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老撾新聞文化旅游部、國際山地旅游聯盟的邀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首席教席、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陳平教授出席了在老撾首都萬象市舉行的2023“國際山地旅游日”主題活動,并以《山地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資源化利用》為題主旨演講。
她闡述了關于當代各國傳統手工藝的行業現狀,分享了傳統手工藝和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的新觀點。她認為,人類的文明來源于思想與雙手的共同創造。山地生態是大自然賦予我們取之不盡的資源。山地民間傳統手工藝作為山地文化的重要構成,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們承載了不同時期文明發展的內涵,記錄著不同國家、不同區域多元化的民族文化、風俗人情、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
人類用思想和雙手創造了文明。在幾千年的演變與發展中,傳統手工藝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們見證了人類發展的歷程,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在大量的傳統手工藝中,包含了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內涵,展現了地方文化與民俗風情。在旅游事業中,這些富有鮮明特色的傳統手工藝,一直散發著獨特的光芒,擁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是地方旅游收入的經濟支柱,它不僅可以提升當地民眾的生活水平,也能讓地方文化得到良好的展示與推廣。
在豐富的山地旅游資源中,山地傳統手工藝也擁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它們既承載了不同文明發展的進程,也記錄著不同國家和區域民族文化、民俗風情、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內容。因此,它們成為了向旅游者傳遞當地文化信息的一個重要載體。人們會在旅游景點購買一些富有特色的手工藝品作為紀念。
但是,隨著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高科技時代的到來,傳統手工技藝被工業化、低成本、大批量的生產所取代,很多手工藝制作不得不轉型為機器生產,大量傳統手工藝藝人失去了工作。曾經蘊含著高度智慧的傳統手工技藝,因為供銷環境的變化而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同時,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改變,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消費習慣、審美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傳統手工藝的造型、色彩、實用性也不再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了快速換取利潤,降低生產成本,很多旅游場所開售售賣一些同質化嚴重、質量低廉的產品。由于質量不過關、缺乏實用價值、缺乏美感,因此也沒有真正的吸引力,這樣的競爭,導致了傳統手工藝的不可持續發展。這是很多地區旅游業存在的一個事實。
另一個事實是,在過去的三年里,世界各地的旅游業由于疫情影響而受到了重創,更加導致了眾多傳統手工藝從業者失去了收入,生活舉步維艱。在我們今天討論山地旅游事業振興與恢復的同時,也應該關注這些手工藝人群體以及正在受到嚴重危害的傳統手工藝技術。
針對山地傳統手工藝的發展。陳平院長提出了五點建議:第一,各國政府組織專業人員參與傳統手工藝的創新與現代化研發與設計,為傳統手工藝人與當代設計師創造聯動機會,共同探討傳統技術與現代設計的合作;第二,發揮互聯網新媒體優勢拓展銷售渠道、提升市場推廣,通過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和數字營銷手段,介紹與傳播傳統手工藝;第三,建立有效的傳承機制和教育培訓體系,鼓勵傳統手工藝人通過設立傳統手工藝培訓中心、學院、工作坊等,傳授傳統技藝和知識;第四,呼吁各國制定法律法規、出臺相關產業政策,支持傳統手工藝的發展與傳承;第五,將山地民間手工藝融合至山地旅游發展的關鍵一環。
此外,陳平院長向與會者介紹了暨南大學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教席地位的情況。她表示教席將向老撾的文化與手工藝人傳承與創新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培訓,分享經驗,為婦女手工藝人賦能、減少貧困。教席期待與老撾文化部門以及不同的國際組織、大學、教育機構、社區、傳承人、企業等積極合作,共同為促進亞洲婦女手工藝人的平等就業機會而努力。
出席本次會議的重要嘉賓還有:老撾新聞文化旅游部副部長溫吞·考潘(Ounethouang Khaophanh)、國際山地旅游聯盟副主席兼執行秘書長傅迎春、老撾萬象市副市長普翁·翁坎騷(Phouvong Vongkhamsao)、文化和旅游部原一級巡視員張西龍、世界旅游聯盟副主席許澎、老撾新聞文化旅游部計劃和國際合作司司長潘占·潘蒙(Phengchanh Phengmuang)、老撾新聞文化旅游部經濟管理司司長達拉妮·蓬瑪翁沙(Darany Phommavongsa)、歐洲旅游委員會中國分會主席古蘭蘭(Franka Gulin)等。出席嘉賓們共同為國際山地旅游聯盟“世界名山系列推薦——亞洲山地旅游攝影展暨傳統民間手工藝展”揭幕剪彩。
活動開幕式上,老撾新聞文化旅游部副部長溫吞·考潘(Ounethouang Khaophanh)、國際山地旅游聯盟副主席兼執行秘書長傅迎春代表主辦方現場致辭。亞太旅游協會主席彼得·西蒙(Peter Semone),世界旅游經濟論壇副主席兼秘書長、國際山地旅游聯盟副主席何超瓊,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旅游大使祝善忠,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竇恩勇,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分別代表主辦方和國際組織作視頻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