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個科技巨變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科學技術帶來巨大的變化,設計學科也是如此。我們特別要重新反思一下,設計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我們說,設計是造物,是做事的預先謀劃,設計是人類塑造自身環境的一種能力,設計應該進行價值的創新。設計活動主要的內容,一直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不同的歷史時代也賦予了設計不同的意義和內涵。今天,跟工業化初期和工業化時代是不同的,今天進入了信息時代尤其是人工智能時代,歷史賦予設計的使命和責任是有所不同的。
設計需要有前瞻性、應變性、整合性與引領性,引領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我們可以看到,包豪斯當時確立了工業設計面向工業時代的整個的美學的范式和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后來雷蒙德·羅維,在對美國解決經濟危機上,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推出了商業設計的概念。到了德國的工業設計,迪特·拉姆斯,德國工業設計之父,他提出了10個好設計的原則。
今天,“可持續設計”是我們的一個重要訴求。在個性化、智能化、數字化的時代,新的藝術范式逐漸在顯現,設計的邊界也越來越模糊。在第四屆大學生設計展開幕暨頒獎儀式上,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有很多專家、教授帶著自己團隊,分享自己團隊做出的新的創新與設計。我們可以感受到,設計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它融入到我們生活幾乎所有的領域。不僅僅是設計的價值在發生變化,設計的工具、設計的方式,以及我們的生產方式,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現在很多設計工具,可能是我們這個年齡段前所未見的,帶來巨大的可能性。不管是從平面還是三維,甚至在虛擬現實,各種交互設計的軟件層出不窮,可能帶來了我們工作方式的巨大的變化。比如說參數化設計,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過去未曾有的形態的可能性。類似這樣的一些設計,它在影視建模、現場驅動設計和區塊鏈系統,給我們帶來了完全新的可能性。
所以說設計學科的核心知識都在發生變化。特別是元宇宙概念的提出以及傳播,更被稱為人類的最后一次遷移。比如說我們生存的維度的拓展,就是我們現在處在一個綜合的環境之下,人類的感官維度也在擴展,就是我們講的綜合的感官、多通道的感悟。在這個多維交融的時代,我們人類正啟動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反思,設計和教育體系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當然,我們經常說應該應變,但我們更需要引領,在這個多維交融的時代,展開變與不變的思考,重新思考設計的意義、范疇和方法,探討、提出我們自己的設計選擇,彰顯中國智慧與探索中國方案尤為顯得重要。所以變與不變,我們既需要敏銳,但是我們也需要定力。
我覺得,教育、設計的初心是不會變的,不管你技術怎么變化。教育的意義是什么?人生的價值在于生活的幸福和對社會的奉獻,優秀是前提,教育就是要使人更優秀,完善人格,健康全面發展。教育要提升人的能力,但更應該點亮人的心靈。
我們知道,聯合國有17個全球發展目標,譬如說重視生態的多樣性,關注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遵循可持續設計原則,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創造人與物、人與社會的新型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我們經常講,設計以人為中心,那么人是什么?人是個人,也是團體,更是社會和全人類。從當今世界范圍來考慮,我們需要關注不同國家、地區、民族文化間的利益與公平。
教育部提出了新文科建設。什么是新文科建設?新文科建設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推動更深層次的改革和更高水平的開放,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需要;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及人們的觀念、生活方式變革大趨勢下,致力于傳統文化的創造性的轉化、創新性的發展,推動文科融合化、時代化的發展,構建具有中國風格和全球影響力的人文學科。
要面向這樣的一個任務,21世紀人才的能力包括幾方面?這5個能力我是比較認同的,一個是文化的理解、傳承的能力,一個是審辯思維的能力,還有創新的能力、溝通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教育部最近做了新學科專業目錄的調整。這個專業目錄調整是應國家所急、應國家所需,支撐知識的創新、科技服務于產業的升級,制定了新一輪的學科專業目錄。對于藝術學門類下一級學科及專業門類,特別進行了調整、優化。
教育界都知道,在原有的一級學科基礎上,設立了藝術學一級學科,包含藝術學理論及相關專業門類藝術的歷史、理論和評論研究,另外設置了音樂、舞蹈、戲劇與影視、戲曲與曲藝、美術與書法、設計等6個博士專業學位的類別。特別增設了9個交叉學科,設計學科也被列入到這個交叉學科,可授工學、藝術學學位。所以說,設計需要在新方向、新模式、新課程、新理論等方面展開探索和實踐,我們要特別提出跨學科,要打破學科的壁壘,進行跨學科人才的培養。
學科交叉與融合是近幾十年來學科發展的一個普遍的趨勢,但是很遺憾,我們很多大學設計學科的設置在學科基礎方面存在學科層級偏低。比如說,把一個專業設立一個學院,甚至就是以專業作為學院,學科容量偏小、學科的壁壘固化等不利于學科交叉和融合的現象還是普遍存在的。其實,學科交叉點往往就是學科新的增長點、新的學科的前沿,設計學科也不例外。在新的發展階段,面向新的發展目標,我們需要加速發展設計學科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必須大力倡導學科的交叉。
可持續發展的三個維度就是:經濟、社會和環境。那么這也是提出設計的發展目標,就是要致力于人類的永續發展,還有就是數字經濟、健康與關懷設計。雙態目標的設計可能是我們未來設計界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方向之一。比如說大家熟知的盧吉·科拉尼,堪稱當代的達芬奇,他自己就說,我的設計90%是自然,只有10%是我盧吉·科拉尼。他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一直從事仿生設計。他的設計就是跟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是具有生命力的。現在還有很多這方面的前沿探索,比如說新能源汽車、植物染——采用天然的植物、中草藥、花卉、蔬菜、茶葉等制成染料,作為染制的染料等等。當然還有環保性的材料,比如植物產業,可能是下一個萬億級產業的一個新的方向。
