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1世紀初,服飾文化研究進入跨學科研究領域。服飾文化研究整合了歷史、美學、心理學、文化研究、商業研究等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中的許多科學領域。傳統上原本涇渭分明的藝術形態界限也變得模糊,相互交織在一起。其中最有趣的領域之一是建筑和服裝之間的互相交融。許多國內外學者和設計師在此領域進行了豐富的理論探討和設計實踐。正如黑格爾的哲學著作《美學》中所寫:“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服裝是流動的建筑”。事實上,從服裝與建筑的最初形態來看,它們分別具有的“衣”和“住”的功能都是為了保護人體,這種相似關系,使得服裝和建筑之間存在基本的共性:即蔽護與容納身體①。
服裝在材料和造型方面與建筑有相當多的共同點。如果建筑決定了空間是如何體驗的,那么服裝就是設計一個空間來區分身體和外部世界。建筑師瑪麗·麥克里奧德(Mary McLeod)認識到建筑和服裝共享有關結構、形態、材料、工藝等相同概念的詞匯,現代設計中共享的語言詞匯可以在服裝和建筑之間進行溝通②。英國學者何塞·圖尼森(José Teunissen)在《藝術與時尚:皮膚和衣服之間》一書中,認為服裝與建筑兩個領域都著重關注身體、內部、外部的關系和空間的處理③。當今的服裝設計師和建筑師有著很多共同的詞語和類似的造型技巧,為了創新設計,很多服裝設計師正在試圖利用建筑物上的堅硬材質來達到日益復雜的形狀④。
著名服裝設計師郭培,在2018年以“建筑”為主題,在秋冬巴黎高定時裝周發布的高定系列,用充滿韻律感的服裝造型詮釋“服裝是行走的建筑”,將服裝面料打造成具有建筑設計美感的作品,除了結構和肌理之外,建筑元素中圖案的運用,也強調了兩個領域之間的緊密聯系。建筑大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說過:“藝術、時尚與建筑永遠都是相通的。”她也曾設計了比利時大都會芭蕾舞劇的服裝,路易威登箱包等作品。侯賽因·卡拉揚(Hussein Chalayan),21世紀以跨領域而著稱的時裝設計師,他時常使自己置身于服裝、建筑、科技之中,汲取建筑設計的靈感,運用建筑元素追求不同尋常的服裝設計,拉近了服裝和建筑的距離。德國服裝設計師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也曾以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哈利法塔與周圍的建筑在夜空中交相輝映的美景為靈感,在服裝上重現了這一景象。荷蘭設計師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汲取哥特式建筑的靈感,在2012年的“Micro”系列設計作品中演繹了建筑與服裝的共性。華裔設計師瑪莎瑪(Masha Ma)從蘇州博物館建筑獲得靈感,通過探索結構、面料、色彩等方面的融合,將中國建筑元素與服裝完美結合在其設計的2015秋冬服裝系列。希臘建筑師維多利亞·萊特拉(Viktoria Lytra)創作了一組探索建筑與服裝之間關系和互動的圖像,來研究它們之間的藝術相關性,從而發現建筑與服裝的藝術聯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明顯。
二、建筑與服裝
1.建筑和服裝的差異性
21世紀有一些學者認為建筑和服裝是具有相反的藝術特征:功能與裝飾、經典與短暫等⑤。作為設計的一個領域,服裝常與幻想聯系在一起,而建筑則與功能主義聯系在一起。在歷史的長河中,服裝與建筑相比,服裝的影響力和保存的實物相對單薄。在設計領域,服裝也一直被認為相對缺乏研究的深度與高度;在社會史和藝術史上也只是相對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通過縫合可以使服裝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立體空間用于包裹身體。如果把衣服看成一個立體的三維結構,那么這個空間就具有高度、厚度、寬度,但這個空間容量較小,一般只容納一個人,所占有的體積也比較小,空間顯得比較輕薄與柔軟。服裝的空間是動態的,會伴隨著人體的活動,空間發生變化,形成服裝本身的空間和氛圍。服裝的裝飾功能尤為突出,會隨著流行趨勢變化而迅速更迭;而建筑可以是封閉式也可以是開放式的空間,所占有的體積比較大,能容納多人,容身的空間較大,空間厚重而堅硬,建筑的空間是靜止的,不受時間、空間和人的影響,反而更容易成就經典。建筑的保護功能相對比較強大,其內部空間是空間設計的核心部分。
