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主任白明:瓷的精神
時間:2021-12-14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330 分享:
白明,1965年生,江西余干人,中國當代藝術家,中國現代陶藝發展重要推動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主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會員。
白明|生生不息 大英博物館收藏
景德鎮號稱世界瓷都,一千余年窯火不斷,創造不斷,為世界的瓷文化做出了璀璨而炫目的貢獻。這樣一個瓷都正在面臨新的轉型時期,傳統與當代、技術與材料,陶瓷藝術的從業者與獨立的陶瓷藝術家都在為瓷的精神和表達傾注心血。我認為瓷的精神不再是一個清晰的、有固定解釋的主題,瓷的精神本身就包含了自從瓷的誕生至今以來的一切的發展與變化。如果“精神”有一脈相承,那么只有不斷更新、呈現泥土與火的鮮活魅力、重視創作者所表現出來的無限創造與熱愛,才是瓷的真正的精神內質。
器-形式與過程 瓷,2019年,18-22cm可變
第12屆美濃國際陶瓷大獎賽官網設計組評委名單
您經常鼓勵學生和年輕藝術家主動參與展覽賽事,能否以您的親身經歷談談參加展覽評選對自己的藝術之路會有哪些幫助?
年輕藝術家和學生參加一些展覽和賽事非常重要,不完全因為是他們需要平臺讓別人看見,更重要的是,和一批有才華的藝術家在一個空間中的展覽可以快速而深刻地映射出藝術家本人在這樣一個群展之中所處的“位置”。這種比較中的思考與單純藝術家個體在創作時的苦思冥想是完全不一樣的。這種多樣性的互襯、互證使藝術家得以敏銳了解藝術與時代與未來的關系與發展趨勢,并相互學習,尋找和體悟到真正藝術求異的可貴性。以我的經驗,這樣的展覽往往給藝術家本人帶來的深刻改變遠遠大于單純的漸進性學習和技術性磨練的提升。越是具有國際性、專業高度的展覽,這種學習的提升越是富有成效。
“醍昂——白明的國度” 展覽現場,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2017年
2019年白明與法國尼斯亞洲博物館館長陳杰交流
您在景德鎮有過學習、研究陶瓷工藝的經歷,之后又出走國外,參與國際陶瓷藝術交流,如何看待景德鎮的傳統工藝與當代陶瓷藝術之間的關聯?
我在景德鎮的制瓷經歷和研究以及出版有關景德鎮傳統制瓷書籍的經歷,讓我從另外一個角度,既深入系統地了解,又客觀地將個體置于旁觀者的角度加以研究和印證。這種內外的位置轉換讓我對景德鎮的陶瓷傳統和制瓷工藝有了自認為有別于單純研究傳統制瓷工藝的研究人員,又有別于排斥學習傳統技藝的只將陶瓷當作材料的藝術家角度。我認為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已經自成體系并源遠流長,且由此形成了景德鎮傳統陶瓷的獨步天下,其薄如紙、聲如磬的美譽也是建立在這獨特的精湛工藝上。當代的陶瓷藝術完全可以與傳統陶瓷工藝并存不悖,它既可以借鑒傳統陶瓷藝術的工藝,創作出新的藝術作品,也可以建立在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新觀念的基礎上自成體系。我不認為每一個藝術形式或表達方式都要去尋找與傳統某個具體工藝、審美之間的必然聯系,它既可以游走于傳統與現代兩個獨立空間之間,也可以成為它們互相聯系的載體。在傳承鏈接上的基因關系是任何藝術形式都切割不掉的,無論多么前衛和當代的藝術。
“大地和鳴”個展現場,比利時凱拉米斯陶瓷博物館
白明疫情期間居家創作
“我的作品和我的現實生活與這個時代在大多情況下是脫節的,只有那種混淆了許多界限和虛實的游離著的‘異域’之象在我的作品里出現才是我最信任的真實與安慰。”怎么理解您的這種闡釋?
這段文字是我創作狀態的真實呈現。對時代的表達、對現實生活的表達,有人用的是直接的方式,就像有人在這個時代直接喊口號,而有人可能會寫詩歌,有人會寫小說,也有人會寫寓言,有人寫穿越劇,也有人寫科幻劇,而這些對我都不適合。我適合于我看到的、我體會到的、我關注到的,我都愿意在心里讓它沉浸一會兒,給它一些空間,給它一些時間,然后它類似于饑餓后需要進食,然后通過消化給予能量,讓我覺得生命真實。我的創作就喜歡在這樣消化產生的真實感受中去表達,做到這一點,其實與最初打動你、影響你的,真實的生活和具體的時代的現場感可能已經脫節了,但在這脫節的過程中,我認為我的表達也更加真實,更加形離神合。而往往在這樣混淆了界限和虛實的、游離的“異域”之下,才是我最敢信任的真實與安慰,這不僅是一種文字表達,也是我的生活感悟。用這樣的方式來看待我創作作品的情感是否真實,也用這樣的方式來證明我作品與我的生命是否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