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錢初熹:人工智能時代學校美術教育的發展方向與實施路徑
時間:2024-05-20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391 分享:
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學校美術教育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首先,研究國際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的發展方向,探討各國間的異同點,可以從中汲取對我國學校美術課程改革的啟示。其次,要探索以藝術家思維與行動為導向的美術課程與教學策略,明確實施路徑。最后,站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新起點,可以展望學校美術教育發展的全新愿景。
新一代人工智能對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其中對學校美術教育提出的挑戰尤為值得關注。
如今,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自由畫板、動畫創編、短視頻生成等工具,學生只要敘述自己的想法,人工智能就能在短時間內創作出與之相應的繪畫、動畫作品或視頻作品,那么學校美術教育存在的意義何在?
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引發我們深刻思考,即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時代,學校美術教育應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我們將通過哪些有效路徑實現迎接人工智能挑戰的學校美術課程與教學改革,提高中小學生的藝術素養與綜合能力?這是迫在眉睫的、亟需我們尋找對策加以解決的難題。
(一)各國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為探明人工智能時代學校美術教育的發展方向,近期,筆者對美洲(美國、加拿大)、歐洲(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大洋洲(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12個國家的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進行了考察與分析,發現其相同點如下:
第一,強調創新和批判性思維。各國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均強調創新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最新的研究強調跨學科方法在視覺藝術(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這涉及將視覺藝術(美術)與其他學科如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相結合,以設置更全面的課程。這方面的課程幫助學生將視覺藝術(美術)與現實世界聯系起來,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探索新的藝術形式和技巧,鼓勵他們批判性地思考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以及批判性地評估自己的作品和創作過程。
第二,關注文化傳承和創新。各國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均注重文化傳承和創新。教師教授學生關于本國或本地區文化和藝術的歷史和傳統,同時鼓勵學生通過藝術創作和文化交流來傳承和創新文化。
第三,技術和數字化應用。各國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都關注技術和數字化應用,將現代科技應用于教學中。學生使用數字工具和新媒體進行創作,掌握與時代相適應的技術和技能。
第四,個性化學習。各國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都注重個性化學習。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學習風格設計個性化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發展。
第一,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每個國家的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都有其獨特之處。例如,美國學校視覺藝術教育為學生提供一個探索文化認同、培養歸屬感、表達個人體驗的平臺。新西蘭學校視覺藝術教育強調創新和實踐,注重提供多元化的藝術課程。新加坡學校視覺藝術教育注重技術和數字化應用以及合作與交流。印度學校美術教育強調傳統和本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注重多元化、包容性和藝術實踐。
第二,評估方式。每個國家的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的評估方式存在差異。一些國家采用傳統的以作品成果為導向的評估方式,而另外一些國家則更加注重學習過程和發展性的評估方式。
第三,教育資源和學習機會。每個國家的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在學習資源和機會方面存在差異。一些國家擁有豐富的藝術資源和博物館、美術館、畫廊等機構,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和學習的機會,而一些國家則可能面臨資源有限的問題,需要在有限的條件下提供高質量的教育。
我國自2022年4月教育部頒布《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來,正在進行新一輪學校美術課程與教學改革。各國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的發展方向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如下:
第一,近年來,我國與各國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同樣注重跨學科課程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與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但在批判性思維培養方面尚有不足之處。我們可以借鑒各國通過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方面的經驗,即教師不僅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探索新的藝術形式和技巧,同時引導學生批判性地思考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以及批判性地評估自己的作品和創作過程,這將有助于促使學生成長為具有藝術素養的思想家。
