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邢莉 :民俗學的研究發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時間:2024-04-09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47 分享:
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語境中,民俗學在發展。其表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概念與民俗學科的研究相契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施與民俗學科的要旨都是傳承。研究民俗學的意義與價值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是一致的。民俗學的學科理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必將促進民俗學科的發展,而且利于中國今后的文化發展戰略。
20世紀80 年代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民俗學掙脫了“左傾”政治的窠臼和所謂“四舊”的思想束縛,迎來了民俗學科的恢復和發展,以及出版著作如林之勢。在新時期民俗學蓬勃發展的第30 個年頭,全世界都在回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3 年10 月17 日正式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5 年3 月31 日中國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同時還有詳盡的保護辦法指南,從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進入中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國家和民眾的普適性的行為,也急切地進入了學術界研究的嶄新領域。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面臨生態危機的情境下提出的,目前保護人類生存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已經成為不同國家、不同族群的共識。到目前為止,地球是人類唯一的棲息地。在工業化時代,核武器的試驗、大氣層的破壞,江河和空氣的污染,物種在滅絕。我們知道,地球形成于約50 億年之前,大約40 億年之前地球才出現了最早的生命。而至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物種的滅絕引起世界的極大關注。而在此之前地球上大約有50 億到400 億物種,也就是說,只有1%的物種存活下來,而99%的物種都滅絕了。①這使得人類在反思自己:我是誰?我要到哪里去?人類是地球的一員,人類與地球的其他生物存在著什么關系?生態學認為,“人類的文化必須建立在對自然的極度尊重的基礎上,具有與自然一致的觀念,并認識到人類事務必須與自然和諧平衡中進行。”②建立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平衡的新理念已經是全人類的共同呼聲,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新理念。我們要保護一個多元的生態世界,也要保護一個多元的文化世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在對“現代性”深刻反思的基礎上提出的。目前經濟的全球化給文化模式帶來很大的轉變,西方的消費模式和大眾文化在世界傳播,多媒體的普遍運用,交通的便利、互聯網的溝通使得世界變成一個小小的地球村。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物欲橫流、人對自然的索取變得越來越貪得無厭的同時,個人需求膨脹,把追求高享受、高消費作為唯一的追求,把滿足個體的欲望置于首位,由此引發拜金主義、失去誠信、道德淪喪等社會現象。人們在渴望和享受現代化帶來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變化的同時,開始清醒地反思“現代性”帶來的負面影響,波蘭社會學家齊格蒙特·鮑曼在《現代性與大屠殺》中說:“現代性是現代文明的結果,而現代文明的高度發展超越了人所能調控的范圍,導向高度的野蠻。”③這里所謂“高度的野蠻”,既是對于自然資源的毫無保護地掠奪,也是指人類的欲望和道德失去了控制而沒有束縛的底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正是對未來世界應該擁有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未來世界應該擁有什么樣的文化的自覺。
在國際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緣起之一,是弱勢民族或群體在文化主權與精神獨立等方面的要求。早在1973 年,玻利維亞政府向UNESCO總干事提出民俗保護問題,這份提案呼吁關注正在消失的民俗,并且在國際上立法,保護原生態的民俗在被現代媒體及各種方式運用中的版權。它認為民俗文化是人類文化的根基,是人類創造的一份珍貴財富。它呼吁國際組織珍惜并且拯救這份正在消失的財富。正如勞里·航柯所指出的,玻利維亞提出這一議案,不是為了尋求幫助保護或保存其民俗,而是為了反對外國還可能包括其國內對民俗不恰當的使用。“這正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開始就把保護民間文學的問題當作法律和道德問題的原因。”④世界的未來文化不是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的強權和覆蓋、替代和淹沒,而是要堅持文化的多元共存,在保護文化生態的前提下發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完全適合中國國情的,而且大大利于中國今后的文化發展戰略。中國是擁有56 個民族的國家,中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國、富國、強國。其非物質文化遺產遍及祖國的東西南北中。這是由于中國是世界上古老的農業大國,同時也是具有游牧文化的國度,它不僅創造和傳承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還向全世界傳播了農業文明和牧業文明。另一方面中國工業化的起步較晚,目前還保留著相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世界所矚目。
