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何福禮:竹影有心、匠人有情 ——指尖竹絲有乾坤
時間:2024-05-25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61 分享:
在浙江東陽這片竹海之中,有一位竹編大師,他的名字叫作何福禮,每當提及他,人們都會由衷地贊嘆道:“這才是真正的竹編藝術家!”何福禮大師不僅技藝高超,更是東陽竹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者,他的故事,就像一根根竹子,堅韌而富有生命力,在東陽大地上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竹,挺拔秀麗,四季蒼翠,蘇東坡曾著詩云:“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竹的一生都被先人賦予了風骨氣節,嫩竹破土而出,開枝發葉,象征著有志有節,竹竿外表光滑,挺拔潔凈,象征著清虛自守。竹是君子的象征,為無數文人雅士所喜愛,古今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作品歌詠竹的神韻與氣節。而竹同樣也是一種中國傳統手工藝的材料來源,那就是被譽為“指尖上的藝術”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
竹編是一門有著傳統文化特色的民間技藝,歷史悠久。竹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代,春秋戰國時期,竹的利用逐步發展為工藝,圖案裝飾愈加反復,竹編滲透到人們生活的點滴之中。
浙江的竹編工藝品生產集中在東陽、嵊州一帶,尤其是素有“工藝美術之鄉”美譽的東陽。東陽竹編產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活器具,以實用功能為主;一類是立體陳設與建筑裝飾,以藝術欣賞功能為主。據不完全統計,東陽竹編的編織技法有一百五十多種,竹編工藝可分為人物、動物、器皿、家具、竹絲鑲嵌、竹編書畫等二十五大類,三千多個花色品種,暢銷于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東陽竹編在宋代以編織龍燈、花燈而著名,明清時期,東陽竹編已經形成成熟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清代東陽竹編發展迅速,因入選為皇宮貢品而名揚天下。據《東陽縣志》記載,康熙年間,“笙竹質軟可作細篾器,舊以充貢”。現代的東陽竹編以立體編織為主,與平面編織技藝相結合,做工精細,造型生動,色彩典雅,具有濃郁的民間美術特征,充分體現出東陽竹文化的風貌。
2006年,東陽竹編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何福禮先生則是唯一一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傳承人的竹韻人生,看他與竹編藝術的不解之緣。
何福禮出身于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年幼時便對竹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曾這樣寫道:“當我降臨人世時,朦朧中我看到的是蔥郁秀嵐的竹葉,聽到的是風過竹林清越的沙沙淳音,聞到的是竹散發的清幽雅香,竹的美好就這樣自然地烙印在我的心靈深處。”
14歲那年,為了謀生,他進廠學藝,開始了與竹子為伴的生涯,從最初的摸索嘗試到后來的游刃有余,他一步一個腳印,在竹藝編織的第一線摸爬滾打,磨礪出了精湛的技藝和深厚的功底。
何福禮大師擅長運用竹編技藝,將豐富的文化內涵融入作品之中。因此他的作品也風格多樣,有的靈動活潑,如栩栩如生的竹編小動物,有的則沉穩典雅,如竹編家具,造型端莊大氣。
何福禮曾在采訪中說道:“人家沒做過的東西,我喜歡做,人家做不來的東西,我更喜歡做。”何福禮以其獨特的精湛技藝和豐富的藝術造詣,創作了許多引人注目的竹編藝術作品,1983年,他主持《九龍壁》的編制工作,九條龍融合了150余種技法,獲得了目前竹編行業最高殊榮金杯獎,被列為國家級珍品。
1997年,香港回歸,他受邀帶隊特制的竹編《工藝長龍》,全長達2500米,創下了世界最長舞龍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百鳥朝鳳》是何福禮為獻禮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而制,作品中,仙鶴、喜鵲、鴛鴦、燕子等鳥類品種和造型無一重復,栩栩如生,寓意著我們偉大的祖國,各族人民團結、友善、喜慶、祥和。
《望月樓》以故宮角樓為原型,融合了四十多種竹編技法,耗時3000多工,一磚一瓦真實還原,精細程度令人嘆為觀止。2008年,他更是情系奧運,到奧運會發源地希臘去義務植樹,并親自制作了一對竹編大熊貓送給奧林匹亞市政府。2020年,全長100厘米的《竹編紅船》,是何福禮大師從藝60余年的扛鼎之作,也是他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對建黨100周年的獻禮之作。