第二,我國與各國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同樣重視文化傳承和創新。我們可以通過舉辦或參加國際視覺藝術(美術)教育研討會等方式,傳播中國學校美術教育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方面的經驗,同時借鑒各國在這方面的經驗,進一步促進文化傳承和創新發展。
第三,我國與各國的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同樣關注技術和數字化應用。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要將人工智能與學校美術教育進行深度融合。教師將現代科技應用于美術教學中,如數字媒體、計算機圖形學和虛擬現實、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等,指導學生使用數字工具和新媒體進行創作,掌握與時代相適應的技術和技能。
2021年11月1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第41屆大會上面向全球發布《共同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一種新的教育社會契約》(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探討和展望面向未來乃至2050年的教育。報告提出,當前教育模式亟須變革,新的教育社會契約需要我們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學習以及學生、教師、知識和世界之間的關系。其包括繼承優秀教育傳統,革新教育教學模式,強調生態、跨文化和跨學科學習,支持學生獲取和生產知識,同時培養他們批判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重新構想學校,以推動世界更好地向更加公正、公平和可持續的未來轉型;保證人類享有和擴大終身教育,以及在不同文化和社會空間中受教育的機會。
從這一報告以及各國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的發展動向中,我們不難看出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國美術教育的愿景為:通過教師及同伴的協作討論、反思來整合和深化美術課程內容,建構美術學科及其他學科的知識相聯結的橋梁;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增強自身批判性視覺識讀能力,以獲得更多探索知識、持續練習和共享學習的機會,實現從體驗和合作學習到反思實踐、認知發展的深度學習,從而最大化地發揮藝術思維與批判性思維,持續提高藝術素養與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激發終身學習的熱情,立志為個人、地區、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以提升社會福祉和實現人類共同利益,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塑造美好未來。
二、
像藝術家一樣
思考與行動的
美術課程與教學的策略
新一輪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提出“像專家一樣思考與行動”的號召,各國學校視覺藝術(美術)教育均強調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這為我國學校美術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學校美術教育中的專家指藝術家、設計師和手工藝者(簡稱“藝術家”)。
首先是我們探明這一時代的藝術家與以往相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第一,藝術家身份的變化,引發他們思考方式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初,藝術家開始開展全球化思考。這是因為很多藝術家出生在一個國家,在另一個國家接受教育,在第三個國家進行藝術實踐,并在全球展示他們的作品。因此,他們所創作的作品和解決的問題比他們出生在哪里或居住在哪個國家重要得多。第二,藝術家創作的變化。21世紀以來,許多藝術家從主要對美學問題和新藝術運動形式的關注轉變為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在他們創作的作品中,表達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思考與積極回應,如生態問題、種族問題、貧富不均問題、被忽視和邊緣化的人群問題等,與表現形式相比,其作品的主題顯得格外重要。
其次,我們探明藝術家的思考與行動方式。藝術家的思考方式往往獨特而富有創新性,他們善于觀察和感知世界,并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靈感創造出獨辟蹊徑的作品。藝術家的行動方式往往不同于常人,更傾向于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理念,不拘泥于傳統的規則和束縛,創造出既獨特又富有意義的作品,以表達他們對世界的感受和理解。同時,藝術家會面臨一些挑戰,比如如何保持自己的創作激情,如何精選題材并提煉主題,如何面對創作過程中的困難和挫折,以及如何與觀眾或贊助人建立良好的關系等。
(二)開展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與行動的美術課程與教學的策略
在學校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與行動,建立學習共同體,完成《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美術學科課程設置的20項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鼓勵中小學生超越常規思維,面對復雜問題,引導學生批判性地思考,探索新的藝術形式和技巧,發展新穎和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以及批判性地評估自己的作品和創作過程,促使學生成長為具有藝術素養的思想家,推動社會發展。
具體而言,在中小學美術課程與教學中,融入藝術家的思考與行動方式,首先是培養目標的變化。21世紀的學校美術教育目標轉向為培養新一代富有美感與創造力的,適應21世紀社會文化、科技、經濟發展必備素養的國民。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還要求學生運用藝術思維,激發創意,具備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其次是課程內容的更新。為對應目標的轉變,中小學美術課程內容更加關注學生的經驗,融入社會文化、科技、經濟發展,并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這意味著美術課程不僅包括傳統的繪畫、雕塑、工藝,還包括數字藝術、交互藝術、環境藝術等新興領域的藝術。
再次是教學方法的變革。中小學美術課程從注重教轉換到注重學,通過基于觀念和能力驅動的方法支持更深層次的學習。隨著科技的發展,美術教學重視與教育技術的整合,越來越多地利用技術手段,如數字化工具、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模型等,提供更豐富、更互動的學習體驗。