2.建筑和服裝的共性
然而,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服裝與建筑具有同等地位,它們都歸屬于設計藝術類學科,都推崇三維思維形態,都著重于空間的設計,都對人體起著保護作用⑥⑦。包括英國心理學家約翰·卡爾·弗呂格爾(John Carl Flügel)在內的許多學者都從包裹身體和為身體提供空間的角度對服裝和建筑進行了比較。約翰·卡爾·弗呂格爾(John Carl Flügel)在《服裝心理學》一書中將服裝比喻成房子,因為它們一樣具有保護功能,不同處在于服裝更接近身體并由身體支撐,并且服裝是便攜式的。同樣地,康奈爾大學蘇珊·華京斯(Susan M. Watkins)教授在《服裝:便攜式環境》一書中認為服裝是最親密的環境。
服裝設計通過面料創造空間,經常被比作建筑。華裔服裝設計師鄧姚莉(Yeohlee Teng)談及建筑與服裝的關系:“建筑和服裝都在空間上圍繞著身體,服裝比建筑更接近身體,所以被稱為親密的建筑”⑧。此外,川久保玲(ReiKawakubo)將自己的設計準則歸納為:“服裝就像建筑一樣,本質上是空間的組織”⑨。盡管服裝和建筑是不同的領域,但它們有很多共同點,作為第二層皮膚的服裝與第三層皮膚的建筑有著共同的特征,都圍繞著空間進行設計。雖然有空間大小之分,但無論大小,這兩個領域的焦點都是從身體開始的。服裝和建筑都提供了一種保護和覆蓋身體的方式,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個人等因素的影響,其設計都是符合時代需求與審美的時代文化產物的一部分。服裝與身體的關系就像居民與建筑物的關系一樣互相依存。
服裝和建筑的起源都是源于人類內在的需求,它們都體現著人類行為的最初形式,將基本的想法在腦海里形成觀點,并通過實踐將其轉換為具體對象。作為歷史發展進程的一部分,服裝和建筑是人類創造性產品,經濟文化條件直接影響服裝和建筑的發展,也都能代表地區文化、經濟、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如果服裝和建筑的共性可以視作它們兩者共生的土壤,那么它們之間的差異所構成的間隙就是兩者互相影響、共同發展的方向。
3.建筑與服裝的相互融合
服裝與建筑自古以來就有相似之處,都具有為身體提供“居所”的功能,都蘊藏著對藝術的訴求。例如,在古希臘建筑中,Caryatid(女像柱)是一個以站立的女性形象命名的柱子,最著名的Caryatids位于雅典衛城的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ion)。古希臘建筑的柱子反映了Chiton(是一種系在肩膀上的束腰外衣,古希臘和羅馬的男性和女性都穿著的服裝)的褶皺和圓柱體形態。事實上,Chiton這個名字來源于多立克式和愛奧尼式建筑。中世紀的極端垂直會同時在哥特式服裝和建筑中看到,復雜、多裝飾、頻繁使用縱向延伸的線條,都同時會出現在服裝和建筑上。隨著新的工業技術的出現和先進制造工藝的發展,服裝與建筑之間的關系變得愈發緊密。觀察17世紀初到18世紀上半葉的巴洛克時期的服裝與建筑,會發現它們都具有夸張的視覺效果,并用布料等裝飾物進行大量堆砌,大而圓的裙擺、繁復華麗的裝飾與同時期的建筑特點非常相似,都體現著過度裝飾和富麗堂皇的藝術特征。在這一時期,建筑材料和鋼結構的發展減少了建造材料的數量,促使了輕型和開放式建筑空間的出現。此情況同樣影響著服裝,金屬絲的出現為支撐大型圓頂形裙子和多層厚重襯裙提供了解決方案。
