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莉#
又名伊爾根覺羅·爾倩,滿族,從事漆器事業四十六年。
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第一屆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四川省開明書畫院藝術顧問,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都漆藝”傳習所所長、傳承人,四川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理事長,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專家導師,四川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大學等數所院校及國家藝術基金漆藝培訓導師,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客座教授等。
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榮獲數十項各級大獎,許多作品被中國工藝美術館、各省珍品館及藏家收藏,一些作為政府禮品贈送于外國貴賓等。
1949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前,成都市少城街一條小巷的院落里,正藍旗趙氏(滿姓:伊爾根覺羅)家添增了一個小女孩兒,父母給這個小女孩兒起名為趙爾倩(伊爾根覺羅·爾倩),這便是我幼時的稱謂。
丨《百花堆漆三件套》Ø50cm×3cm Ø40cm×8cm Ø30cm×6cm 2020年
五十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新中國像一個幼兒蹣跚學步般學習摸索建國興業之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度過了雖不富裕但很快樂的童年。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由于二妹小我七歲,因此我的童年就像獨生女一樣得到了父母全部的寵愛。我的父母是小學老師,小時候我天天跟著父母在學校無憂無慮地玩耍。那時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在紙上畫仙女,大人們都說我畫得像模像樣,這對我是很大的鼓勵,也為我喜愛和從事藝術事業奠定了基礎。小學時,我隨母姓改名為楊莉,但我還是喜歡趙爾倩這個名字。后來想再改回來,已是不可能了,我便想著用楊莉爾倩做了自己的藝名。
六十年代,共和國處于徘徊與動蕩之中。我亦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我中學畢業的時候,恰遇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大潮,我便隨著這股潮流去到西昌市高草公社當知青,這一待便是八年。期間,除了干農活,我還參加了文藝宣傳隊,后來又在村小當老師,從一年級教到六年級,從語文算術教到音樂美術,因此,畫畫的愛好始終沒落下。
丨銀片雕填《和諧》龍鳳系列套件(3件套)Ø50cm×3cm Ø40cm×8cm Ø30cm×6cm 2012年
七十年代后,共和國走上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康莊大道,我們的國家通過改革開放,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景象。我也因此迎來成長與發展的機遇,開始投身于成都漆藝創作的藝術生涯。1975年,知青紛紛返城。恰逢成都市工藝美術公司在招工并組織美術專業考試,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并憑借良好的繪畫基礎,順利被錄取。在我的再三請求下,我如愿被分配到了成都市漆器工藝廠學習漆藝裝飾。
原本我只覺得漆器廠做出的漆器非常漂亮,鮮艷奪目、光彩照人。直到真正接觸到漆器制作,才對中國的漆藝有了深入的了解:中國漆藝從河姆渡走來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很多工藝無法比擬的。幾千年來人們用它做出了各種高檔生活用品及精美的工藝品。中國歷代的宮庭招募具有精湛漆藝的能工巧匠為皇宮貴族制作漆藝制品,一些流傳至今的皇家漆器工藝品,莫不使人嘆為觀止。中國精美絕倫的漆器工藝品曾多次在國際上榮獲金獎,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漆藝無愧為東方藝園中的一朵璀燦的奇葩。成都漆器工藝除具有中國漆藝的共性,還具有其獨特的裝飾方法,常用的有五十多種,而最具地方特色的是“三雕一刻”:雕漆隱花,雕花填彩,銀片雕填,拉線針刻等。因其工藝復雜、工序繁多,漆性難以掌握,只能靠師傅帶徒弟言傳身教,經多年教學實踐才能逐一了解和掌握。
到廠以后,我先后師從陳春和、余書云、張福清等漆藝工藝大師,并得到漆藝泰斗喬十光、四川美術學院教授李大樹、著名漆藝專家曾慶華、王星泉的精心教授。于1983年至1985年在成都市工藝美術學校工藝美術專業學習結業;又于1993年至1996年在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國畫專業學習畢業。通過跟師學藝和院校的系統學習,加上自己的勤奮努力,使我的技藝有了長足進步,熟練的掌握了包括制漆、漆工制作、裝飾工藝及清拋光等全套技藝,特別是最具成都漆藝特色的“三雕一刻”漆藝裝飾技藝。在成都市的漆藝工作者中脫穎而出。
丨《北京奧運紀念方盒》漆器 28cm×28cm×8.5cm 2008年
改革開放的四十多年,是我們的祖國日新月異、取得巨大成就的階段,也是我藝術生涯快速成長的黃金時期:198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成都市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1992年被四川省輕工廳授予“優秀專業技術人員”稱號;1995年被四川省輕工廳授予“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5年被四川省文聯、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高級民間藝術家(漆器工藝)”稱號;2008年被四川省文化廳任命為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都漆藝”代表性傳承人……我的作品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多次到國內外展出,榮獲數十項國際及省部級大獎。同時,我對漆器工藝在傳承的基礎進行了創新研究,尤其是在新材料新工藝方面做出了多項成功的案例。通過幾十年來的學習傳承與創新實踐,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并有多篇論文發表在“四川輕工學術論壇”“四川美術展覽巡禮”“成都大學學報”“中國工藝美術雜志傳統工藝”《大美術》雜志、《四川工藝美術》等專業平臺及報刊上。
丨《紅船頌》漆畫 60cm×120cm 2021年
祖國的發展和進步為藝術工作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創作氛圍。我的作品在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與時俱進,作品中注重呈現新時代的精神風貌及國家重大的歷史事件。如“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5·12汶川大地震”“抗擊新冠肺炎”“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題材,我都專門設計制作了漆器作品或漆畫作品,以此來表達對祖國母親無限的熱愛!
我是在新中國里成長,與改革開放同行,與共和國同齡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我將繼續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切實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工藝文化,促進有著源遠流長的成都漆藝傳統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培養出比自己更強的漆藝傳承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