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是世界農業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勤勞的中國人在創造和發展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也創造了與農耕生活與游牧生活相適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滲透于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無比豐富多彩。再有在歷史的進程中,中國是多民族構成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的各個族群的系列節日達2000 多個,中國的民間音樂與民間舞蹈為世界所驚嘆,中國的民間工藝美輪美奐,中國擁有世界著名的三大史詩⑤。特別是鮮為人知的少數族群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該族群的鮮明歷史記憶,就是該族群的全部歷史與文化。其所折射出來的生命觀、哲學觀、道德觀、禮儀觀、宗教觀、審美觀是其對于世界的獨特貢獻。但是由于長期“破除迷信”對民間文化的認識存在著誤區,把文化瑰寶認為是文化糟粕,特別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大摧殘,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出現藝絕人亡的現象。與鄰國相比較,日本、韓國從20 世紀50 年代開始就對本民族的民間文化遺產進行了保護,在他們的法律上明確非物質文化遺產稱為“無形文化財”。這是一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應的概念,而此時中國的民俗文化正在處于被摧毀之中,歷史教訓,應該永記。
目前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后步入工業化、信息化發展的初期,沖破了“極左”政治的民俗文化在迅速復興;但是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西方的消費文化伴隨著跨國公司的商品、廣告借助于大眾媒體推行,這些產品不僅代表美國的經濟強勢,而且表明其文化的擴張和霸權。此時迫切渴求現代化的國人良莠不分,在“歐風美雨”下,不少人以追隨西方的價值觀、審美觀為時尚,而把中國的民間文化視之如草芥。正如費孝通所說的:“無論是戊戌的維新變法,‘五四’的新文化運動和解放后的歷次政治運動,都是在破舊立新的口號下,把‘傳統’與‘現代化’對立起來,把中國的文化傳統當作‘現代化’的敵人。”⑥
文化是一個傳承和接替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傳統在傳遞,傳統同時也在更新。中國小型親密的村落文化逐漸解體,城鎮化在迅速發展,與此同時,與村落文化相伴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消亡的速度在加快。目前人們逐漸地明確了全面、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方向,把生態文明的建設置于首位。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穩定的文化系統,其價值體系、行為規范、文化品格、文化精神以至于制度體制、傳承模式都成為今后的文化發展和文化建設的源泉,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念和規則,尋找的是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人類社會的和諧共存,并解決人類的精神需求問題。
中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遺存的大國,也是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踐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承諾國。近十幾年來,民眾、文化精英和政府共同努力,保護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卓有成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幾乎都是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其他學科諸如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藝術學比較,民俗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結緣最深。其表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概念的提出及保護的內容與民俗學科的研究相契合。聯合國根據2003 年10 月17 日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述如下: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展現、表達、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間。⑦
這里主要包括:口承文化、民間表演藝術;民間工藝、節日節慶活動以及民間的各種知識及各種表現形式所存在的文化空間。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類與民俗文化的分類極為相似,幾乎包括所有的民俗事象。但是民俗學者普遍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屬于“大傳統”制度文化,也幾乎不屬于精英文化的范疇,而是屬于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民俗文化遺產。在中國早已經通行的“民俗文化遺產”一詞,其概念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幾乎是一致的。
