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陳履生:“鄉建”與“藝術鄉建”
時間:2023-04-27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165 分享:
21世紀的中國鄉村建設以此前的“三農”問題為背景,更有“脫貧”后的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因此,在現代化潮流中的鄉村建設,對于中國來說就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顯然,今天的鄉村建設不同于上個世紀中期的“掃盲”時代,而今天鄉村美好生活的幸福指數也不同于過去的時代背景。鄉村建設實際上有一些經驗或教訓,可是,我們一般談的都是成功的經驗,實際上也可以反思一些不太成功的或者是失敗的教訓,重新來認識那些是對我們子孫后代有影響的教訓,這在現代化潮流中的鄉村建設尤為重要。如果建設形成了對歷史文化傳統根脈的破壞,那不僅是很難修補,而且是再也回不去的致命問題,比如我們逝去的很多村落、宗廟、祠堂以及歷史建筑、橋梁等。鄉村建設的核心應該是尊重鄉村的歷史和文化傳統,珍惜鄉村的自然和生態資源,維護原住民的生活和風俗傳承。這三條應該成為基本的原則。如此來看鄉村建設那就不應是城市化的那種建設與發展,也不能成為現代化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鄉村版。鄉村建設還是要保留鄉村的特色,更不能違背村民的意愿。可是,如今成為典型的往往是一些利用鄉村資源的產業加盟,這種消費鄉村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的產業,其商業化盡管有其產業自身的特點,也有可能帶來鄉村的一些經濟利益,或者是成了旅游的一個點,有的甚至成了區域內的網紅。然而,這種產業的加盟對鄉村本色的消解,尤其是可復制的產業特點,往往是形成同質化問題的根源之所在。那么,千村一面的流行化就成為目前鄉村建設中呈現出來的主要問題。鄉村建設與發展只有去除同質化,才能留住田園風光和鄉間特色,才能使我們的鄉村更鄉村。
“藝術鄉建”首先應該考慮到這里的歷史和文化傳統,因為這是數百年、上千年所積淀而形成的鄉村中的文化根脈。當它成為離開這里的年輕人的鄉愁和記憶的時候,山水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態系統依然按照日出日落的規律而運轉。而對于外鄉人來說,往往是一種獵奇,看不到這種歷史和文化資源的根脈,一般所看到的只是歷史和文化資源所煥發出來的當代商業利用的價值。“藝術鄉建”如果是沒有限度的消耗這些資源,其結果就是城市化的發展帶來的鄉村文明的消失,或者是商業利用的千村一面。應該像珍惜鄉村自然和生態資源那樣,在尊重的前提下珍惜那些現在已經成為珍稀的歷史文化資源。顯然,這應該成為如今在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成為熱門的“藝術鄉建”所必須要注意的核心問題,并由此明確“藝術鄉建”的基本原則。這之中,在“藝術鄉建”已經開始流行的當下,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在鄉村建設中,藝術不是唯一的選項,只是其中的一個選項。面對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藝術在當代的融入并不是萬能的,藝術家也不一定都具有點石成金的能力。那么,“藝術鄉建”就不能是用價廉而無文化含量的掛紅燈籠、畫墻畫、做主題墻以及其他的一些藝術符號的添加等,而是要讓藝術在區域中顯現出符合鄉村特點的多元性和多樣化的風采,顯現在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中的中國特色。“藝術鄉建”應該用中國獨特的鄉村風貌來豐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于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中顯現出在這里能夠看到美麗中國。