19世紀末新藝術運動流行的自然元素和曲線聯系起來形成了有機的曲線風格,對建筑師赫克托·吉馬德(Hector Guimard)和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的建筑設計影響深遠,也給服裝設計師保羅·波烈(Paul Poiret)帶來了設計靈感,他的作品中經常出現波浪形曲線等元素。到了20世紀初期和中期,隨著現代主義的到來,裝飾從服裝和建筑中消失,形狀變得更加簡單,結構變得更加暴露。這種趨勢在荷蘭建筑師J.J.P.奧德(J.J.P.Oud)和法國建筑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建筑設計中得到體現,也在法國服裝設計師夏奈爾(Chanel)和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服裝設計中十分明顯。這段時期,服裝設計開始真正地從建筑設計中借鑒設計元素,即現代設計師開始有意識地將“建筑風”運用到服裝設計中⑩。在我國20世紀末“建筑風”這一概念來自于包銘新教授,他在《時裝鑒賞藝術》中概括了“建筑風”服裝的定義⑪。
三、服裝設計中的建筑結構類型
“建筑風”的服裝設計師專注于用建筑的方式解決服裝設計中的空間和結構問題,因此,他們的設計表現方式更像建筑師而不是服裝設計師。通過分析以往“建筑風”的服裝設計案例,可以將服裝設計中的建筑結構形態類型分為:立體幾何結構形態、重復性結構形態和獨立空間形態,來研究構成“建筑風”服裝造型的方法。
1.立體幾何結構形態
在建筑風格的服裝設計中,立體幾何經常被用來表達三維結構中的抽象形態。立體幾何形態是建筑風格服裝構成的基石,不遵循大規模生產模式,與人體無關的立體幾何形態是以形式主義為核心的設計方法,將服飾結構還原為簡單的立體幾何形狀,有別于基于人體解剖學上的曲線幾何形狀制成的服裝,穿在人身上會突出立體感,身體與衣服之間存有大量的空間,在服裝的材質、重力等作用下,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形狀,變成包圍身體的三維形態,來隱藏原本的身體輪廓,打造建筑般的造型。換句話說,建筑風格的服裝設計經常將服裝的結構簡化為簡單的立體幾何形狀,與傳統的基于人體解剖學曲線以外的幾何形狀制成的服裝不同,在穿在身上時,空間感加強,能展現出具有建筑風格特征的硬挺與凝固之美。郭培以“建筑”為主題,在2018年秋冬巴黎高定時裝周上,將中世紀哥特式的建筑風格中最有代表性的尖形塔、拱形頂、圓弧窗等經典的建筑融入到服裝的廓形設計中,巧妙地表現在服裝結構上(圖1)。法國品牌巴爾曼(Balmain)的2019春夏高級訂制系列通過立體幾何形態的運用,處處透露著建筑的硬挺廓形(圖2)。瑞克·歐文斯(Rick Owens)的2024春夏系列,運用建筑幾何架構,在肩部、袖子、口袋等部位,塑造了立體幾何結構形態(圖3)。渡邊淳彌(Junya Watanabe)在2024春夏系列服裝中融入了建筑的立體層面元素,全系列展現著豐富的立體幾何造型,螺旋形、圓形、三角形、多邊形營造出的大廓形讓服裝極富多元化特點(圖4)。
2.重復性結構形態
建筑設計師常利用重復性結構形態給人們一種視覺上的沖擊效果。重復的條件可以是單元結構的重復或者是間距的重復。在建筑設計中點、線、面、體等元素之間距離可以不同,但元素的形狀相同。反之,也可以是形狀不同,距離間隔相同。一個建筑物視覺效果是否具有沖擊力,重復性結構形態的運用起著決定性作用。重復性結構形態規模的大小,形狀的變化,重復的頻率等都直接影響最終的建筑形態。服裝設計中重復性結構大致可歸為兩類:一類是,服裝面料肌理再造,可以使服裝面料呈現出與建筑表層肌理結構相似的肌理效果。運用旋轉、鏤空、剪切、堆積等工藝手法對面料進行重塑,3D打印技術的發展能幫助設計師更好地實現面料肌理,形成面料自身重復性結構形態,來打造服裝外部表層空間形態(圖5);另一類是,服裝廓形創新表達。廓形設計可以直觀體現服裝款式風格,將建筑造型中重復性結構形態運用到服裝整體廓形或者以服裝局部作為出發點,來突破常規的服裝廓形。阿姆斯特丹設計師(Jolka Wiens)2012年運用激光切割技術將平面的氯丁橡膠面料進行切割,穿于人體后,受到身體及運動的影響,會不斷改變造型的視覺效果,創造出建筑般的極簡主義外觀(圖6)。