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方李莉:非遺保護的3.0層級與中國文化的當代復興
時間:2024-04-02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52 分享:
非遺保護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類社會的今天及未來的發展服務,因此保護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那就是要在保護的過程中產生出新的創造力,并將其發展成為本民族的文化政治和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這是一個層級遞進的完整體。在這樣的完整體中,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三個層級:第一,是做先行的記錄和調查研究,摸清家底,確立非遺的保護名錄,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非遺保護的1.0層級;第二,當我們確立了非遺的保護名錄以后,需要確立非遺傳承人,并為他們傳承非遺文化和技藝提供必要的條件和經費,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非遺保護的2.0層級;第三,科學家、藝術家們挖掘非遺資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的或藝術上的創新,發展出具有原創性的科學或藝術的成果,貢獻給全世界,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這是非遺保護所帶來的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一個重要層級,也可以稱之為非遺保護的3.0層級。
我認為,在中國的現階段,這個層級得到蓬勃發展的時代已經來臨,并得到了很好的實踐,其在自然科學、文學和藝術中都有了非常出色的表現,并涌現了一批代表性的人物。如新近獲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她是從中國傳統的中草藥知識中,發現了青蒿素,這些中草藥知識現在也被定義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還有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其創作素材也是來自中國傳統的文學資源,包括其家鄉山東高密的風土民俗。
在藝術界就更是如此,記得幾年前,筆者到美國哈佛大學一位教授家做客,晚上住在她家,她很喜歡中國文化,她說,她最崇拜的音樂家是中國的音樂家譚盾,那是筆者第一次聽到譚盾的名字。她拿出一張光盤為筆者放送了譚盾的音樂《地圖》,那是一場將影像中原汁原味的湘西本土音樂與現場交響樂融為一體的多媒體景觀音樂的錄像,里面有湘西苗族的口弦,土家族的哭喪等等的湖南鄉土音樂,它們都是當地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一場將視聽結合在一起音樂盛宴,的確夠動人的心弦。后來筆者在網上找到了譚盾在創作這部作品時所說的話:“人類在語言發明之前,他們是聽音尋路,過一個寨子,過一個村的時候,你必須留下你的歌,這樣所謂聽音尋路,聽到回聲,聽到對歌,聽到鄉間不同的口音,不同的音調,不同的節奏,尋找你的去路,尋找你要去的方向。”也就是說,這些鄉間的土音曾是先民們尋找道路的《地圖》,這樣的一種來自文化母體的含義讓譚盾的作品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迷倒了世界不同國家的聽眾和觀眾。2014年,他又根據湖南的另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女書”,以音樂3D和時空3D為手段,創作出了他的又一部音樂影視片《交響音樂史詩:女書》,再一次在世界性的國際舞臺獲得成功。如果他們的成功還不夠說明筆者所提出來的非遺保護的3.0時代的概念,筆者還可以用更多的案例來說明這一問題。如:楊麗萍的《云南印象》,蔡國強的火藥藝術,呂勝中“小紅人”,朱樂耕的環境陶藝,譚維維的“華陰老調一聲喊”等,都和譚盾的作品一樣,是挖掘了中國的非遺資源,而創作出的非常具有本土性的當代藝術。
中國非遺保護3.0層級得到發展的時代到來,不僅是體現在這些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們的身上,其同樣體現在一個時代的創造性精神的勃發上。有人說,西方的優勢在于其創新驅動,而我們中國目前還只有資源驅動,落后了一個等級。但筆者認為,中國已經開始出現創新驅動的苗頭,這個苗頭就是源于非遺保護3.0層級發展的到來。在這里,筆者再舉一個案例:景德鎮是一座傳統的陶瓷手工藝城市,到2006年以后,在這座城市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景漂”。這些“景漂”是一些畢業于各美術院校的大學生,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的一些藝術家。他們來到景德鎮和當地的工匠合作開設自己的工作室,有的是進行藝術創作,有的則是在這里扎根創業。他們挖掘和利用屬于景德鎮非遺中的傳統手工藝技術和傳統手工藝生產體系,開創出自己新的事業。他們創作出了許多既有中國本土氣息但又非常現代的現代陶藝作品,或藝術化的手工日用瓷,進入到當代人的生活空間中,獲得了極大的市場。
不僅是在景德鎮有這樣一些年輕人,在江蘇的紫砂壺之鄉宜興,在江蘇的刺繡之鄉的鎮湖等許多傳統的手工藝之地,都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年輕人群體,他們也是中國走向非遺保護3.0層級的最有希望的生力軍,并且是一支浩大的促使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生力軍。由于他們的出現,許多傳統的手工藝城市和傳統的手工藝地區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并開始成長為新的文化和新的經濟中心。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全球發展的世界,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會超過以往的任何時代,由此,在全球化的空間中爭取話語權,就是爭取國家發展權的一個重要舉措。而在當今時代,國家話語權的爭取,不僅依靠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更是依靠創新成果帶來的認同,這樣的成果有來自科學技術方面的原創性成果,也有來自文化和藝術方面的原創性成果。在這里我們必須要強調原創性,近200年來,在西方國家面前中國為什么落后和喪失話語權,就是因為無論是在思想哲學、科學技術、文化制度等方方面面,我們都喪失了原創性,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在采用拿來主義,都只是在享用西方世界所創造的成果,也因而處處被動。所以,要想中國的未來發展能在世界獲得話語權,首先就必須有自己方方面面的原創性成果出來。