何福禮的成就不僅僅局限于國內,他的作品在20世紀90年代就代表中國,遠赴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德國、日本、瑞士展出,徹底折服國外同行,被他們譽為“魔術師”。他的竹編藝術作品不僅走出國門,為世人展示了東陽竹編的藝術魅力,還曾在國際藝術展上獲得多項大獎,為東陽竹編走上國際舞臺樹立了藝術的豐碑,為中國的竹編藝術贏得了國際聲譽。對中國手工藝十分感興趣的德國學生曾遠赴重洋拜師學藝,何福禮大師十分熱情,手把手地教他們編織鳥巢。何福禮也曾前去伊朗進行文化交流,由于工具的限制,伊朗的手工藝人只能制作略微粗糙的實用性工具,而何福禮從加工本身的原材料開始進行教學,并把一整套竹編工具留在伊朗,將竹編文化帶出國門,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
而面對技藝傳承,何福禮大師認為只要喜歡竹編,他都愿意教,但做這個是很辛苦的,必須要堅持才行。何福禮大師一直致力于竹編藝術的教育與傳承工作。他深知只有通過不斷的教育和引導,才能夠讓竹編藝術煥發出更長久的生命力,作為一名資深的竹編藝術家,何福禮大師不僅注重自身的藝術創作,更重視將自己的經驗傳承給后輩,他通過舉辦講座、體驗工坊的形式,積極地向年輕一代傳授竹編的技藝與理念,激發他們對傳統工藝的興趣和熱愛,何福禮大師的辛勤耕耘和教育傳承工作,為竹編藝術的薪火相傳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動力。
中國作為世界上的工藝美術強國,一件件工藝珍寶述說著中國的歷史故事,何福禮的竹編工藝也在這故事里有著舉足輕重的篇章。原國家文物局局長、中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張文彬先生,在欣賞了何福禮大師的作品后稱贊道:“何福禮的竹編工藝珍寶,將成為時代的絕唱,博物館收藏的國寶級文物的作者在全國竹編技藝能達到這種爐火純青的,只有何福禮一人。”
作品是人格的再現,融入了匠人的心緒、氣質與靈魂。不斷變換的藝術形態,源于矢志不渝的藝術追求,穿梭于時間、空間交織的世間,何福禮大師無時無刻不在探尋藝術生命的本意,始終以文化傳播使者的角色,在踐行傳承的道路上發光發熱。
每一件古物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承載了千年文韻,默然等待,只為與有緣之人的相遇。
何福禮與故宮博物院的緣分,還要從2004年說起。那一年,故宮著手修復倦勤齋。倦勤齋,是乾隆打算退位后頤養天年的地方,由他本人親自設計。取名“倦勤”,就是倦于勤務的意思。倦勤齋被譽為故宮內建筑級別最高、最為豪華的場所之一。內部裝潢集繪畫、木雕、玉雕、織繡、竹編于一體,尤其是以大面積的竹編營造出低調奢華的感覺,是宮內其他建筑所罕見的。但年久失修,損壞很多。為此,故宮在全國范圍內尋找竹編名匠,并開出了3道考題:魚鰾膠怎么做?翻簧雕刻怎么做?竹絲鑲嵌怎么做?
自此,6年間,何福禮常帶著兒子何紅兵進京,進行文物修復工作。他們帶領著團隊不僅將故宮最精美的建筑倦勤齋修復一新,還奇跡般地恢復了失傳200余年的竹絲鑲嵌和竹簧雕刻等多種工藝,獨創了桂圓穿孔花、紫藤花、彩色渲染編織法和亂編織法等新技法,得到故宮專家的肯定。何福禮也因此被譽為天才的藝術家,將中國竹編工藝再次推向新高度。
何福禮曾多次受邀并負責故宮文物的修復任務,他對待每一件文物都如同對待生命一般,細致入微地修復著那些經歷了歲月滄桑的古物。他在修復工作中,不僅注重技術細節,更注重文物背后蘊含的文化價值,通過修復這些文物,何福禮不僅在物質層面延續了其生命,更通過它們傳承了中華文化的精髓,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記憶。
何福禮善于觀察文物的紋理和結構,如同醫生診斷病情一般,巧用“望聞問切”細致觀察和分析,尋找到每一件文物的“病因”,并據此制定出精準的修復方案。他熟練運用細致與靈活的竹編技藝,將這些技巧巧妙地應用在文物的修復之中,讓文物在他的手中不只是得以修復,更是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和美感。
首先是對材料的尋找。故宮要求竹簧厚度僅為0.03毫米,而能達到這一標準的關鍵則在于取材和加工技法,材料必須是生長在朝南黃土坡上,生長期為三年的毛竹,唯有滿足這樣的條件才能保證竹子有足夠的韌性,且不宜腐爛,不宜蟲蛀。
其次是技術的挑戰。由于時間久遠,破損嚴重,有的地方幾乎沒有樣本,只能根據各種資料圖片進行摸索推敲。修復的原則是“修舊如舊”,即把缺損的竹絲補上,并且要求粗細、厚薄、長短甚至顏色都要和原物一模一樣。
最后是環境的惡劣。何福禮曾經以玩笑的口吻表示,為了修復文物,他仿佛是在蒸籠中進行精細的刺繡工作。這并非言過其實,為了讓膠水早點干,他必須選在夏天制作,北京的七月酷熱難耐,汗水如雨,淋漓不止,他們卻因為竹絲太輕無法使用電扇。在修復故宮的那一年,他已年過六十。依然每天早上6點多就進入故宮開始一天的工作,一般都要工作到晚上五六點,甚至經常連續工作12個小時以上。他的工作態度深深感動了故宮里的許多工作人員。
