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源自中國。早在史前時代,我們的先民已經發現漆的神奇,并開始大量在生活器物中應用。從杭州跨湖橋遺址出土8000年前的漆弓,到7000年前河姆渡時期的漆碗,無不佐證著中華先民曾在不斷試錯中發現漆的膠粘、防腐等功能。《韓非子·十過第十》記載:“舜禪天下而傳之于禹,禹作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畫其內,縵帛為茵,蔣席頗緣,觴酌有采,而樽俎有飾。”自禹起,在祭器上用漆作為髹飾,并進行彩繪,漆的功用開始超越了材料屬性,進入到審美創造的文化之旅。
戰國荊楚漆臥鹿、北魏司馬金龍墓的漆屏風、元代雕漆名家張成的《云紋剔犀盒》及各地出土的漆帛畫,所有這些漆藝術品,以其“千文萬華紛然不可勝識”(明·楊明《髹飾錄·序》)之美,與青銅器、陶瓷、絲綢等共同構建起一部絢爛華麗的中華文明史。
漆藝術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刻的精神追求。但是,隨著工業化時代的到來,它因材料的特殊性和制作的周期性,在人們的生活中開始式微甚至缺位;而化學材料聚酯漆的廣泛使用,似乎替代了人們對天然漆的認知,以致概念混淆到“漆”好像就是指“聚酯漆”,人們對天然大漆的認識甚至需要重新啟蒙。
可以說,傳承漆工藝、重續漆文化已經成為當下重要的文化命題。
一、“非遺”保護下的傳統漆工藝傳衍
漆藝術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藝術門類。古老是因為它伴隨著人類的文明發展,傳統漆工藝從史前的簡單涂抹、髹漆到彩繪,再到漢代的夾纻,唐朝的堆漆、金銀平脫,宋代的素髹,元明的雕漆,以及清代的脫胎漆器,構成了推陳出新、跌宕起伏的傳統漆工藝發展史,并影響著東亞及東南亞各個國家。日本奈良唐招提寺的夾纻鑒真和尚坐像與藥師佛立像就是實證。
作為一種藝術媒介,中國傳統的漆工藝因為歷史背景不同,南北氣候不同,地域的工藝美術發展狀態不同,形成了各地市獨具特色的傳統技藝。比如,福州脫胎漆藝、北京金漆鑲嵌、成都金銀平脫、山西平遙推光漆、山西新絳剔犀(云雕)、安徽犀皮漆、湖北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廣東陽江漆、貴州大方皮胎漆器、彝族漆器等,都各具風采。
這些傳統漆工藝,是現代漆藝術的源頭和基礎。自2006年福州的脫胎漆器技藝等首批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全國各級文化部門通過非遺項目申報、非遺傳承人培訓等,全方位對大漆傳統工藝進行保護與推廣,并提出“非遺走進生活”“見人、見物、見生活”理念,形成了多種傳承與傳播的方式,如非遺傳承人“師帶徒”,非遺傳承人走進高校開展技藝教學,非遺傳承人進高校學習、進修等,這些都增強了傳統手藝人對個人身份的認同感和對行業、對技藝傳承的信心。尤其是對非遺傳承人的培訓,提升了傳承人的審美認知,充實了傳承人的知識結構,拓展了傳承人的藝術視野,加強了各種工藝之間的切磋交流。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持續開展非遺傳承人研培的基礎上,設立了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主辦了“荊楚問漆——中日韓漆藝展覽”等系列活動,與各國、各地不同技法的傳承人進行交流與合作,從漆樹種植與材料應用、行業發展與工藝振興、漆藝教學與非遺傳承等多方面進行探討,形成了一種良性的傳統漆工藝生產、創作、交流的學術生態。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實踐,漆藝術從民間工藝走進院校課堂,漆畫進入全國美展并成為獨立畫種;加之當下對漆藝術的各種實驗性探索,這些都使得漆藝術日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并為業內外所關注。
二、學科構建下的漆藝術傳承探索
漆藝術在中國的傳承,是藝術家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抱持堅定信念使然,這既是一種文化自覺,也是文化自信的自然體現。
沈福文先生當年去日本學習漆藝,回國后與李有行先生在1940年創辦四川美術學院并設立漆藝系。從此,漆藝術傳承從民間走進院校,進入學科建設行列。如今,漆藝術專業已經實現了在全國八大美術院校的學科構建。
院校對傳統漆藝術的學術介入,為這一傳統文化的當代化提供了重要機遇。四川美術學院經過近80年的努力,已經形成漆畫與漆藝并重,并且構建起“畫在漆先”的漆畫理念以及“漆質為地、色彩為天”的純粹繪畫樣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立足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吸收世界各國藝術精華,注重研究漆藝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提倡以人為本的手工文化。中國美術學院的漆藝教學與創作則主要以尊重和恪守大漆的物質性、功能性和文化屬性為宗旨,提倡“傳承”與“實驗”的教學精神。