服裝品牌不三不四(Three As Four)的2022年秋冬高定系列,采用Connex3 3D的打印機制作服裝,線、面元素的重復旋轉、堆砌,使服裝呈現夸張的廓形及建筑般凝固的美(圖7)。荷蘭設計師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在2017春夏(圖8)和2019年春夏所發布的作品在服裝面料結構上采用了與美國芝加哥的艾克瓦大廈(Aqua Tower)的表層結構相似的肌理(圖9)。湯姆·布朗(Thom Browne)的2014春夏系列與墨西哥的曼努埃爾·吉亞·岡薩雷斯醫院(Manuel Gea Gonzalez Hospital)的外立面有相似的肌理,因為外立面的不同處理方式而變得與眾不同(圖10)。
3.獨立空間形態
獨立空間形態是建筑風格服裝設計的一種類型,與立體幾何結構形態不同之處在于,獨立空間形態更注重塑造服裝的外部空間,通過隨機的分割、排列、復制,組成多種不規則立體形態,形成意想不到的組合,表現出無定形的抽象設計,產生新的服裝外部獨立空間,在穿著者和觀看者之間創造距離。也就是說,通過增加服裝的外部空間來體現建筑特點,增強服裝的立體感,使服裝設計造型擺脫人體結構帶來的束縛。在需要運用建筑語言從服裝造型和裁剪角度來表達服裝的空間造型時,可以通過立體裁剪訓練和對建筑形態的理解來實現。在服裝設計領域,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羅伯托·卡普奇(Roberto Capucci)和吉安弗蘭科·費雷(Gianfranco Ferré)等出身于建筑師的服裝設計師們,根據建筑原理進行設計,而不是遵循剪裁規則。他們的設計通過重新分配人體比例的體積和結構,形成獨特的建筑風格外觀,從平面形式擴展出復雜的三維形態。以色列服裝設計師諾亞·拉維夫(Noa Raviv)2014年使用網格圖案和3D打印制作服裝,局部起伏的服裝形成外凸的獨立空間,造型相似于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設計的蓋達爾·阿利耶夫中心(Heydar Aliyev Center)(圖11-12)。英國設計師加勒斯·普(Gareth Pugh)2007年春夏系列作品的造型與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的盧浮宮金字塔(Louvre Pyramid)相似,服裝在人體外部形成了獨立空間形態(圖13-14),此外,其2021年發布的作品“The Reconstruction”更是體現了服裝與建筑的融合(圖15)。
四、結語
一件衣服或一座建筑作為一件藝術品脫穎而出,或者具有藝術靈感根源,大都離不開具有突破常規的造型。服裝和建筑共享的大多數技術都應用于空間設計或表層結構設計,或兩者兼而有之。尤其是在今天,當數字設計和造型方法突破了歐幾里得幾何學時,無論是建筑造型還是服裝造型都已開啟了廣泛的探索。建筑師將服裝設計的經驗應用到建筑領域,服裝設計師不斷為獨創設計參考建筑的材料和方法。這種互動進一步加速了兩者之間的融合。從研究服裝與建筑關系的論文和設計作品的增加,可以看出人們對服裝與建筑互動的關注度在增加。
本研究通過分析建筑風格的服裝設計在處理空間和結構等問題時采用的建筑結構形態類型,從立體幾何結構形態、重復性結構形態和獨立空間形態3個方面進行研究,歸納建筑和服裝在包裹身體、為身體提供空間等方面蘊含的共同點。一方面,服裝從建筑中汲取靈感,并將其轉化為廓形、面料、圖案形狀、表現形式等,將服裝變成了“可穿戴的建筑”。另一方面,服裝中的傳統造型方法也啟發著建筑師應用于建筑的表層空間設計或風格設計上。服裝與建筑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它們的異同帶動了兩個領域的交融與促進。服裝和建筑正在學科之間建立新的聯系,來超越各自領域的傳統思維。
殷薇,閩江學院副教授。
鄭慶偉,閩江學院高級工藝美術師,雕塑系副主任,雕塑實驗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