最后是評價方式的改進。中小學美術教學正在發揮評價的作用,以激發學生的潛能、個性和創造性。評價方式從單一的美術知識、技能評估轉變為更全面的評估,包括學生的參與度、創新思維、創造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多個方面。
總而言之,21世紀我國學校美術教育正在經歷一場深度的變革,從培養目標、課程內容到教學方法、評價方式都在不斷地調整和更新,尊重學生思考、學習和成長的方式,并為他們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獲得成功的終生學習做好準備,以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學生成長為在未來的所有領域具有個人和社會能力的公民。
三、
融入藝術家思維
與行動方式的
美術課程實施路徑
在此,基于《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美術學科課程內容的學習任務,我們探討融入藝術家思維與行動方式的美術單元課程實施路徑。其基本路徑為:根據真實情境提出學習任務——精選題材并提煉主題——確立大觀念——制定目標并確定驅動問題——選定實現目標的策略與方法——開展藝術實踐,表達情感、思想或解決問題——進行展示、交流、評價和反思。
首先,我們可以從知道、能做、理解這三個層面制定美術單元課程目標。在知道層面,確定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包括美術史、美術原理、材料特性、工具使用等方面的知識。在能做層面,確定學生能夠完成的具體任務或技能,包括表現技巧、創作技能、設計能力等。在理解層面,確定學生對美術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包括對作品的鑒賞、對原理的理解、對創作的思考等。
其次,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我們需要制定具體的策略,包括采用課堂教學、實地考察、示范演示、實踐練習、作品展示、交流評價等方式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技能以及提升理解能力。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成果,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目標。
最后,我們可以采用單元嵌入式表現性評價方式,促使學生展示一套具有說服力的學習結果,即一套復雜但連貫的美術學科或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并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幾天甚至一周或更長時間)內應用。換言之,學生在參與運用美術學科及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任務中,提供完成該任務的證據,如所獲得的美術學科及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批判性思維、創造性解決問題、有效溝通和建設性合作等證據,也就是深度學習的證據。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融入藝術家的思維與行動方式。首先,教師激發學生的藝術思維,即以對形象的感知、記憶、想象、聯想、靈感和表達的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方式,并輔以概念、判斷、推理等抽象思維方式。這幾種思維方式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共同構成學生創造性、獨特性和審美性的藝術思維方式。其次,教師引導學生精選題材并提煉主題,不拘泥于傳統的規則和束縛,克服創作過程中的困難,創造出既獨特又富有意義的作品或項目成果,以表達學生對世界的感受和理解,并與觀眾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
單元情境:“學校是一座美術館”這一以學習任務驅動的、基于項目學習的課程,是一個富有創意的美術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的研究課題。
在此,讓我們來計算一下學生的在校時間。一般而言,學生在學校一天的時間為9小時及以上,一周為45小時及以上,即2700分鐘及以上,其中美術課的時間是80分鐘(初中)或40分鐘(小學),僅占學生一周在校時間3%或1.5%的比例。如果將整個學校建成一座美術館,那么,無論學生在門廳、教室,還是在走廊、食堂、洗手間、室外活動區等所有公共空間,都能呈現學生美術課、社團學習的過程與結果,把一座美術館融入學校,那么學生在學校學習美術的空間與時間將得到很大的拓展與延伸,學生對美有自己的感受、認知、判斷,對美有更多需求,就能真正愛上美術,愛上學校。
根據上述設想,我們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與行動,不拘泥于傳統的規則和束縛,突破對美術館的固有認識,設計“學校是一座美術館”的美術單元課程。首先,根據《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美術學科課程內容中6-7年級的學習任務3,“營造環境:本學習任務主要引導學生根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設計原則,對學校或社區進行環境規劃,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提取出“美術能將我們的學校建成一座美術館,同時讓我們的學習生活融入美術”的大觀念,再制定單元目標,確定探究學習的總任務和子任務。學生圍繞學習任務運用藝術思維方式、美術及跨學科的知識與技能,整個過程就變成一種探究的過程。
單元目標:通過本單元課程的學習,學生經歷“考察與反思”“探究與創造”“營造美術館”“交流與評價”的學習過程,知道將學校建成一座美術館的知識與技能,學習營造學校美術館的藝術思維方式、美術語言和表現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思考,理解其目的與意義,即理解“美術能將我們的學校建成一座美術館,同時讓我們的學習生活融入藝術”的大觀念,涵養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以及審美情趣、人文情懷、勇于探究、問題解決、社會責任等核心素養。
單元學習任務:以將學校建成一座美術館為任務,考察學校的真實情境;匯集一單元或一個學期的美術學習成果,如學習單、繪畫作品、工藝作品、書法作品、設計作品等,提煉展覽的主題;根據展覽的主題、策展人的理念和目標,選擇展出的作品;根據場地面積,規劃展出的效果,制定展示設計方案;根據設計方案,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布展工作;展示、交流本單元學習全過程的學習成果,并進行評價與反思。
單元學習評價:1.能根據將學校建成一座美術館的任務,考察學校的真實情境,測量學校內可供美術展示的場地面積;2.能匯集一單元或一個學期的美術學習成果,如學習單、繪畫作品、工藝作品、書法作品、設計作品等,提煉凸顯學校特色的展覽主題;3.能根據展覽的主題、策展人的理念和目標,精選可供展出的作品;4.能根據場地面積,規劃展出的效果,制定具體可行的展示設計方案;5.能根據設計方案,與同學共同布置展覽;6.能展示、交流本單元學習全過程的學習成果,并從知道、能做、理解等維度進行評價與反思。
驅動性問題:如何將我們的學校建成一座既具有美感又富有內涵的美術館,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融入藝術?