作為全國漆藝創作重鎮的福建,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閩江學院、泉州師范學院五所院校建立了較完整的漆藝學科體系。其中,閩江學院的繪畫專業漆藝方向是在漆藝大師李芝卿倡導下成立的。李芝卿在教學的同時不斷研究拓展漆藝技法,創作出漆藝的百塊技法樣板,為漆畫的發展奠定了技法上的準備。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依托福建本土豐富的漆藝資源和自熱地理人文環境優勢,不斷發掘、整理傳統技藝,并努力探索漆在平面架上繪畫領域的藝術表現力,以及在空間造型、日常生活應用等領域的多種可能。而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則以研究傳統漆藝與獨幅漆畫為結合點,將繪畫藝術創作的一般規律與漆的特性的相互制約作為教學的重點。廈門大學美術學院的漆藝則結合傳統漆藝技法,注重人物畫的技法探索,充分發揮漆的材料和漆技法的特性,做到漆技術與漆藝術的完美結合。
目前,全國各專業美術院校基本都設立了漆畫專業課程,招收漆畫本科生、研究生,培養漆畫創作人才。而漆藝術從工藝美術范疇向大美術方向轉變,也為漆藝術在當代的重煥光彩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跨界思路下的漆藝術當代實驗
漆作為一種極具辨識度的東方審美材質,為藝術家們進行藝術演繹提供了足夠的寬度、廣度和維度,其文化底色使其充滿了無限的創作可能,并使作品散發出迷人的魅力。
20世紀90年代以來,漆藝術界涌現出許多富有創新精神的藝術家,他們以各自的文化視角和技法實踐對傳統漆藝術進行了可貴的探索,從裝飾語言、圖式、色彩、材料、觀念等出發,甚至從國畫、版畫、油畫等其他畫種中尋找圖式轉換,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藝術探索。
我們從近年來的展覽中可以發現不少成功實踐。如湖北舉辦的“置換的重構——2005漆藝邀請展”“造物與空間——2009中國當代漆藝學術提名展”“大漆世界:源·流——2013湖北國際漆藝三年展”“時序——2016湖北國際漆藝三年展”,福建舉辦的“漆語時代——2016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新時代新漆境——2018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等。藝術家們在嘗試運用當代藝術的策展路數,為漆藝術的當代發展探索一種表達方式,同時對漆語言回到材料本身進行實踐檢驗,希望用國際化的視野引導和推進漆藝術的當代化進程。
當然,漆藝術在當下的重新喚醒,與水墨畫的當代實驗或西洋油畫的中國化是迥然不同的,它不僅是在傳統媒材上尋找當代表達、拓展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力,而且呈現出了具有國際視野的藝術家們從自身的學養出發,對傳統藝術風格、美學思想展開的實驗性探索,而這正源于這些藝術家們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正如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以博大的胸懷和恢宏的氣度,指明中華文化在同世界各種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應該秉持的態度和發展的基本路徑。而這,也是中國藝術家們與世界接軌的基本態度。
毫無疑問,“漆”不單單是一種工藝材料,它已經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更是一種東方精神的傳達。當代跨界藝術家對漆材質美感的認知與髹漆過程中漫長等待而升華出的對“道”的體悟,已經從藝術層面觸碰到“形而上”的哲學層面,正如唐對“佛”與“道”的參悟,他們正日臻“脫胎換骨”的藝術境界。我們欣喜地發現,藝術家們的創作熱情賦予作品的深刻審美意象,藝術家們在藝術作品中呈現的高度文化自覺,無不散發著堅定的文化自信。這是最難能可貴的,也正是當代漆藝對“文化中國”構建的獨特貢獻。
邱志軍,美術學博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省級百千萬人才,現任福建省美術館館長、福建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他的漆藝術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級展覽并獲獎,被中國美術館、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中國港口博物館、湖北美術館等機構收藏;其主持策劃的藝術展覽活動曾多次獲國家級獎項,另有多篇論文發表在《光明日報》《美術觀察》等重要藝術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