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榮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論專委會(籌)副主任委員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執行館長
“民藝”一詞,原是來自日本,它的創造者柳宗悅在《民藝之旨趣》一文中這樣界定它:“我們卻是以最質樸的意義,取‘民眾’的‘民’與‘工藝’的‘藝’,從而創造了‘民藝’這一詞匯。”他認為:“所謂‘民藝品’,應該是指忠實于生活的健康的工藝品,可以看作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好的伴侶。”
對此,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執行館長吳光榮提出:“民藝,我們今天把它理解、概括為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在此生活方式中所產生的相關造物、生活器具、技藝、民俗、思想等。有的已經過去了,有的正在發生。”
他更愿意在“民藝”之前加上一個“新”字,是為“新民藝”,以區別于源自日本的“民藝”概念。源自日本的“民藝”,強調的是“民眾性的工藝”,柳宗悅認為其是“與‘貴族工藝美術’相對立的工藝”。吳光榮提出的“新民藝”則可將社會不同階層的人生活方式納入其中,一起討論。
民藝博物館定位于“討論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手藝》:您提出的“新民藝”概念,強調的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比我們過去所理解的來自日本的“民藝”概念外延更大。“新民藝”這一概念是怎么來的呢?
吳光榮 :在老一輩學者的理解里面,民藝跟我們過去的民間美術、民間工藝、民俗等概念類似。我提的“新民藝”,主要是為了跟過去的民藝概念比較。過去大家理解民藝,常會把它跟一些偏遠的、落后的地域聯系起來,或者認為它是“鄉土”的,這就不包括傳統的宮廷、文人甚至外銷的東西了,這個面就很窄。
民藝館“天工開物——江南鄉村工藝的世界”展覽現場
實際上,某種東西一旦成為時尚——無論這種東西是源自宮廷的,還是被文人所推崇的——只要被老百姓用到了他的生活中,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成為民藝。當下的情況也是一樣的,社會是流動的,城鄉之間生活方式幾乎不再有大的差別,但很多人會關注鄉村里的民藝,很少有關注城市民藝的,這也是被過去傳統的概念束縛了。
民藝館從 2015 年開館后,最初給外界的關于“民藝”的解釋還是按照日本的柳宗悅的說法,即樸實的、民眾的工藝。我們其實也一直在找,一直覺得應該在這個概念的基礎上有所拓展,最終我們將其定位于“討論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這樣的話,很多很多東西都可以納入進來,更容易讓傳統里面比較優秀的手藝回到今天的生活方式里面來。如果還是局限于過去的那種小的視角小的范疇,結果會很難深入到生活里面去。
民藝館“民藝中國器物展”展覽現場
《手藝》:我注意到,您一直在強調“生活方式”,在說“回到生活”,您是怎么看待手藝與生活之間的關系的?
吳光榮 :手藝應該廣泛地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比如過去,某個人家里需要一張床,他可能找到一個人有這方面的手藝,就請這個人做了,而這個會做床的人不見得就是專職做床的,他可能本職工作是干別的行業的。再比如我這個年齡,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會有一些關于手藝的記憶。我記得我小時候父親有輛自行車,他很愛惜,每天都把它擦得干干凈凈,經常自己給它做保養,我認為這些生活細節都是跟手藝相關的。
手藝就像是我們的一種生活技能。而現在人們對于手藝的認識和理解太窄了,“手藝”一詞成了專門針對某一部分人的概念,仿佛只有這些人才有“手藝”,跟我們的日常生活不再發生關系了,甚至有些常識性的東西都沒有了,這個是最要命的地方。
民藝館“民藝中國——女工系列展”上展出的圓形布貼刺繡圍涎
不僅如此,我們的很多傳統生活方式是靠著手藝來傳遞的。我們之前曾做過一個刺繡展,刺繡背后的文化內涵很豐富,先秦時期的《考工記》把它定義為“女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無論是處于哪個階層的人都有母親,通過母親的雙手,我們的生活得以美化。
當時辦展覽的時候,我很大的一個感觸,就是過去人們的一生都是靠母親來裝扮,兒子走向遠方,或者女兒出嫁了,母親就會為孩子做衣服、做針線活,母親的這種審美文化其實代表了當時社會最主流的時尚觀念。但是看看我們今天這個社會,這些東西都沒有了,買衣服去商場,或者去網上買,不再需要母親動手做了,所以好多細微的東西都從我們的生活里面消失了。
民藝館“民藝中國——女工系列展”上展出的童帽
《手藝》:作為一個手藝人,必須要從生活中獲取一些重要的經驗。
吳光榮:當然。手藝,這個不光是用心,很多的細節都是來源于生活的。一個手藝人在生活中使用器具,從中有所體會,才能去對如何制作它產生想法,否則其實是做不了的。