這些艱難的挑戰都被何福禮一一克服,何福禮深諳故宮文物的修復所承載的重要意義,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因而每一步工藝都凝聚了他對文物的尊重和對歷史的理解。他不僅是在修復文物,更是在傳承歷史,以其精湛的技藝和對藝術的獨特理解,再現出東方美學的燦爛光輝。
何福禮一家懷著虔誠與敬畏,傾心于手,融情于藝,用絲絲條竹傳承匠心。不同于一般的家族傳承,何家祖孫三代對竹編技藝的傳承風格多樣,各美其美卻又美美與共。
第一代,何福禮,東陽竹編國家級非遺唯一傳承人,從一個15歲的小篾匠成長為世界頂級的竹工藝大師;
第二代,何紅亮、何紅兵兄弟,兩兄弟各鉆竹藝,都是是浙江省的工藝美術大師;
第三代,何凱舒,目前還在爺爺的工作室當一名小學徒,但他的竹編手辦鋼鐵俠已經被爺爺放進了籌辦中的私人藝術館。
談到對作品創新的想法,何福禮這樣說道:“創作的理想與想象是藝術創作的動力,竹編藝術的創作正如石濤所言‘蓋以無法生有法,以有法貫眾法也’。也就是說作者務必從自己的獨特意向出發,創造出能表達作品獨特形象的技法,每件不同的作品運用不拘一格的表達,就會煥然一新,作品的情韻、神韻自然會油然而生。”
2016年,國際汽車品牌雷克薩斯發布了新的品牌宣傳片,其中一件采用亂編法的竹編工藝LOGO,頗為驚艷。螺旋狀的竹編帶著放射線般的“彗尾”,構成旋轉不息的視覺效果,東陽竹編乾坤交織、紋理動人的特色展現得淋漓盡致。
何福禮的兒子何紅兵從小就對竹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88年,他開始正式學習這門手藝,何紅兵既繼承了父親的竹編技藝,又有幸跟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姚正華學習木雕技藝,在設計竹編時,不僅使用竹編技法,還結合竹編與木雕的技藝,使他早早成為業內少有的竹木雙修的復合型人才。
如何讓大眾知曉并愛上竹編文化?為此,從開創竹編文化短視頻賬號介紹竹編到創作出青綠山水的《千里江山圖》竹裙,從與荷蘭設計師合作設計一系列時尚燈具到從裝飾轉向營造的巨大鳳巢實驗,從萬花筒到七彩神鹿,何紅兵正在用自己的實踐為我們展現如何實現真正的創新。
何紅兵覺得,內在基因是傳統經典的竹編,當它與現代藝術、當下生活碰撞后,才能迸發出生命的火花,真正走進百姓的日常,點綴我們的生活,所以非遺的傳承、工藝的振興需要創意輸出。
在竹編廠長大的何凱舒并不是自幼學習竹編,而是在德國留學過程中發現國外少有東方元素,于是想做些事情,把具有東方元素的中國的竹編工藝讓世界看見。24歲才開始入門學習的他,在竹編領域起步不算早。“起初也會坐不住,學到一定階段之后逐漸有了獲得感,在試試看的過程中逐漸愛上竹編,開始真正理解‘干一行愛一行’的意義。開始深刻地思考如何讓它活下去,傳承下去。”
有了想法后的何凱舒開始創作動漫竹編手辦系列,造型設計立足于“Z世代”喜歡的影視作品以及國潮時尚,受到了同齡人的喜愛。將當下流行元素與傳統手工藝有機結合,讓傳統手工藝走進年輕人的世界,被他們看見和喜愛,便是何凱舒為此努力的方向。
江南愛煞綠篁叢,曳月分光玉樣容。吐篾抽絲編入器,纖風細雨看猶濃。
從選竹到裝配,每一道工序都凝聚了手工藝人的心血和汗水。他們熟練地運用各種工具,將竹子鋸、卷、剖、開、劈、抽,最終編織成各種精美絕倫的工藝品。這些工藝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是民間工藝美術研究的重要載體。
何福禮作為東陽竹編這一寶貴文化遺產的傳承者,深耕并創新這一古老的工藝,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時代價值。何福禮大師也曾多次強調環境保護理念的重要性,希望能夠實現用竹編盡可能代替塑料的想法。隨著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和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不斷追求,竹編產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融合,竹編產業將以更加時尚、更加環保的形象,成為當代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何福禮大師的故事,宛如一幅東陽竹編的傳奇畫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工藝美術人才,傳承創新,勇攀高峰,為東陽竹編藝術的美好未來而不懈奮斗。
何福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竹編《東陽竹編》)代表性傳承人。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浙江工藝美術
上述文字和圖片
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和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