這里對于民俗的表述清晰地說明,民俗是人類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民眾世代累積而成的集體創造。養蠶、釀酒、造紙、制作筆硯、民族服飾、信仰祭祀,無論其呈現為口承文化的形態、肢體表現形態、手工記憶形態還是文化空間形態都是集體的創造,也都是在民眾生活中不斷選擇、疊加、揚棄、創新的成果,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族群的文化根基。民俗學研究的民眾生活之諸種民俗事象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內容,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社會命名,它代表全社會對該項的認可,其是否被認可是有條例規定的,所以被命名的民俗文化事項才能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研究民俗學的意義與價值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是一致的。中國引進了“lntangible”這個詞匯,并把它譯為“非物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的文化遺產與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是有區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界定的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遺址,這是有形的、可以觸摸的、固態的、不可移動的。而無形的文化遺產也具有可視性,但是活態的、可移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其核心價值體系,屬于精神遺產的范疇。中國的昆曲、蒙古族長調、侗族大歌、剪紙、甘肅花兒、媽祖信仰等都是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其生態價值、歷史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通過保護的過程,我們要傳承的是非物質文化的本真價值,這里的價值所指不是錢財,而是人類生存下去需要的精神財富、精神遺產。目前在很多人在無止境地以追求財富作為自己終生追求的目標,而無視生態的破壞與文化的消失,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不只是停留在某項具體內容上,而是在大踏步的現代化的過程中,在現代崇尚拜物的社會風氣下,告知人們對于弱勢群體創造的文化的尊重,從而在現代浮躁的物欲橫流的社會,啟迪人們認知人類需要的是互相尊重、互相關愛的精神。同時告知人們,精神財富重于物質財富,這些物質財富存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而這些財富正在大量消失,在消失之時,人類意識到其極為可貴。
這里所說的“精神財富”,就是學術界提出的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當今科學技術促進了人類社會進步的同時,帶來的對環境和文化的破壞以及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新的不平等。這就是學術界提出的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態標準評價”。這里至少包括三個層面:一是祖先的遺產對于人類保護環境存在著何種價值和意義,人類應該如何保護環境才可以發展;二是人類應該持有什么樣的財富觀,是無休止地追求物質財富還是基于生活質量及其可持續性,追求和具備
人類的精神美德;三是在世界文化出現趨同的今天應該如何尊重對待弱勢群體和弱勢族群的文化,保護弱勢群體的權益。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僅是一種文化方式和行為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關生態保護與和諧,事關人類的安定和諧發展,其關系到人類未來世界的生活目標及可持續文明的建構。而正是在這一點上,在工業化的今天人類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行為,去反思農業社會的保護生態理念,去挖掘和反思其蘊含的多重價值和道德理念,這與民俗學的研究目的有趨同的一面。
節日中真誠的祭祀、饒有興味的飲食、多彩的服飾、友情的對歌、歡快的舞蹈體現的是民眾內心的訴求和坦誠的希冀以及對未來的信心。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文化,而可持續發展不是大國、大民族居于尊位的文化發展,可持續發展是多元文化的發展,只有保護各個民族文化的持有權、話語權,人類這筆無比豐富的文化遺產才不至于喪失。民族民間文化具有濃重的鄉土根性,而這種鄉土根性正是民族精神的標識和表征,民族自信和自尊的動力和源泉。在這一點上,研究民俗學的目的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目的是相契合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施與民俗學科的要旨都是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背景是在工業文明的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在農業文明中層層累積起來的,這是一種不容泯滅的文化記憶,是人類今后發展的精神源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要旨是建立各種文化之間的真正對話。只有各個文化之間的平等對話,才能達到文化精神的薪火相傳。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社區的群體創造的,是在特定地域、特定族群的群體中傳承的。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質特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精神遺產,其傳承的文化精神是人而不是物。由此人到彼人,從心心傳遞到身體力行。鮮活的、靈動的人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對象和旨歸。所以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時候,特別強調“活態”傳承。而在這一點上,恰恰是與民俗的研究宗旨相同的。傳承史詩《江格爾》的藝人叫“江格爾奇”,傳承史詩《瑪納斯》的藝人叫“瑪納斯奇”。他們都是“我口唱我心”。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傳承人是社會給予的命名和認可。文化部頒布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具有雙重含義:一方面屬于人們在日常生活之中自然而然形成或者通過世襲、師徒等民間方式所形成的民俗傳承人;另一方面又是有關專家依據法定程序,按照國際、政府及學術界公認的標準,通過評審的方式確定的法定傳承人。一旦被確定為傳承人,便可以享受法律所賦予的特殊權利,也承擔法律所規定的義務。當然民俗的傳承人并非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前面已經表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有一個被認定的過程。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人不只是保護其技藝的傳遞、知識的傳遞,而是通過攜帶民間知識和民間技藝的傳承人在傳承過程中傳遞,建立各種文化的平等對話,彰顯其中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精神,達到“和而不同”的目的。這里我們再一次強調遺產的定義,根據羅馬法,這個詞的意思:“所有這類家庭財產的總和,他們不是按照錢財,而是根據是否值得傳承的價值來理解的。”⑧這里的“他們”不是指政府及文化精英,而是指這些財富的擁有者——民眾。這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意和原意。
