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工坊,由脫貧攻堅時期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發展而來,是非遺賦能鄉村振興以及鄉村非遺活態保護的重要抓手。
非遺工坊拉近了城鄉距離,促進了村民的居家就業和離鄉人員的返鄉創業,在繁榮鄉村經濟的同時,也讓源自鄉土的非遺項目在城鄉互聯的環境中活態發展。非遺工坊多依托面廣量大、有市場需求的傳統工藝類非遺項目,如釀酒制茶、食品加工、草竹編、土陶、銀飾、織繡印染等。
入選典型案例的非遺工坊,多依托當地傳統工藝龍頭企業,對周邊的作坊、農戶和困難群眾具有顯著帶動作用。如嵊州市大志然工藝竹編廠、連城美玉堂連史紙文化有限公司、施秉縣舞水云臺旅游商品開發有限公司、丹寨縣寧航蠟染有限公司、大方縣高光彝風漆器工藝制品廠、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囍悅藏羌繡專業合作社、北川羌族草竹編工作室等,既是各非遺項目的傳承單位,也是同類型企業中的佼佼者。
入選典型案例的非遺工坊,其帶頭人多為優秀的非遺傳承人。他們既是能人,也是賢人,除了手藝好、業務能力強,還有一顆善心和公心,樂于助人,甘于奉獻。貴州施秉縣苗家婦女龍祿穎,早年外出務工,后來返鄉創業,帶領留守婦女繡出美麗人生。龍祿穎、龍宇母子曾雙雙參加清華大學舉辦的中國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通過交流學習將苗繡拓展至家裝領域。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張居悅是一名“90后”非遺傳承人,到上海大學學習跨界創新方法后回到家鄉,成為囍悅藏羌繡專業合作社的領軍人物,帶領鄉親奔小康。
非遺工坊既是振興鄉村的新舉措,也是保護鄉村非遺的好辦法。新時代以來,我國非遺保護部門不斷出臺新政策、探索新路徑。如果說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整體,傳統工藝工作站是樞紐,非遺工坊則是深入鄉村的毛細血管,聯系著最基層的農戶,守護著鄉土中國的根脈。
從經濟作物的種植、加工,到各類適合家庭生產的手工藝,一度在鄉村消逝的“男耕女織”畫面,以新的形式重返鄉村,為青山綠水凝神聚氣,為鄉土生活增添活力和魅力。
《中國文化報》2023年2月7日第8版專題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舞水云臺非遺扶貧工坊
原文載于:清美非遺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