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剛播出的《衣尚中國》第十期“和合之美”,邀請到了一位重量級嘉賓——著名的設計家、教育家、藝術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敦煌少女”常沙娜先生。
常沙娜先生雖已90歲高齡,卻依然風度優雅,思路清晰,落筆穩健。在舞臺上,她講述了自己的敦煌情愫,講述了她對和合之美的看法,還親手為《衣尚中國》節目繪制了圖案紋樣,祝愿大家的生活像花一樣,繁花似錦。常先生的一生,都在踐行著父親留給她的那句“生命不息,跋涉不止”,令人動容令人敬佩。
在敦煌打下了童子功
常沙娜曾先后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人民大會堂外立面的建筑裝飾和宴會廳的建筑裝飾圖案設計、民族文化宮、首都劇場、首都機場、燕京飯店、中國大飯店等國家重點建筑工程的建筑裝飾設計和壁畫創作,主持并參加設計中央人民政府贈送香港特區的大型禮品雕塑《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著有《中國敦煌歷代服飾圖案》、《中國敦煌歷代裝飾圖案》合編《敦煌藻井圖案》、《敦煌壁畫集》,主編《常沙娜花卉集》《中國當代織染刺繡服飾全集》等著作。
常沙娜,浙江杭州人,1931年3月出生于法國里昂,是我國著名的藝術設計教育家和藝術設計家、教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在她出生的地方有條名叫Saône的河流,她的父親就用這條河流的名字給她起了名,“我的中文名字沙娜便是從Saône音譯而來。 也巧了,我爸爸后來一直在沙漠地帶,人家就說常書鴻很有意思,他的女兒早就起名叫沙娜,將沙漠的婀娜多姿結合起來了。 ”
索恩河
常沙娜說自己的童子功是在敦煌打下的,父親常書鴻在塞納河邊看了伯希和的《敦煌圖錄》后決心回國保護敦煌,于是在1943年,常沙娜跟隨父母來到敦煌生活。從12歲跟隨父親常書鴻走進敦煌莫高窟那一刻起,常沙娜的一生就注定致力于敦煌藝術保護、研究與教育。
常沙娜的人生因敦煌而改變,她的壁畫臨摹、花卉寫生、應用設計等不同類別的藝術作品始終以敦煌文化貫穿其中,將傳統文化運用到現代設計中,成為她對于傳統文化“滲透”的思考,構成了她的藝術特色。常先生回憶說“那個時候我十幾歲,經常跟著大人去學習,對著壁畫去體會,不用我爸爸催促進度,也不用我爸爸來具體安排,完全出于興趣的驅動,我主動去洞里臨摹壁畫。現在回顧這段時間,可以說,我的童子功就是在敦煌打下的。”
常沙娜的學生劉元風也在《衣尚中國》第十期“和合之美”的舞臺上回憶說:“常老師在課堂上非常嚴厲,也非常認真。她12歲就在敦煌臨摹壁畫,手上功夫特別好,一根線、一個花朵、一個葉子, 她一筆勾下來,非常的完美,蒼勁、 有力,這么多年臨摹的基本功和這么多年的心血都揉在了她的作品當中。這也充分感染了我們,她是我的敦煌服飾藝術的引路人。”
敦煌莫高窟西魏249窟說法圖(水粉設色)
常沙娜臨摹(1947年)
1951年春季,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常沙娜協助父親籌辦“敦煌文物展覽”,在展覽上,與梁思成夫婦結緣,他們破格將她安排到清華大學營建系當助教,常沙娜跟隨林徽因,對中國傳統圖案的繼承、創新和在新時代的運用進行探索性研究。在林先生的指導下,常沙娜開始大膽地將敦煌元素糅進北京特種工藝——景泰藍中,“是林徽因先生決定了我終身獻身給藝術設計和教學的人生方向。”
和平鴿大盤(景泰藍)
常沙娜設計(1952年)
人民大會堂宴會廳頂燈化用敦煌藻井的蓮花圖案,常沙娜以此開始嶄露頭角。常先生于2019年4月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名為《永遠的敦煌》主題演講時回憶道,為了紀念新中國成立十周年,首都開始興建十大建筑,她有幸被安排到人民大會堂的設計組:
“奚小彭是組長,他組織萬人大會堂的設計,宴會廳的穹頂裝飾讓我來負責。奚小彭說你把敦煌的圖案運用上,我就開始設計出好多方案。我們的工程師叫張镈,我永遠忘不了他,他說:‘沙娜你這個圖案很好看,但是你要注意你的設計要跟我們宴會廳的功能相結合,要把通風口、照明結合起來。沒有照明,沒有通風口,你設計的圖案再漂亮也沒有用。’當時我設計的時候把敦煌藻井上的圖案運用起來了,但并不符合功能需要。于是我們就連夜修改,把敦煌的圖案和宴會廳的功能結合起來。張镈最后很滿意,他說:‘沙娜你看,修改以后,照明的問題解決了,通風口也解決了。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還跟功能相結合。’這給了我一輩子都十分重要的啟示,設計不是一個人完成的,不是一個人簽個名、蓋個章,表示是誰做的,它一定要合作共贏,共同完成。做設計要跟時代、傳統、大自然、生活所需相結合,要跟材料相結合。所以,設計不是想怎么弄就怎么弄,這一點很重要。”