發現與感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考察學校的真實情境,發現校內可供美術展示的場所,并感知不同環境對美術展示的影響。
記錄與反思: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測量校內可供美術展示的場地面積,采用描述、繪制、拍攝等表現方式,完成1份圖文并茂的學習單。
探索與創造: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索并學習策展人的知識、技能和思維方式,匯集一單元或一個學期的美術學習成果,如學習單、繪畫作品、工藝作品、書法作品、設計作品等,提煉主題,并根據展覽的主題,精選可供展出的作品,制定展品清單(包括展品的性質、內容、種類、數量、形狀、重量、尺寸、外觀、特征等),完成1份圖文并茂的學習單。
記錄與反思: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將展出的作品,根據場地面積,規劃展出效果,制定展示設計方案,表現形式可以是手繪、攝影、立體模型等,完成1份圖文并茂的設計草圖。
探索與創造: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索并學習美術館布展的知識與技能,根據設計方案,做好現場施工的安排,包括施工時間、地點、人員等,與同學共同布置展覽。
推理與反思:在布展過程中自主發現問題,反思不同環境對美術展示的影響,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不斷加以改進與完善,完成本小組的布展任務。
展示與分享: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策劃并展示個人或小組在本單元學習整個過程中的成果,包括學習單、手繪草圖、各種表現形式的作品以及學習感悟(口頭、書面以及視頻方式)等,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尊重他人的學習成果,交流思想與情感。課后,學生運用網絡社交平臺和遠程通信技術加強與國內外學校學生或自己居住社區的溝通與交流,構建“學校是一座美術館”的學習共同體。
連接與拓展:通過交流來闡述“美術能將我們的學校建成一座美術館,同時讓我們的學習生活融入美術”的大觀念。這一“營造環境”的學習任務也可以延展到社區,根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設計原則,引導學生將身邊的社區建成一座美術館,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教學建議”指出:“堅持育人為本,強化素養立意”“重視知識內在關聯,加強教學內容有機整合”“注重感知體驗,營造開放的學習情境”“善用多種媒材,有機結合繼承與創新”“建立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藝術潛能”。“學校是一座美術館”單元課程根據這一要求設計,其特征如下:
第一,本單元課程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設計與學生經驗、學校資源相關聯的情境與任務,考察學校的真實情境,學習營造學校美術館的藝術思維方式、表現形式和動手實踐方法,理解“美術能將我們的學校建成一座美術館,同時讓我們的學習生活融入藝術”的大觀念,滲透多方面的育人價值,涵養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以及審美情趣、人文情懷、勇于探究、問題解決、社會責任等核心素養,將核心素養的培育貫穿教學的全過程。
第二,本單元課程以基于項目學習的形式開展教學,以“將我們的學校建成一座既具有美感又富有內涵的美術館”為任務驅動,采用環環相扣的單元內容結構方式,融入藝術家的思維與行動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提出驅動性問題和子問題,為尋求問題的答案,經歷“考察與反思”“探究與創造”“營造美術館”“交流與評價”這四個環節的藝術實踐學習過程,使想象與聯想、靈感與直覺、邏輯與推理等藝術思維方式相互交織、相互影響,促進對建造學校美術館相關知識的整體聯系和建構,并像藝術家那樣,不拘泥于傳統的規則和束縛,克服創作過程中的困難,完成“將我們的學校建成一座既具有美感又富有內涵的美術館”的任務。
第三,本單元課程實現學生、藝術家、設計師、工藝師、策展人、布展人、講解員、新聞發布人等多重角色轉換。其中,僅策展人這一角色,就需要具備制定合理的策展方案和執行計劃并確保展覽成功實施的能力,包括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專業的藝術知識和素養、謹慎行事和注重細節的素質、熟練操作電腦各種軟件的能力、高水平的文字寫作能力、很強的溝通能力和處理公共媒體關系的能力等。學生經歷多重角色的轉換,實現從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到對美術豐富學校學習生活作用的理解,再到“美術能將我們的學校建成一座美術館,同時讓我們的學習生活融入藝術”意義建構的發展,涵養核心素養,提升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本單元課程采用多元立體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發展為本,營造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敢于質疑、樂于交流的學習氛圍,提供多種選擇,加強個別指導,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尊重學生的個性與獨特發現,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學生分享與交流“學校是一座美術館”單元課程學習的體驗和整個過程的學習成果,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并運用網絡社交平臺和遠程通信技術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如運用網絡社交平臺和遠程通信技術與國內外學校學生或自己居住社區的分享與交流,構建學習共同體。
