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由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導、中國傳媒大學主辦、法國索邦大學協辦、北京京企中軸線保護公益基金會支持、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與傳播研究院承辦的“古都文明對話(北京-巴黎)”活動在中傳國際交流中心舉行。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教席首席主持陳平教授以“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為題,作主題演講。
陳平講到:今天我很榮幸與各位相聚于此,進行北京與巴黎兩座偉大古都文明的對話。
北京與巴黎,這兩座充滿了深邃歷史記憶、歷經了各種風雨的偉大城市,自它們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它們的不平凡。巍峨雄渾的紫禁城和華麗壯觀的凡爾賽宮,充滿傳統特色的北京胡同小巷和浪漫無處不在的巴黎林蔭大道,都描繪了人類故事的畫卷。每一處筆墨都讓我們清楚地感受到:無論何時,當我們站在歷史的肩膀之上,回溯古代文明的時候,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人類祖先的智慧仍然為我們提供著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時刻提醒我們,要從前輩們的獨創性中汲取靈感,建設更加充滿生機的城市和人文環境,并且要時刻保持對大自然的敬仰與謙恭姿態。
作為文化古都,北京和巴黎在世界舞臺上都發揮著重大作用,從明朝的文化復興到歐洲的啟蒙時代,這兩座城市一直是創新和創造力的中心,擁有燦爛的藝術、文化、哲學、政治與經濟成果。
北京和巴黎植根于不同的文化沃土,從建筑風格到政治制度都表現出很多差異。北京的文化遺產與儒家、道教和佛教文化深深交織在一起,而巴黎的文化認同則受到基督教、人文主義和世俗主義等西歐文化的影響。但正是因為這些差異,它們各具魅力。這些差異不是兩座城市相互交流與合作的阻礙,而是多元對話的基礎。通過利用文化遺產,包容差異性,北京和巴黎可以建立有意義的伙伴關系,豐富兩座城市的文化底蘊,促進人文藝術領域的全球對話與合作。
同時,兩座城市又存在著很多共同之處。它們都是人類集體遺產的守護者,都擁有千年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地標、多樣化的標志性建筑和多姿多彩的人文藝術。這些歷史遺跡見證了人類數百年的努力,直到今天,仍然點綴著我們的生活,并且為我們和后代帶來無盡的福祉。因此,即使是進行城市更新,我們也必須保護這些資源,使其可持續發展。
當我們徜徉在北京的城市中心時,可以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氣息:那是一種在雄渾莊嚴的帝王宮殿與散發著質樸氣息的悠長狹窄的胡同之間,相互依存的錯落有致感。
如果說故宮作為古代文明建筑的天才之作,在宏偉之中隱藏著人類住所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的深刻道理,體現了中國建筑的最高水準的話,那么,老北京的傳統民居四合院則是歷經數百年的營建、擁有了深厚的歷史底蘊,從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以及細部裝修都富有京味風格,體現了建筑師深厚的建筑智慧。
四合院落的構建與設計,復雜又有序,承載了中國人向往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相互尊重的觀念。因胡同依東向西,故四合院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建筑,結構精巧雅致,青磚灰瓦,紅漆大門,整體色調為灰青色,造型古樸。院內裝飾圖案以富貴吉祥為主,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封閉式的住宅,以院落為中心,依照外實內虛的原則和中軸對稱格局規整地布置各種用房。院落寬綽疏朗,人們在此穿行、采光、通風、納涼、休息、做家務勞動。天棚、魚缸、石榴樹曾經是四合院的標準配置,養金魚、喂鴿子、放風箏的休閑生活方式體現了一種可持續精神,生活空間與周圍環境無縫融合,可以說是早期的海綿城市。
當我們向西前往迷人的巴黎時,我們發現自己被帶到了一個歷史與現代融合在一起的世界。每一條鵝卵石街道,每一座華麗的外墻,都見證了幾個世紀以來人類的努力和獨創性。從雄偉的巴黎圣母院到風景如畫的塞納河畔,城市的歷史景觀深刻地提醒著保護我們保護與利用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保護不僅僅是一種責任,而是對我們共同遺產的致敬。
盡管巴黎是一座繁忙的城市,巴黎人還是通過各種方式來放松身心,公園、博物館、美術館、噴泉廣場、藝術展廳隨處可見,因此,將巴黎稱作藝術的城市,當之無愧。
此外,巴黎還是對可再生能源、公共交通和綠色空間的應用典范,特別是塞納河的改造項目,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經驗,證實了保護與可持續性發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我們文明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化和全球化改變了很多城市的景觀,為城市更新和文化遺產保護帶來了挑戰和機遇。今天,當我們努力應對快速城市化和環境退化的挑戰時,必須從祖先的智慧中汲取靈感。環保建筑、綠色基礎設施以及生活觀念,仍然可以借鑒古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