人民大會堂宴會廳穹頂燈設計
而常沙娜也在《衣尚中國》節目上表示,參與人民大會堂宴會廳的設計過程讓她受益匪淺,“我運用了敦煌的蓮花圖案,后來把照明和圖案中心結合起來,成為了聯珠一樣,人民大會堂建成之后,上百位參與者一起慶祝,周總理親自來一桌一桌的敬酒,我們當時非常感動。”
“敦煌精神”是終生不變的信仰
敦煌有種難言的魔力,讓人對其牽掛難舍。畫家常書鴻留學巴黎期間因《敦煌圖錄》決心回國保護敦煌,常書鴻從此與敦煌不再分離,一生致力于敦煌藝術研究保護。去世之后,子女按照父親生前“死了也要廝守敦煌”的遺愿,將其部分骨灰埋在莫高窟舊居院內父親種植的兩棵梨樹中間,他的墓碑正對著莫高窟大佛殿。墓碑上,刻著趙樸初送他的5個字“敦煌守護神”。
1980年,常書鴻給女兒寫道:“沙娜,不要忘記你是敦煌人,應該是把敦煌的東西滲透一下的時候了。”作為“敦煌守護神”常書鴻的女兒,常沙娜見證并參與了父輩為守護敦煌而渡過的艱難歲月。她說,與父親常書鴻一樣,“敦煌精神”是她終生不變的信仰。“我確實是幸運的。我有一個被稱為‘敦煌守護神’的父親,父親又把我帶到了佛教藝術的圣地敦煌。”
常沙娜一家三口在莫高窟洞窟內
父親常書鴻對常沙娜要求嚴格,要求她從客觀臨摹入手以整理臨摹為準,將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各代表窟的重點壁畫全面臨摹一遍,并在臨摹中準確把握歷代壁畫的時代風格,理解其內容與形式、民族傳統與西域影響的關系。于是在大漠荒煙中,她完成了自己藝術人生階段沒有學歷的學業,這份扎實的童子功,練就了她的造型能力,令她受益終生。
常沙娜曾這樣描述自己的臨摹時光:“彩色的佛陀、菩薩慈眉善目地陪伴著我,頭頂上是節奏鮮明的平棋、藻井圖案,圍繞身邊的是神奇的佛傳本生故事、西方凈土變畫面……隨著太陽轉移,洞里的光線越來越暗,而我意猶未盡,難以住筆……”
常沙娜禪修1945-1948年 敦煌研究院藏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2000多年前,人們把最美的時光、最美的藝術封存在了大漠石窟中,為后人留下了735個洞窟、4.5萬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1個藏經洞。
其中,供養人畫像是敦煌石窟藝術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供養人畫像在敦煌石窟的大多數洞窟中都有,是研究洞窟營建時代及窟主等課題的第一手資料,也是敦煌服飾研究的寶貴實物資料。
現存各朝代的供養人畫像,脈絡清晰地展示出我國傳統人物畫的發展過程與優良傳統。淳樸的漢儒樣式畫像、骨風飄舉的魏晉仕人風姿、瑰麗豐腴的隋唐仕女儀容、富于世俗生活風習的五代宋人物,都可以在這里找到風格相同的作品。
在本期《衣尚中國》節目中,常先生專門講述了供養人與時尚的關系,她介紹說不同時代的供養人有不同的特色風格,反映著1000多年間各朝代的發展變化。 結合著《衣尚中國》在節目中展示的“西夏 供養人服飾效果圖”和“五代 供養人服飾效果圖”,常先生說: “敦煌的裝飾圖案很豐富,它延續了1000多年,但是每一年的形式不同,供養人把當年的服飾如實地反映出來,五代的時候,供養人的畫像就顯示出敦煌、甘肅、與西域交流,互通流行,影響了當時屬于我們中國的、民族的服裝,所以,圖案也在變化,表現的形式和內容也在變。 每個時代都在發展,都有特色,敦煌很珍貴的就是 它能把每個時代的特點,反映出來。 ”
而且,敦煌文化在變化之中也融合了很多西域、波斯的文化,“每個時代都在變,但是每個時代都在繼承上個時期的影響。 根據生活的發展、時代的變化而改變,然而這個過程中依然把民族的文化傳承了下來。 ”
和合之美就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和合是中國傳統⽂化中的基本精神之⼀,是千百年來流淌在中國⼈⾎脈中的處世哲學,本期《衣尚中國》從“國際視⻆”和“融合”兩個關鍵詞對和合之美進⾏了解讀,在世界歷史中,各種⽂化從互不了解到互相融合是⼀個漫⻓且精彩的過程,節目希望能夠通過服飾這個載體, 為觀眾展現⼈類共同追求的美,如何實現各美其美,美⼈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同。
如何從“國際視⻆”和“融合”來解讀和合之美,常沙娜先生在上世紀90年代就做了很好的典范,那時,她應第八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傅鐵山主教要求,為北京天主教教堂(南堂),即宣武教堂設計彩色玻璃窗。常先生回憶說,傅鐵山主教那時提議用葡萄、麥穗進行設計,葡萄代表紅酒,麥穗代表面包,常沙娜按照這個思路就用隋代的一個圖案來表現,將葡萄和麥穗結合起來,用玻璃鑲嵌,組成了一個彩色玻璃窗。傅鐵山主教對這個設計很滿意,常先生說:“所以,我們搞設計,我們學習傳統,要跟現代相結合,要好好地研究,沒有研究、不了解就沒有辦法創新。”
