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陽,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設計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2004年首批“上海市原創設計大師工作室”領銜大師。在校教學期間曾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曾擔任“北京2008”奧運會會徽國際設計大賽評委、全國美展設計展評委、上海藝術雙年展藝委會成員等;《圖形創意》課程為教育部在線開放Mooc課程。持續創辦全國設計“大師獎”19屆/20年;全國設計“大師班”25屆/20年。 |
回顧一下40年來的經濟改革、教育改革以及設計教育改革,就應該知道我們現在所從事的工作是多么神圣,我們跟國際教育先進的國家比較差距又有多大。我經常跟同行們說,40年來,從新經濟時代、數字時代、創新時代、新文科語境時代、智能時代,還有今天講的一個個時代背景走過來,其實我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改革力度并不大。
40年來我們的素質教育改革是非常緩慢的。以招生來說,除了個別院校單獨招生以外,其他各省聯考的內容跟40年以前沒有什么兩樣。40年以前我們還畫真的東西,現在畫一張照片,這種高考模式在國際上都成為一種笑話。藝術和設計人才招生招的是模仿生,而不是有創造意識、有創造能力的學生。教師隊伍狀態基本上也是一樣。這種狀況如果不改變的話,與國際上的先進教育差距越來越大,所以,我們要實現幾個改變。
第一個話題,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我去年帶了第24期大師班到美國西部的斯坦福大學進行考察學習,斯坦福的教育是這樣的,他們的高考卷,也就是全國統考成績只占錄取分的30%,另外70%是入大學以前的學生綜合能力。我歸納了一下有四種能力:一是本身專業的創意能力,二是與人與社會的溝通能力,三是文科基礎的表達能力,四是演講能力。
設計學的老師和學生應該具備哪些能力?應該具備哪些知識?這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在思考的。我認為既要有傳統的意識,也要有現代的思維。我們為什么強調交流?因為交流的目的是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與藝術形態。所以教育也好,科學也好,社會經濟也好,都應該在各自的背景下營造自己的特色。
世界公認的好的設計,好在哪里?應具有文化特色,同時兼具時代氣息。上海的金茂大廈,美國SOM作為一個外方設計,它考慮的還是中國文化。在我們的教育當中,我們把中國傳統文化擺在什么位置上?據我所知,我們設計專業最具有特色的傳統的基礎課程圖案很多學校沒有開,甚至許多學校被砍了。我覺得這門課對于中國設計類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圖1、2。
圖1 上海金茂大廈(紐約SOM 1998)
圖2 金茂創意來源一一云南大理千尋塔 / 公元824—859年
德國人引以為豪的不來梅城市地標,一是對中國傳統視覺文化的了解,二是中國式美學的學習,三是心手合一,通過大量的臨摹和創作得到技能和創造力的提高。說白了都是受中國設計文化影響才有了這樣的設計,所以中國文化是中國人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我記得我在德國上的第一堂課是印刷課,車間師傅問我,你是香港的、臺灣的、日本的還是韓國的?我說我來自中國大陸。他問我中國的漢字有多少?我說小學生5000,中學生8000,作家要幾萬。他豎了一個大拇指說:你們中國設計師真是太榮幸了,我們日耳曼語系(包括英語在內)只有26個字母,而漢字有幾千幾萬,你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還沒告訴他,我中華有56個民族,他們都有各自的語言、圖形、圖案。這時我才知道,作為中國人,作為中國的設計師多么的自豪和榮幸,因為我們有偉大的中華文化提供滋養,如圖3、4。
圖3 不來梅城市地標
圖4 源自香格里拉藏巴拉博物館
我們曾崇拜西方藝術,設計師們尤其對超現實主義流派作品中折射出的創意思想著迷,如《超越》,其實我們早在1700多年前的東漢時期甘肅出土的“馬踏飛燕”就有了同樣的表現,如圖5、6。
圖5 馬格利特1940年
圖6 公元220年東漢時期(1969年甘肅出土)