不僅要發明出原創性的高科技成果,來促進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還要創作出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貢獻給世界人民,形成讓人耳目一新的審美風格,由此而設計出具有原創性的世界流行產品,讓具有原創性的中國審美成為世界人民愿意追隨和欣賞的流行審美,從而讓中國的文化理念成為大家都愿意認同并追隨的理念。
近年來,具有中國原創性的方方面面的科學藝術方面的成果不斷出現,文章前面所舉的有關屠呦呦、莫言,還有譚盾、楊麗萍、蔡國強、呂勝中、朱樂耕,包括譚維維等,他們都是這樣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他們的特點就是,其科學和藝術成果不僅是在中國,而是在國際上也得到了巨大的認同。如屠呦呦和莫言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譚盾的作品風靡整個西方世界,并得到高度認同;楊麗萍的作品在不同國家巡回演出,場場爆滿;蔡國強的作品被世界不同國家的美術館收藏,并在國際上獲得多種獎項。呂勝中的作品曾在威尼斯雙年展等國際重要的展覽中獲獎。朱樂耕的作品曾在不同國家展出,得到了世界陶藝界的高度認同,尤其在韓國享有很高美譽,在許多流行的韓劇中都有他的作品“出鏡”,今年9月韓國人為他修建的“朱樂耕藝術館”即將開始在韓國濟州島動工。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原創性活力正在不斷地噴發,而這種噴發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認同。不僅是他們,最重要的還有一批猶如“景漂”“宜漂”和“繡二代”一般的年輕創客們,他們正在把非遺中的種種本土資源開發出來,用在自己新的設計和創作中,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融入到我們新的生活中,他們的力量不可小覷。正是這些著名的大科學家、大藝術家與年輕的創客們,與非遺傳承人合力而創造出新的中國文化的景觀,構筑了一個中國非遺保護的3.0層級的爆發時代。其特征就是我們國家整體進入一個以本土文化為資源,重新煥發中華民族的新的生命力的時代。傳統的非遺是蘊藏在我們身邊的富礦,但富礦需要開發和提煉才能升華其價值,非遺保護的3.0層級就是在傳統基礎上的新的文化的再生長。
非遺保護3.0和1.0、2.0既是層級遞進的關系,又是同時存在,并且不能相互取代的,如果沒有對非遺保護1.0的整理、認定和記錄,我們的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很可能流失;作為非遺保護2.0的“非遺”傳承人的認定和傳承也很重要,他們是非遺保護3.0發展的基礎,無論是譚盾的“女書”“地圖”,楊麗萍的“云南印象”,還是譚維維所創作的“華陰老調一聲喊”,都是和當地非遺傳承人合作完成的。還有景德鎮的“景漂”們,他們之所以會聚集在景德鎮,就是因為景德鎮有眾多的本土工匠可以傳授技藝給他們,或者是參與他們的作品制作。還有鎮湖的“繡二代”更是當地非遺傳承人的后代,他們是在繼承父母技藝的基礎上再發展的。
非遺保護3.0是促使本土性的現代化產生的基礎,也是未來文化多樣性發展的基礎,也就是說,未來的全球化時代,一定是“多元一體”“和而不同”的,這樣的趨勢是符合辯證法發展的,也唯有如此,中國文化才會有自己的原創性和獨立性發展。也唯有如此中國才能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成為世界新的當代文化的一部分。
從以上的例子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的是,在我們強調非遺本土性的同時,也要虛心地接受現代西方高科技成果的洗禮,并與其緊密結合。可以說,沒有現代的科學技術屠呦呦不可能提煉出青蒿素;沒有現代的3D影像技術,沒有西方的大型交響樂的介入,譚盾的音樂不會有如此震撼的藝術效果;沒有現代的聲光電技術楊麗萍的“云南印象”也不會如此讓人耳目一新;沒有借助氫氣球、錄像等現代技術,蔡國強的許多作品無法完成,也無法保留和呈現;沒有借鑒當代西方的藝術表現形式,呂勝中的“小紅人”也不會有如此的磅礴的氣勢;沒有現代窯爐的出現,朱樂耕的環境陶藝根本難以產生;因而,一方面現代藝術家需要從本土的傳統藝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去挖掘資源。同時,許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需要用新的現代科學的手段去傳承創新并發揚光大,以往把東方的傳統與西方的現代化對立起來的時代過去了。所謂的非遺保護3.0層級就是傳統與創新互為依存,東方和西方的智慧相互借鑒的層級。傳統,也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不能進入現代的生活空間,就沒有新的生命力,現代,如果沒有傳統作為基礎,沒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其巨大的富礦和資源庫,其就會由于沒有原創性只能跟在西方文化后面拾人牙慧。在新的時代,東方傳統需要對接西方現代化來挖掘其內涵,同樣西方的現代化也需要對接通過東方的傳統來為其注入新的活力。只有如此,才能將整個的人類發展的歷史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也只有如此,才能將中國的傳統和原創性精神融入到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洪流中去。
作者簡介:方李莉,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藝術人類學會會長。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華學論壇
(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