到實踐到生活的藝術創造力。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
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