我們以喝茶這件事為例。中國人很喜歡喝茶,但是包括很多做茶具的人,都沒有真正理解器物和泡茶的關系。我們古人喝茶對茶具是有要求的,比如像紅茶這類發酵茶,要求沖泡的水溫比較高,就要使用那種口比較小、保溫比較好的茶具。如果喝綠茶,沖泡水溫 90 攝氏度就夠了,那就一般用壺體較矮、口比較寬的壺。明代人喝茶,將茶葉放入壺中,感覺自己心臟跳動三次,即可將茶湯篦出來,這個時候茶湯比較嫩,味道和口感就比較好。如果一個手藝人在對這些東西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去做茶具,很多時候就會做得不倫不類。
民藝館“人在草木間——中國茶生活藝術展”展覽現場
而今天年輕一代人,不要說體驗生活了,很多人連一些基本的工具都不會使用。十五年前我在教室里就做過試驗,當時拿了一把大家常用老虎鉗,給一些學生看,問他們老虎鉗上的一些功能該怎么用,學生中有來自發達國家的,也有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有中國的、日本的、斯里蘭卡的,等等,他們大多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使用。說明這不單單是我們中國的問題,各個國家都面臨同樣的情況,年輕人缺少在生活中基本的、常識性的訓練。
我在學校教“泥片成型課”,原計劃學生來了可以很快進入到如何做東西的學習,但實際情況根本不行,就是因為學生不會使用工具,更不會自己制作工具,所以,我的教學也只能從最基礎的部分開始。
民藝館“人在草木間——中國茶生活藝術展”上展出的唐代“坐俑及爐”
《手藝》:這似乎是必然的現象,隨著社會發展,很多手藝逐漸地跟我們生活的關聯度就不太緊密了,就會面臨衰退、甚至消失的命運,很多舊的工具則會被新的技術取代。
吳光榮:的確是這樣的。我剛才強調手藝跟我們的生活之間關系是非常緊密的,許多手藝的出現、發展,都跟生活的需求相關,同樣一種物品,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功能。比如我們民藝館收藏了一些過去的燈具,就有高矮大小不一樣的形態,功能上,有可防風的專門的書燈,還有可用于長時間照明的省油燈,這些都是為了滿足不同人對照明的不同需求。如今,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很多物品,以及附著在物品上的手藝就會慢慢改變。
民藝館“江南國匠——當代蘇州園林與生活藝術展”上展出的藥箱
《手藝》:您認為這種改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吳光榮:首先是剛才說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發生了變化,人們生活不再需要了。比方說過去宜興的陶瓷廠里會生產一種大缸,那種大缸是專門用來蓄水的,因為以前城市里面沒有實現自來水到戶,所以家家戶戶都需要這樣一種大缸。隨著城市的發展,自來水都已到戶,家里面隨時都有自來水了,那還要缸干嘛?我記得以前在宜興的河邊碼頭,整片整片都是那種泥片成型的大缸,結果瞬間都沒有了。
還有一種情況,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材料,這些新材料價格低廉,生產成本低,售價便宜,大家用壞了就扔,于是舊的材料、舊的工藝就逐步被淘汰了。例如過去人家里都會用到一些竹編的物品,在有了塑料和鋁合金之后,很快就被取代了。還有一些過去依靠手工制作的物品,現在實現工業化了,傳統的手工技藝就會慢慢消失。現在人們裝修房子,除非一些對審美有特殊要求的主人,大多數人家里所使用的器物基本上都是工業化的產品。
另有一部分民藝,則演繹成了工藝美術,手藝人變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大師”,最后走的是投資和收藏的路線,完全跟生活脫離了。
民藝館“民藝中國器物展”上展出的傳統糕餅模子
《手藝》:您自己也是一位手藝人,面對熟悉的手藝和器物消失會覺得遺憾嗎?
吳光榮:基本上到最后是一種無奈。不過我自己是做手藝的,我覺得雖然某種形式的東西不存在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手去做其他的東西,這就是我在手工藝術教學中強調對學生進行手的能力訓練的用意。要用手,同時也要會使用工具。手的能力,在過去中國人的生活中太重要、太普遍了。比方說,過去有段時間最能體現女性特點的手藝就是織毛衣,有些人會織各種花樣,有些人可能根本就學不會,還有繡花也是如此。從手的能力中,我們能看出很多東西。
本文節選自蘇旭《吳光榮:手藝,源于生活方式》,有改動。原文刊登于《手藝——來自生活》,周武主編,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9年9月。
原載于:非遺研配
(聲明:本公眾號轉載其他媒體內容,旨在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不具有任何商業目的。如有版權異議及其他任何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盡快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