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陳履生:美術評論(一)
時間:2024-08-09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9 分享:
作為美術評論,藝術的視角是最為重要,它是評論的本體。如果歷史的視角希望以歷史知識和美術史的知識為基礎,那么,藝術的視角以藝術基本知識的掌握就非常重要。藝術的基本知識包括在美術某一方面的擅長。就一個人的經歷和能力不可能對所有問題都有研究,有人擅長于繪畫而疏于書法;有人擅長雕塑而疏于油畫;有人擅長油畫而疏于中國畫,如此等等的問題一方面要求在豐富的知識中融會貫通。從藝術的視角可能會表現出在某一方面的擅長,其中題材、語言、表現、形式、特色、綜合性等等,都決定了藝術的視角,也決定了評論的風格。
可以攻其一點,不及其余;也可以攻其一點而廣及其余,還可以宏觀的視野來談方方面面,這對于美術評論來說都有可能是一篇好的文章。我曾經做過一個專題的研究,就是研究何海霞,以何海霞為例,主要是講何海霞在新中國的創作不成功的原因。美術評論基本上都是講成功的,一般來說,論述不成功往往是點到為止。上個世紀的50年代有一些很嚴肅的學術批評,很尖銳,而且形成交鋒,針對某一件作品會評論其有如何的問題,如何的不好。盡管那時候的評論受制于時代有一些局限性,但今天這種文章已經很少見了。
何海霞 工地一角 50年代
何海霞 略陽八渡河 1958年
何海霞不成功的原因在哪里?他作為張大千的學生,他專注于像黃河三門峽這樣的題材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畫,為何不能得到當時業界和同人的認可?為什么在新中國美術史上缺少他的地位?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做研究的。何海霞在建設題材的美術創作上花了很多功夫,畫了很多作品,其中有《工地一角》《寶成鐵路圖》等作品,像他這樣一個具有深厚傳統筆墨功夫的畫家,在50、60年代的美術創作中應該算是比較突出的,畫的比較好,筆墨功夫也很深厚,時代特點也比較鮮明。但是,我們看到這一時期在主流評論中,很少提到何海霞與其作品,或者說他根本就不在主流之內。問題在哪里?為什么不成功?
何海霞 征服黃河 1959年
何海霞 馴服黃河 1959年
何海霞 征服黃河 1979年
以《征服黃河》為例。《征服黃河》以黃河三門峽的建設為題材,不僅是何海霞畫黃河三門峽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何海霞所有主題創作中著力最深的作品。可是,如果將其與江蘇畫家宋文治畫的《山川巨變》相比,大致就能看到不成功的基本原因,所以,宋文治的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山川巨變》有好幾個版本,《征服黃河》也有好幾個版本,不同的版本中,不管是宋文治還是何海霞都有橫構圖和豎構圖的變化,說明這一時期的畫家對于自己所熟悉的題材,會不斷探索從構思立意到表現之間的變化,會不斷向縱深發展。《征服黃河》從1959年的豎構圖到1979年的豎構圖歷經了20年的變化,一畫再畫為什么得不到學界的認同?為什么不能引起專家和社會的認同?
宋文治 山川巨變 1960年
宋文治 山川巨變 1960年
宋文治 山川巨變 1960年
宋文治 山川巨變 1963年
相反,《山川巨變》一鳴驚人,雖然它在當時就受到了評論家的批評,可是主流還是肯定了它。問題在哪里?面對何海霞的作品如果講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如果講畫面的豐富性等等都有它的特色和時代的特點。大家卻不認同它,原因在哪里呢?
再對比謝瑞階《黃河三門峽地質勘探工地》,謝瑞階用的中西合璧的方法,基本上是用水彩的方法,這是不同于何海霞的一個特點。而這個特點恰恰是當時中國畫改革中所出現的一種主流性的傾向。而謝瑞階畫面的構圖,山川連綿不斷,構圖比較奇險。而何海霞的作品,包括《秦嶺新貌》畫了建設題材中的很多新的內容,可是,他恪守著張大千一脈的筆墨,基本上是張大千筆墨的延續,并沒有時代的新氣象。通過這些對于藝術本體的研究,如果沒有歷史的視角,如果沒有藝術本體中的時代考察,而是就畫論畫,那就不可能看到其中的關聯問題,更不可能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看到具體作品的成敗。
謝瑞階 黃河三門峽地質勘探工地 1955年
現實的視角和歷史的視角有所不同,基于現實的評論,主要是評論一些當下的美術創作和美術作品。
現實的視角需要對當代美術有所了解。對當代美術的基本了解是從事與現實關聯的美術評論工作所必須的,如當代藝術,全國美展、畫院創作等等。如果僅僅是知道張三不知道李四,僅僅知道某一方面,或者某幾方面而忽略了更為主流的內容,那對于現實視角中的判斷將會出現問題。
要注重研究方法或評論方法,不管是歷史的視角,還是現實的視角,對于現實中的美術創作的判斷,都應該有一個從局部到整體、再由整體到局部的關系。現實的視角同樣有就事論事的問題,雖然談不上思接千載,可是大致的源流,以及與整體關系等,都應該在一種相互關系審視其現時的問題。即使從最為基礎的好壞談起,也不應該是只看到局部而看不到整體。
林崗《大音希聲》
所以,對現實的理解是一方面,對現實狀況的基本判斷則是另外一個方面。比如評論家只知道某一位畫家,或者某一位雕塑家與你比較熟,你就認為他是中國雕塑家中最好的,而造就了對他的錯誤的判斷,這是批評家特別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如果缺少了基本的判斷,評論就會走形,就會變成沒有底線的吹捧。當然,批評家要需要了解和認識在現實的視角中的批評狀況以及批評所存在的問題。當展開對一位藝術家與其作品的評論,首先要了解別人對他的評價,對他的批評提出了什么問題,這個問題恰恰是很多人忽視的在內容。沒有經驗的評論者因為對當代美術缺少基本的了解和基本的判斷,可能會因此“炒冷飯”,可能會人云亦云,當然是發現不了問題。使得對這樣一個現實視角的認識是模糊的,因此就不可能尖銳的、入木三分的評論。
美術批評中現實的視角,需要有獨特的批評精神,這是批評的品格之所在。因此,現實的視角就要求能切中時弊,表現出批評的力量,展現出批評與創作這一特殊的關系。切中時弊是需要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的批評不能切中時弊,不痛不癢;不能做到入木三分,或者是言張三而談李四,那就不能達到批評的目的。經常可以看到有一些評論,基本上是屬于電腦中標準的范本,因此,換一個名字而用在另外一位藝術家身上也可以。這種無關痛癢的標準話語現在已經形成了批評的常態,尤其是現在可以用電腦輸出一些關鍵詞之后能夠自動生成一篇文章,那么,這類的評論基本上是毫無價值。今天的美術評論要挑戰的就是電腦,要超越電腦的編程,要突破電腦編程中的概念化和公式化。而評論話語在寫作中不能總是那幾個慣用的詞匯——栩栩如生;形象生動;形神兼備;有筆有墨——而有沒有針對性。現實的視角也不能僅僅是構圖特點、語言風格、題材表現等等的基本結構,而沒有獨到的發現。
“首屆當代雕塑名家作品展”展出作品
陳履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物館館長,中國漢畫學會會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造型藝術委員會主任。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
陳履生美術館
(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
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