北京天主教南堂即宣武教堂彩色玻璃窗
常先生表示敦煌的東西是取之不盡的,她專門做過一個專題,對敦煌的圖案進行研究,“但是除了圖案,敦煌還有樂器、舞蹈、建筑等內容,浩如煙海。一個人做不了那么多研究,所以要有專題性研究,根據生活和生產的所需來,扎扎實實地研究。我們需要更多人下定決心,在敦煌那里吃苦耐勞,好好研究、好好學習。學而問、問而學,有了真正的感受和感悟之后,再按照現實的需要去設計……中國特色的優秀東西一定要好好運用,敦煌也就一千多年,我們還有五千年的歷史。所以方方面面都要扎扎實實刻苦用心去研究,有了真正的感悟,有了本事再加以運用,這就好了。”
在常沙娜看來,和合之美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也是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底氣,而要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首先就要傳承好中國文化,只有傳承得好,才能創新得好。
參加本期《衣尚中國》的嘉賓劉元風謹記著常老師的囑托,“作為當代的設計師,要從傳統的、優秀的文化元素當中吸取設計靈感,只有這樣我們設計的東西才有底蘊,任何設計沒有底蘊,它是漂浮在空中的,沒有根脈。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把我們的文化滲透到或者運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真正對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起到作用。”
生命不息,跋涉不止
人生的酸甜苦辣,常沙娜先生說自己都遇到過,“但是我一直是面對現實。每個人的一生就是這樣的彎彎曲曲,苦樂都有。我現在已經90歲了,但是我還是依然很樂觀。就像我父親說的那句話,“生命不息,跋涉不止”,能做什么就繼續做什么,保持高高興興的心情。所以這樣心情就很痛快。我也經歷了很多不幸的事情,我先生走得很早,我也得過病,經歷過這樣那樣的事,但是我很樂觀。我覺得人生就是這樣。”
《衣尚中國》的主持人李思思表示,自己捧著常老出的那版《中國敦煌歷代服飾圖案》和《中國敦煌歷代裝飾圖案》的時候,覺得沉甸甸的,“每一個圖案、每一個紋樣都是一筆一筆描摹下來、記錄下來的,我特別好奇,常老,您當時為什么要做這樣的工作? ”
常先生的回答是,責任感和信仰,“生活是豐富多彩,我們的文化來源也是豐富多樣,所以我們應該傳承,我們的年輕人更要好好學習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傳統,而且要用在現代的生活,就像周恩來總理說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追求這個,生活就會覺得有信仰有信心。”
常先生對于敦煌的熱愛也在代代傳承,她的90后臺灣學生曾薇瑄2014年就加入了常老師的“花開敦煌”的團隊,參與了“花開敦煌”從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始的世界巡回,去過土耳其、俄羅斯、法國以及國內的許多美術館的展出,曾薇瑄表示:“這個展覽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讓大家知道,除了壁畫上的那些佛像,看到的供養人之外,常老師分析的裝飾圖案怎樣可以被運用到生活當中,這個展覽也結合了很多新的設計師,讓他們去學習敦煌的元素,讓他們利用老師出的書的那些圖案,去做成瓷器、鐘表、服飾等等,讓大家知道,敦煌并不是非常老舊的東西,它里面的元素是可以應用在我們現代的生活里,我們可以生活在這個文化里面,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也認為自己有義務要去把文化再傳承下去,認識自己的文化,我們再去接受外來的東西的時候,才不會迷失自己民族的,或者是自我的身份認同感。”
“花開敦煌”2019年在清華大學展覽
常沙娜與曾薇瑄兩位“90后”在《衣尚中國》的舞臺上完美詮釋了“守護與傳承”,顯示了當代人面對自身文化應該承接的使命。
而常沙娜和劉元風為《衣尚中國》即興勾勒出的紋樣更是讓人們見到了敦煌元素與自然的生命形態結合后的獨特美感,常沙娜的講述和故事更為現代人面對美、了解美、走進美,提供了一種“中國方案”。
(聲明: 本公眾號轉載其他媒體內容,旨在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不具有任何商業目的。 如有版權異議及其他任何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盡快妥善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