總之,“學校是一座美術館”的美術單元課程對接《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美術學科課程內容中“營造環境”的學習任務,可以在多所中小學進行推廣。其實施的主要路徑為:根據真實情境提出“學校是一座美術館”的學習任務——根據不同學校特色,精選題材并提煉主題——確立“美術能將我們的學校建成一座美術館,同時讓我們的學習生活融入藝術”的觀念——制定知道、能做、理解三個層面的目標,并確定“如何將學校建成一座既具有美感又富有內涵的美術館”的驅動問題——根據不同學校美術教學的特色,選定實現目標的策略與方法——開展營造學校美術館的藝術實踐活動,表達情感、思想——策劃、組織、實施、展示與交流、評價與反思活動。在單元課程實施過程中,融入藝術家思維與行動方式,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用藝術的好奇心去探索、想象、創造;通過考慮和可能性進行選擇、推理和反思;交流想法和觀點;記錄藝術的成長和理解;與自己、藝術家、藝術作品和世界聯系;堅持不懈地發展藝術能力,不拘泥于傳統的規則和束縛,克服創作過程中的困難,完成“將我們的學校建成一座既具有美感又富有內涵的美術館”的任務。
如今,人工智能日新月異地飛速發展,我們的學生正進入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知識在許多領域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創造了新的信息和可能性。
2023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了第42屆大會,會議通過了“1974建議書”的修訂版《關于促進和平與人權、國際理解、合作、基本自由、全球公民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的建議書》(簡稱“修訂版建議書”)。修訂版建議書站在國際教育變革前沿,擁抱數字時代,拓展與深化終身學習等經典理念,加強可持續發展教育與培養全球化意識。這為在人工智能迅速成為各國教育變革所不容忽略的重塑性力量的當下的學校美術教育指明了前行的道路。
為應對我們的學生正在進入的這個復雜世界,為未來做好準備,學校美術課程要擁抱人工智能時代,以學生為中心,靈活多變,通過基于觀念和能力驅動的方法支持更深入的學習。其中,通過美術學習養成學生的藝術思維習慣至關重要,因此理解與應用美術知識、技能在各種環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重新設計的美術課程中應占有重要位置。與此同時,基于大觀念的學習和能力培養的美術課程超越學習區域邊界,采用靈活的學習環境,關注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或當地環境。美術教師構建主題單元或基于項目學習的課程計劃,采用靈活和創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參與真實的任務,將美術學習與現實世界聯系起來。在有計劃、有意識、有目的和有組織的美術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探索和創造、推理與反思、溝通和記錄、連接和擴展,夯實知識基礎、能力基礎和思想基礎,堅持不懈地發展藝術思維與創新實踐能力。這將有助于促進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及學習遷移,不斷提高藝術素養與綜合能力,成長為富有藝術素養的思想家以及在學習、生活和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具備個人和社會能力的公民。
作者:
錢初熹,
華東師范大學
教授、
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藝術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主要著作(含合作)有《美術教育展望》、《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迎接視覺文化挑戰的美術教育》、《美術教育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美術鑒賞及其教學》等,并在國內外發表論文80余篇。
曾榮獲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育才獎”等。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美育學刊
上述文字和圖片
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和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