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對工作任務的理解、科學建立名詞及概念體系、重視學術規范這三方面,談點想法。
第一,關于非遺名詞審定工作的主要任務。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詞審定工作,目的是全面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體系。前些年制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主要是著眼于為各級非遺保護工作提供相應的指向和政策依據。截至目前,真正覆蓋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有門類和事項的完整的名詞和概念體系尚未建立。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名詞審定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
這項工作具體有兩項任務:一是建設,科學準確地對非遺門類和事項加以命名,并規范定義,從而建立起全面覆蓋非遺各門類和事項的名詞與概念體系。二是修正完善,全面審視現有的名詞概念,考察對非遺事項的命名是否合理,定義是否準確。對不夠準確的,則通過審定工作加以修正,使名詞和概念的設立及相關定義更加合理、規范和準確。即使難以做到全部修正,也應樹立這種規范意識,盡量避免出現審定發布后仍存在較多爭議的情況。因此,這也是一項很不容易、可能需要多次反復的工作。
第二,科學審定非遺的名詞及概念,與深化對非遺的認識密切相關。
基本的問題是什么是非遺,怎么看非遺。這些年,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在實踐中逐漸深化,尤其是越來越清晰地建立起整體觀和發展觀。
很多非遺事項里面有工藝和技藝。但作為一個傳統,用工藝或技藝來概括,或者只用工藝或技藝來命名,夠不夠?這個問題以前并沒有怎么意識到,認識也不是很清晰。但這確實是個問題,并且會影響非遺保護工作的思路 : 是著眼于保護與這個事項密切相關的整個文化傳統,還是僅僅著眼于保護其中的工藝或技藝?實際上,任何一個非遺事項,都是某種文化傳統的整體。就與傳統工藝相關的非遺事項而言,除了一些相當專門的工藝或技藝,很多事項只用工藝或技藝來概括和命名,是遠遠不夠的。“宣威火腿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但當地與火腿有關的傳統卻不僅僅是怎么做火腿。宣威一帶多少年來就有養豬的傳統,有腌咸肉的習慣,后來發展成做火腿的傳統。家家戶戶養豬、家家戶戶做火腿,并由此形成的分享、烹飪、食用和銷售火腿的習俗及文化現象,才是關于宣威火腿的非遺事項的本質。因此,作為一個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命名,“宣威火腿制作技藝”并不準確。這個命名只看到了技藝或制作方法,而忽視了使這種技藝和制作方法得以延續的文化習俗、生活方式,忽視了非遺是一個整體。
很多習俗類的傳統,作為一種文化,其技藝對于傳統的延續并不是特別重要。比如“制作和分享烤馕等面餅的文化”。這個非遺事項里,當地老百姓制作烤馕的習俗是傳統,分享面餅的文化是傳統。至于是在炭火的窯爐里制作,還是在現代烤箱里制作,是手工揉面,還是機器揉面,并不重要,對做烤馕、吃烤馕、分享烤馕這一習俗的傳承并沒有什么影響。如果把這樣一個傳統也就是非遺,命名為“烤馕制作技藝”,那整個保護工作就會陷于被動,甚至會讓你無從著手。同樣,命名關于火腿制作的非遺,也需要著眼于傳統和文化。制作、分享、食用、銷售火腿的習俗,是宣威一帶的傳統,并且成了當地的一種文化。保護這個非遺,重要的在于保護當地養豬、做火腿的習俗。只要宣威的老百姓、作坊、企業在做火腿,這個傳統就是在傳承,在延續。至于做火腿時具體采用什么工藝,怎么風干,放多少鹽,各家各戶完全可以各有不同,各有千秋,各有發展,各有改良和創新。雖然有的制作技藝對于一些家庭、作坊或企業來說,是其特有的傳統,并且在世代相傳,但就整個宣威一帶而言,制作技藝的變化并不影響做火腿這個傳統的延續。
因此,對非遺事項加以命名,首先要厘清這個事項的本質。要避免把一個文化傳統的某一個方面、某一個環節,當作整個傳統的名稱,用一個方面或一個環節來給整個傳統命名。命名不科學,既會影響保護政策的科學性,也容易使具體的保護工作措施脫離非遺傳承實踐的實際。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非遺項目歸類的變化,也反映了相關方面對非遺整體性的認識的深化。早期入選名錄的非遺項目歸類,比較傾向于將一個項目對應于五大類別的某一個類別,有一些項目會同時歸入五大門類的兩三個門類。近年來的名錄,則比較多地出現了一個項目同時歸入四五個門類的情況。
去年我國成功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是2001年以來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的35個項目中,唯一在“制作技藝”后面加上“相關習俗”的。這是一個認識上的重大深化。中國的茶,作為文化傳統,絕不僅僅只是制茶,也絕不僅僅只是制茶的技藝。對茶的認知、知識、相關的技藝,以及消費、愛好和儀式,共同構成了茶的文化。在非遺名詞審定工作中,應當注意到這些情況,完善名詞及概念的命名和定義;有的還需要重新命名,重新定義。
深化對非遺的認識,還需要關注概念的來源,從而更加準確地理解、定義和使用概念。文化傳統伴隨著文明的成長而形成并發展,但非遺這個概念的產生及引入和使用,還只有很短的時間。很多概念的確立,都需要長時間的積淀。同樣,對非遺這個概念的理解、解讀甚至校正,也需要時間積淀和實踐檢驗。“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不是漢語中原生的概念,而是翻譯過來的概念。它也可以翻譯成“無形文化傳統”或“非物質文化傳統”。當使用“非物質文化傳統”這個概念,或者在“傳統”的意義上理解“遺產”時,就需要重新審視目前對非遺的定義。顯然,將“非物質文化傳統”定義為“……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是從邏輯上到實際含義的理解上,都值得重新斟酌的。
第三,非遺名詞審定應重視學術規范。
名詞審定的學術規范最根本的是科學定義。所有的定義,都要符合邏輯規范。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在邏輯面前都應該保持謙遜的態度,自覺用邏輯的眼光來看待承擔的名詞審定工作。如果名詞編纂人員缺乏邏輯意識和邏輯訓練,將會對審定工作產生較大影響。這些問題需要從源頭上避免。
項兆倫 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