功夫是中國的,熊貓是中國的,“功夫+熊貓”竟成為美國的;毛竹是中國的,毛竹+創意又成為意大利人的。芬蘭設計師薩米寧在無錫做了建筑大手筆,我們中國人從來沒有嘗試過用毛竹來蓋大型建筑的想法,他卻得以實現了。德國設計教育家蓋哈特·馬蒂亞斯(G·Mathias)說,中國的老師和學生們應該很好地學習自己祖先的創意思想,不要向德國、美國、日本學習,中國的博物館和寺廟里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
我們的非遺文化不能讓它保持原態,我們完全可以把各種各樣的非遺轉為今天的設計時尚。我老家浙江溫嶺石塘海邊的剪紙藝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海洋剪紙”。
在我的圖案課總結會上,百件海洋剪紙背心,給我的展覽創造了不一樣的反響,如圖7、8。
圖7 林教授圖案課程總結會上的剪紙服飾
圖8 由剪紙藝術延展的城市地蓋
剪紙不僅僅中國有,西方也有。他們把昨天的東西變成今天的時尚,應用于各個方面。剪紙藝術不僅可看,換一種材料就可以用。它不僅是平面的,還是立體的,還可以是空間的,如圖9、10。
圖9 剪紙藝術在服飾中的應用
圖10 剪紙藝術在空間中的應用
在“空間視覺設計”這門課中,我把先后三屆研究生、博士生帶到了我家鄉浙江溫嶺石塘進行公益設計。其中一件作品就是把海洋剪紙用到了城市地蓋上去,產生了很好的公共藝術效果。
這些都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態度。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傳統的目的是為今天的設計服務,而今天的設計和藝術必須要有時代的色彩,成為今天的時尚。
第二個話題,“設計=藝術+科學”
時代變化很大,今天的科技語境的教育跟昨天完全不一樣,基礎課教什么?專業課教什么?理論課教什么?我們都應該重新思考,因為環境時代不同了。陳丹青在2004和我一起應中國教育電視臺邀請出席藝術和設計“對話中國”25分鐘采訪時他說,法國巴黎美術學院早在40年以前已經關閉了最后一個油畫工作室,可見油畫專業關閉得更早,但是我們國家現在很多藝術院校依然把油畫作為重點專業。巴黎美術學院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了油畫專業的,他們認為這類專業已經成為歷史,可以還給社會,讓老人、年輕人、小孩子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學習,而不是成為課堂教育的主流內容,藝術家要在今天科技的語境中表現藝術。我們今天的許多行為都因科學技術的變化在變化,因此我們的教師隊伍要改革,知識要革新,如果教師隊伍還是停留在昨天的美術和設計的方法,師資還是美術和設計扎堆坐在一起的話,那我們的改革是永遠沒有希望的。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在QS世界專業排行榜上穩坐第一,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一直穩坐第二或第三,在于他們的觀念,把設計教育和科學技術結合到了一起。皇藝離不開隔壁帝國理工大學的支持,在今天的科技時代,設計教育依靠的是“藝術+科學”而不是“美術+設計”。
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研發的納米膜馬桶不需要沖水,也不產生垃圾排放。濕的尿液經過處理可以澆花甚至可以變成喝的水,干的部分變為藥片式的肥料,可以產生經濟效益。這樣的設計就是在現代科技背景下實現的,既節能又能防止污染,這就是今天科技背景下設計的社會責任,如圖11。
圖11 由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研發 NANO MEMBRANE TOILET既不進水也不排污的納米膜馬桶
設計師不一定是科學家,但是他必須要懂科技,并會使用科技。所以我經常呼吁:我們的學校招生要改革,現在的學生僅僅把照片畫得很像就能進藝術學校,而文化課成績很低。我認為還不如要一個文科或理工科背景的學生來學藝術,也比現在這種招生制度下面接收的學生的方法要強得多。
第三個話題,“設計=藝術+商學”
喬布斯講過一句話,設計學院終究要取代商學院。我認為設計學院不可能真正意義上取代商學院的教育和社會作用,喬布斯這句話表明了商學對于設計來說非常重要。商學對于設計來說是第一需要,如果一個教師/學生沒有根據客戶需求進行設計,沒有把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這樣的設計不可能具有生命力。