無獨有偶,民俗學的要義是傳承,而非物質文化遺產要保護傳承人。民俗學的研究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施都在強調和認同人的傳承。民眾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者、傳遞者及享用者,例如侗族大歌的傳承不僅包括曲調曲譜、演唱技巧,最重要的是通過“活形態”的演唱傳遞侗族大歌的諸種價值和文化精神。談到具體的傳承方式,可能是個體對個體的傳承,但是更多的是群體傳承。其真正的本義和內涵, 指的是我們不是孤立地保護若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內容,更為注重的是其文化價值,更應該是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持有者——傳承人的研究和保護。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正目的和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民俗學之間雖有深厚的親緣關系,但是二者不可等同。面對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藝毀人亡的狀況,面對迅速工業化、現代化帶來的生態危機與文化的斷裂,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主張是國際化的行為。民俗學作為一個本土化同時也是國際化的新興學科已經走過了160 多年的路程。在很長的時間內,民俗學被認為民俗是由一個“Folk”在遙遠的過去殘留物。很多國家的民俗學一開始就具有從急劇變化的現代生活中搶救過去文化遺留物(民俗)的學術取向。各國學者對于民俗學理論的研究和保護的實踐呼喚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到來,也可以說,民俗學的學科理論的存在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奠基石。
近十幾年來,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中國政府、民眾及民俗學者共同的責任和行為。民俗學者撰寫了相當數量的書籍⑨和幾千篇學術論文,民俗學者直接參與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論的研討、普查、各級評審和命名工作。有的學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缺失提出了積極的批評和建議。民俗學者直接參與田野調查了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傳承人,辦了傳承人的講習班,成為保護工作的主要力量。在政府、民俗學者和各種社會力量的多方努力下,中國的古琴、昆曲、蒙古族長調等項目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后,2009 年中國申報的端午節、中國剪紙、侗族大歌、格薩(斯)爾、熱貢藝術、藏戲、瑪納斯、花兒、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呼麥等22 個項目又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屬于各個民族的民俗文化項目占有很大的比例。目前中國有34 項進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升了中國少數族群的文化地位和文化自尊,中國有的族群少有精英文化,民間文化就是他們的文化財富和文化遺產,他們一直處于被邊緣的地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讓他們的財富被社會所認可,使得他們享受到公平的待遇。這足以增強中國人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增強了我們在世界文化之林的地位和威望。
在此,我們不應該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純地理解為政府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議和行為,中國在短短十幾年內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民眾對于自己所持有的文化財富價值的認知,特別是在中國這些寶貴財富歷經“極左”思潮的磨難后民眾對于種種民俗的恢復就是對其多重價值應重新評估。
在全球化的語境中,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對話機制十分急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持續進行,大大提升了民俗學的地位。從未來文化發展的角度給予民俗學評估,必然堅定民俗學者建立民俗學科的信心,促進對于民俗學本位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的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文化空間的論述、對于傳承人的保護也為民俗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鑒。民俗學者將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凸顯的張力中,推進民俗學科的建設。
作者簡介:邢莉,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華學論壇
上述文字和
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