具有現代藝術形態的藝術進入到鄉村之中,早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一些畫家進村而形成了畫家村,改變了村莊的原有業態,也改變了村民的生活。可這經不住城市化的蠶食,地被征了,蓋了高樓成房地產了,村容村貌消失了,畫家只能搬到遠離城市的更遠的地方。應該說以北京畫家村為代表的這種模式還不是現在所說的“藝術鄉建”。“藝術鄉建”是一種融入,是一種賦能,是一種提升。這就有個適度把握的問題。“藝術鄉建”要尊重原住民的生活和風俗傳承,這非常重要。不要輕易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承,比如他家門前有口井,那是完全融合到他們生活空間中的客觀存在,是一種與周邊關聯緊密的生活相依。可是,你卻要把井給藝術化,畫上一些圖案及其裝飾,用新鮮的五彩遮蓋歷史的厚重,用人為的裝飾改變自然的清新。原來這里民居的白墻是一種自然,渾然天成,你非得要畫上和周邊沒有任何關系的墻畫,而且那些繪畫的水準實在是低下。這種用無知改變自然,用個人的偏好改變村民的生活,用流行的方式改變鄉村的自然,對文化傳承的影響極其嚴重。而一村看一村,在各種表彰和鼓勵的引導下,在一個區域內就形成了一種時流,并形成了蔓延之勢。
貴州龍里縣洗馬鎮平坡村
“藝術鄉建”要對村民尊重。不能簡單的用經濟利益來指揮村民,也不是把村民的房子租下來開個咖啡屋來滿足自己的一時興趣,或者開家民宿來激發一些旅游資源。如果一個茶葉產區的村里出現了很多咖啡屋,不僅感到很奇怪,而且這種不搭調的本質是消解了茶鄉的文化內涵,以滿足城里人旅游觀光的需要而改變了鄉村文化的基本面貌。這種類似于咖啡屋和酒吧以及其它一些產業置入到鄉村之后,雖然只是在城鄉結合部,或者是在離城市不太遠的有著較好自然資源的地區,可是,基于文化擴散的一些規律,它對鄉村的歷史文化傳承有很大的影響,有些破壞則是巨大的。本來是很美的田園風光,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家前屋后種瓜種豆,雞鳴狗吠,這是人家的生活,對村民的尊重就表現為起碼的對村民生活方式的尊重。可是,村民集中居住后徹底改變的村容村貌,也徹底改變了歷史形成的社會村落及其生活方式。讓村民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首先要村民愿意。其中多數人是世代務農,已經養成了一種不可改變的生活習慣,而與之關聯的各種手藝等文化傳承的內容,都是基于這種生活方式之上的歷史延續。所以,“鄉建”和“藝術鄉建”不管是什么項目,都要以保留鄉村的田園風光為皈依,只能讓鄉村更鄉村。
在文旅結合的當下,“藝術鄉建”的背景往往與這種文旅結合相關。結合也好,開發也罷,都要有一定的限度。在鄉村要以淳樸和純真示人,而不是用同質化的“藝術”來影響這種淳樸與純真。在“尊重”“珍惜”“維護”的前提下,“藝術鄉建”就必須要審視各不相同的歷史和文化傳統、自然和生態資源、生活和風俗傳承,并在此基礎上以藝術來賦能鄉村建設。顯然,強化“在地性”是避免同質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而讓符合“在地性”的藝術契合到歷史和文化傳統之中,在自然中表現出藝術加持的力量和神奇,那么,這種契合能夠做到天衣無縫,或者讓人們少看到一些接縫,就能表現出“藝術鄉建”的水平。這就是“藝術”不能喧賓奪主。藝術只能是融入到鄉建之中,不能突出于鄉建之外。而藝術置入的限度,則是一個考驗。“適度”是很難把握的分寸,而現實中往往是夸大,有的突出了鄉村中的一些有限度的技藝,也會放大一些專門人才的手藝,將它們的才藝擴展為一種普遍性,這就出現了書法村、攝影村、畫家村、音樂村或某種手藝村等,這之中畫家村最為普遍,即使本地沒有幾位畫家,但通過一些優惠的政策而吸引外地的畫家進駐,從而形成區域熱點。這種藝術村究其本質與村民沒有太多的關系,僅僅是一些閑置房租出去之后獲得了一定的收益,然而,這種“藝術鄉建”的意義如果只是停留在這種幾年前北京周邊的畫家村的狀態,就顯現不出社會的發展,也不能反映新世紀、新時代提出“藝術鄉建”的時代意義。
藝術不能改變基本的鄉村文化面貌。不能強加,也不要左右。在鄉村建設中的藝術家要承擔基本的社會責任,也不能忘卻專業倫理,不能用個性的和在一定范圍內的能力來改變鄉村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社會要關注“藝術鄉建”的文化內涵和品質,要考慮到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就目前的狀況而言,一些項目的短視以及相關的問題已經顯現,還有一些待時間檢驗,這都應該有一些基本的評估。總之,只有深具品質的“藝術鄉建”,才能在持續發展中惠及當下,造福子孫。
2023年4月19日完稿于信陽
來源:陳履生美術館公眾號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