商學具備重要的三個要素:第一是管理即盈利;第二是市場,為客戶創造低成本高產出、低投入高附加值;第三是通過設計為客戶創造更好的服務,既安全、舒適又實用、低成本。
美國的羅維在60年代通過設計為可樂創造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他設計的可樂自動售貨和冷凍機,錢扔進去自動出售同時也能制冷。可以在學校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廣場等公共空間隨處買到可樂。羅維為可樂創造了無限的商機與效益,這說明設計師應具有科學技術能力與商業頭腦。這還不是羅維成為《時代》雜志封面人物的最大理由,羅維最大的貢獻是阿波羅號升空的貢獻。在飛船試驗后,所有的宇航員都不愿意再進太空艙,因為太空艙的內部空間不舒服并且出現心理壓力。羅維主動請戰并解決了人機工程學和視覺空間的設計等問題,最終成為了設計介入科技的典型人物。
第四個話題,“設計=知識+實踐”
我們的高校越來越講文憑,只要博士畢業哪里都會要你,三線城市可以送給你房子,給你50-100萬的科技津貼。在德國、美國,社會上混得不錯的人并不在讀博士。在德國博士畢業沒人要,必須要經過社會實踐,三、四年實踐以后也有高校做助教的席位,助教做滿5年還要繼續社會實踐,再經過若干年之后,大家對你認可了,才可能站在講臺上,面對60%教授席位、20%學生席位、20%車間實驗室和行政人員來評判你,有無資格成為教師。而我們今天的博士畢業2年以后就有資格成為副教授,再過5年文章發足了就可以成為正教授。中國大學老師的軌跡就是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再搞1-2年博士工作站,這些博士自己能力都沒有解決,怎么可能去培養出有用的學生呢?
2002年在與芬蘭的教育部長進行對話時,他說芬蘭本科教育要做到“理論型、寬基礎、國際型、未來型”,職業教育是“實踐型、地方型、經濟服務型”,其實我們現在設計教育的本科連實踐型、地方型、經濟服務型都做不到,更談不上理論型、寬基礎、國際型、未來型。我們的老師憑良心對照一下,自己能否做到理論型、寬基礎、國際型、未來型?再看看學生接受我們的教育以后能否做到能用?如果做不到的話,那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
我的觀點不僅僅是平面、立體、空間打通,同時還要跟文科、傳播學、理工科、商學打通,只有這樣,我們的設計教育才有希望。就拿視覺傳達專業來說,“視覺傳達”專業這個名稱就存在問題,應該叫視覺傳播,新聞傳播是做文字的,我們是做圖形的,應該叫視覺傳播。平面設計這個名稱也不對,英文是“graphic Design”應該叫圖形設計。既然是視覺傳播,就應該有傳播學理論的基礎,但是我們的視覺傳達的專業都沒有這門課。
好多年前,在杭州一所全國著名的大學,一位視覺傳達專業的四年級學生向我提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現在視覺傳達畢業生找工作很困難?我回答說,視覺傳達專業有三種能力最重要:第一,要掌握傳播學理論,而傳播學理論的基礎又是文學,搞視覺傳達的人做品牌設計時,如果能夠在文字上面為企業、為機構提出自己的想法、觀點,能夠策劃基本的文案的話,那我們的視野、知識的覆蓋能力就不同了;第二,我們一定要有中國傳統圖案的基礎。它是傳統的視覺文化,如果圖案這門課沒學好,視覺傳達專業相當于失去了基礎。第三,視覺傳達專業應該跟繪畫有關系,跟現代藝術有關,它最需要創新能力。如果這三方面能力上去的話,視覺傳達專業的社會覆蓋面會更廣、更受歡迎。
我們的評估體系和英國的QS評估體系完全不同,前者的論文數、項目數、院士數、博士數量決定先后,而后者的國際影響力對人類貢獻決定名次。如何讓我們的設計為社會所用,提升設計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力,提高設計教育在國家層面的話語權,當務之急要改變我們的招生辦法,改變我們的教師知識結構。改革是硬道理,這些做到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設計新文科”,如圖12、13。
圖12 現有的傳統教師隊伍
圖13 林教授倡導的智能時代的教師隊伍結構
*轉載自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藝術與科學融合創新》(ISBN 978-7302580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