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與大家進行文化圓桌交流,與各位嘉賓一起探討人工智能時代文化藝術的發展趨勢,共同研究“守正創新”的文化主題,共同面對亞洲文明在AI技術語境中的發展與挑戰。
去年,我們團隊承擔中國郵票公司的“龍年賀歲”紀念郵票設計任務,嘗試了中國傳統藝術的AI轉化創作,卻遇到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現有語料庫生成中國傳統圖象AI作品,幾乎失去了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形象,最終還是放棄了這類技術工具。為什么這次以傳統中國民間藝術為題材的轉化創作不成功呢?我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現有的人工智能技術系統中,缺少中國傳統圖像藝術的語料庫。雖然AI生成內容的技術正在不斷迭代和發展,但是世界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傳統的資源庫還沒有充分建立起來。這就好比如果沒有秦磚漢瓦,很難再現“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歷史意境;換句話說,我們也很難用油畫的材質來傳達中國的水墨精神,所以在人工智能的工具系統中,我們需要不斷建構和完善人類社會多樣化的歷史傳統,使人類數千年積累的文化藝術在全新的技術語境中被全面激活,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上,實現古與今的貫通,實現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鑒,并進一步作為創造性的資源得到充分應用和創新,賦能未來技術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來看,在智能時代的技術系統中,構建中華圖像藝術體系的資源庫,極具必要性。
首先,要填補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中“中華圖像藝術體系”的空白,建設中華圖像藝術的人工智能語料庫和模型訓練系統。相對于目前發達的西方藝術數據資源以及當代藝術數據資源而言,中華傳統的造型藝術在人工智能應用中的系統建設亟待展開。相對唐詩宋詞等傳統文學語庫,在AI技術系統中的創造性傳承和表達而言,構建造型、圖像、色彩等視覺文化系統亟須加強。可以說,中華五千年文明包含豐富的造型語言和工藝智慧,博大精深,自成體系,而且因為是有形的、有內容的、生動的,這類形象載體能夠超越語言的限制,迅速被接受、被應用,瞬間產生共鳴,可以說是世界的文化瑰寶。如建成語料庫,將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方面,繼續創造美的內容,表達美的形象,傳播中華美學精神。也有助于使青少年充分接受Al系統的中華傳統圖像,并加以認識、接受和運用。
在此基礎上,也要進一步提高人工智能系統關于文化藝術的深度學習能力,從藝術審美的構成元素,深入到藝術風格、美學精神層面,從而避免碎片化、臉譜化的取用生成模式。習近平總書記曾對中華美學精神的基本內涵作出精辟的論述:“中華美學講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講求言簡意賅、凝練節制,講求形神兼備,意境深遠”。我們在中華傳統造型、造像、造景、造園及形象、色彩、紋樣、符號語言等方面,融入人工智能的信息系統,還要做到由表及里,推進機器的學習與訓練。不能停留于形象語言的隨機拼貼,要在洞悉內在肌理的意義上,實現人工智能生成式的創意和創新發展。
此外,要進一步發揮人工智能系統對于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傳播作用,開拓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虛擬傳播空間。當前,AI技術推動了藝術語⾔和技術應⽤的融合,也豐富了傳統藝術傳承傳播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我們要在這樣的跨界中實現新的傳承和表達。這也需要不斷加強原創性設計,不斷創新藝術的表現形式,不斷豐富和發展藝術語言。應該說,智能時代不僅對文化藝術的創造⼒提出了機器美學新的挑戰,也為我們重新認識歷史傳統、理解人文精神、推進文明的交流互鑒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空間。
總之,人工智能時代,從技術層面,開創了一個時代;從應用層面,改寫了一個時代;從藝術層面,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也許AI可以拍電影、畫畫、作曲、演唱等等,但不能代替藝術家的創作。我們希望以開放的視野和胸襟,去面對科學技術的更新發展,融入全新的技術語境,洞悉不斷變化的生活方式和審美需求,共建AI時代人類文明的多元造型藝術體系,守正創新,共享貫通古今的智慧創造。
潘魯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