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 | 日本十大名燒六大古窯(二)
時間:2024-01-11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810 分享:
主要的燒制地點是福井縣丹生郡越前町的宮崎地區(舊宮崎村)、織田地區(舊織田町)。
越前燒的特點是古樸天然,形態厚重,表現為高溫燒制后,薪灰自由地流布在陶器表面,隨意,渾樸,帶著大地的特征,這種自然釉擁有非常好的手感。越前燒歷史悠久,一般認為從 平安時代就開始了制作,然而幾百年來,都顯得默默無聞,眾多無名工匠就那樣靜悄悄地做著自己的工作。
二戰后,著名的東方陶瓷學家小山富士夫等把越前燒列為“日本六大名窯”之一舉,并將之命名為“越前燒”。
從 江戶末期到 明治時期,越前燒呈現衰退狀態,并面臨后繼無人的危機。
到了1970年時,福井縣設立了越前陶藝村,窯元劇增,游客大量來訪,越前燒才找到了一個復興的契機。瀨戶是仿效中國的青瓷及天目燒而生產使用灰釉(黃 瀨戶釉)及黑飴釉(天目釉)的貴重工藝品,自鎌倉時代起就開始制作起源于平安末期。這里自古就以燒制大瓶子、大壇子等日用雜貨而聞名。桃山時代開始生產茶道用具。到了江戶時代,人們巧妙地利用當地陶土含鐵量多的特點燒制出了朱泥燒、白泥燒、火色燒等陶制品,奠定了現代陶制品的基礎。近江國(滋賀縣)甲賀郡信樂町是信樂燒(しがらきやき)的發祥地。根據發掘出土的碎瓦片來看,當地窯業遠在奈良時代的天平寶字年間(757~765)就已草創。在平安時代燒制須惠器(一種不上釉而素燒的土陶),鐮倉時代改良燒制技法后生產出紅褐色的陶器。這就是所謂“古信樂”,制品以貯種壺和其他農具、雜器為主。但平安、鐮倉時期的古信樂遺物不多見,信樂燒真正的繁榮實際上還是從室町時代開始的。備前燒。它的特色在于不上釉、不繪彩,完全靠火焰和技巧來制作陶瓷,而且每一件作品都不一樣。這位陶瓷師傅的家族從15世紀中便開始制作備前燒陶瓷,一代代相傳至今。備前燒的產地是日本六大古窯之一。備前燒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六大古窯中,也是最古老的。
丹波燒,亦稱“立杭燒”,起源于平安時代(794-1192)末期。桃山時代(1585—1603年)末期開始使用釉藥,并以「登窯」取代「穴窯」燒制陶器,至江戶時代(1603-1867)主要制作茶具。桃山時代以前通常采用“穴窯”,穴窯時期的“丹波燒”又稱為“小野原燒”,江戶初期進入階梯窯時代。公元16世紀下半葉,出兵朝鮮半島的豐臣秀吉將一批陶工帶回日本,腳踢式轆轤等制作陶瓷技術一直由此傳承至今。1978年被正式命名為“丹波立杭燒”,被指定為國家傳統工藝品。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樸器柴燒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