另外就是我們講的生態設計和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將成為驅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變革的重要力量。有研究機構提出,在2025年,市場規模擴大到60萬億元。隨著智能終端及物聯網技術的不斷完善,萬物互聯正逐漸成為現實,互聯網應用日漸實現“隨時、隨地、隨心、隨行”。這對設計來講是一個巨大的新的領域,世界各大品牌都在實現全面的信息化和數字化。
我們說,數字孿生是通過物理對象的數據,根據物理對象映射出對應的虛擬數字模型。數字孿生具有巨大的創造力,不僅依托于已知的事物,還可以依據未知的事物創造性地生成虛擬模型。數字孿生,是一個宏大且面向未來的、基于整個人類物理環境的全面數字化的虛擬系統,未來的生活服務制造業都可以在這樣一個數字服務生態系統中運行。數字孿生,拓展了藝術與設計學科的廣度和深度,設計學科在數字孿生的大系統下,設計方法、指導理念、設計工具、實踐流程和知識結構,都將發生重大變化。信息設計將成為未來設計學普遍和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
我們看國外的大量的前沿設計都跟我們的人工智能、數字化信息化相關聯,這里不贅述。
另外,三年的疫情,推動我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人類關懷。所以,健康與關懷設計,將是我們設計的未來重要領域,國家提出健康中國的建設戰略,我想設計在這方面也是能夠有很大的賦能。
我們再看看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在世界范圍內,到處都涌現出很多跨學科、面向弱勢群體的前沿性的設計,比如這是盲人用的眼鏡,這是可將音樂轉換為觸覺感受的襯衫,可讓聾啞人可以在皮膚上感受美妙的音樂。類似這樣的設計,都必須在一個學科交叉融合的生態環境下,才有可能產生原創的成果。
所以說,設計的任務是解決問題,需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遵循環境、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規律,承擔社會責任,時刻關注不同的國家、地區、民族、文化和人群的利益公平,構建人類的命運共同體。但是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藝術和科學的融合,是一個重要的途徑。
從GPT到ChatGPT,實際上是向人工智能愿景又邁出了更近的一步。如果說ChatGPT更多的是在平面范疇的圖像的智能化整合,那么我們再看看在三維、在智能制造的軟件平臺下,可能性就大大地出乎我們的意料。比如說人工智能驅動的算法工程軟件平臺,AI可通過人的思維創造全新的設計概念。
這是德國的一款軟件,它在發動機的設計上,只要在發動機的創建過程中,設計人員在軟件中輸入發動機的核心功能,包括燃燒室的形狀和冷卻性能要求,基于此數據算法生成,就可以生成一個符合有規律的幾何圖形。這樣一個幾何圖形,它就是有生命力的,跟典型的工業時代的造型風格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對圖譜形態的優化,人工智能將是大大的賦能。我們在賦予形態更豐富的形式和內容更多的可能性和密切的關聯。
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很重要的設計選擇,就是要立足于中國文化,分析歷史的脈絡,探尋文化的基因,創新中國風格的設計。我們說中國風格的持續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傳統形式的模仿,而更多的是生存觀念和價值觀的輸出。我們要把外在的表現形式和傳統的優秀的文化精神和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相融合,來形成當下的中國風格。
在大量的設計實踐的基礎之上,我們成功地申請了國家重點研發的國家重點計劃,“中國風格文化創意智能產品設計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這個項目是科技部最大的項目,這也是設計學科第一次申請成功科技部的“國家重點研發”。我們這個課題有10個單位參加,5個為院校,5個為領頭產業。我們把中國風格項目研究的框架,一個是從表層物化成符號紋樣、顏色和材料;另外一個是中層,行為和環境層、人機工程、生活方式、行為研究、技術美學等;還有一個是底層,就是哲學和思想層,中國的造物哲學、認知心理學、文化邏輯等,從這三個層次來構建了我們的研究框架。我們立足于一種全球觀: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我們也立足一種歷史觀:器以載道、厚德載物;另外我們弘揚一種價值觀:以人為本、物盡其用;還有生態觀:道法自然、天地人和;還有就是科學觀:天工開物、格物致知。五大行業,我們從最典型的陶瓷行業、家具行業、服裝行業、通訊行業、高鐵行業,從這五個行業來進行示范性的研究。初步成果剛剛在米蘭國際設計周展出和亮相,我們的招帖題目是《為文化的多樣性而設計——中國范式的探索和研究》。
所以我想,人工智能、大數據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一種效率,更多的是創新產品和服務。在未來物理和數字平行的世界中,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關系,既要按照自然的邏輯就是科學的邏輯,同時也要按照社會邏輯,集成到一起。社會邏輯,就是人文藝術的邏輯,才能真正推動創新、高效、高質的經濟發展,以及創造和諧的人類社會。
所以我們講,藝術學科的學科建設,要把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育人體系和服務體系融為一體。我特別高興地看到,我們很多院校,展開了一系列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育人體系,特別是社會服務體系融為一體的很好的案例分享,我深受教育。這就是我今天與大家交流的內容,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院長,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設計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設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科技部2035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專家組成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