因此,我想起了兩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與盧梭。老子生活在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前5世紀初,那是中國古代社會動蕩不安、社會矛盾尖銳的戰國時期,人們對于社會秩序、個人境遇等問題有著深刻的思考;而盧梭則生活在18世紀的法國。他的思想誕生于歐洲啟蒙時代,這一時期的思想對傳統權威和價值觀進行了挑戰,強調理性、自由和平等。老子和盧梭生活的時間距離了近兩千多年,但他們有著較為相似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對人類社會和自然關系的共同關注和反思。
我們先回顧一下老子的思想。早在公元前4至3世紀左右,老子的《道德經》就已經問世。他強調自然的重要性,認為人們應該與自然相融合,順應自然的規律,以實現心靈的寧靜與和諧,提出“無為而治”、“隨緣而生”等觀念,主張人們應該放棄對外在世界的過度干預,回歸自然,以實現內心的平靜和自然的發展。
而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提出了關于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思想。他認為,過度的社會發展和文明進程導致了人與自然的疏離,而回歸自然則可以重建這種和諧關系。盧梭強調了自然狀態下人類與環境的和諧,提出人們應該尊重自然、回歸自然,以實現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盡管處于不同的時代和文化背景,他們的思想也并沒有直接針對城市發展,但在某種程度上有著一定的相似性,都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對社會秩序和權力的質疑。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他們都提出了關于尊重自然、回歸自然的理念,這在當代城市規劃和更新發展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這意味著城市規劃和更新需要考慮到城市與周圍自然環境的關系,不僅要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還要保護自然資源、維護生態平衡。
在北京和巴黎這樣的大城市中,城市規劃和發展往往受到各種利益和政治因素的影響,導致了許多不合理的問題。而如果能夠順應自然規律、遵循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就能夠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矛盾和沖突,實現城市的健康發展。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樣,城市綠地往往受到建設用地的壓力,而公共交通系統的不完善也導致了大量汽車排放,加劇了環境污染。因此,我們可以借鑒盧梭的思想,加強對城市綠地的保護和利用、改善公共交通系統和減少汽車使用,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正如盧梭所說:“人類在自然中是自由的,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除此之外,北京與巴黎可以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共同探討解決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的方法,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共同開展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合作項目,共同推動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加強環境科技創新與合作,共同研發和推廣節能環保技術,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環境問題。 在合作的過程中,北京與巴黎可以借鑒盧梭和老子的思想,秉持和諧共生的理念,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原則,共同推動城市發展的進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棲息地、歷史景觀和可持續發展不是不同的概念,而是編織在文明結構中的線索。作為這個地球的共同管理者,我們有責任通過培育維持生命的棲息地和見證我們集體旅程的景觀來紀念我們祖先的遺產。這是我們在努力實現可持續城市發展時不斷吸取的教訓。赫爾林德與海德格爾渴望人“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棲息地的本質與現代性的脈搏交織在一起,讓我們一起踏上以時代智慧為指導的旅程,在這里,棲息地、歷史景觀和可持續發展融合在一起,創造無愧于我們祖先的遺產,并為子孫后代提供禮物。當我們對北京和巴黎比對時,我們被提醒,棲息地、歷史景觀和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我們生存的基本支柱。它們表達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愿望,即與周圍的世界和諧共處,留下超越世代的遺產。
本著合作和共同承擔責任的精神,讓我們共同開辟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我們的城市不僅僅是混凝土和鋼鐵的紀念碑,而是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元化的避風港;讓我們利用創新和傳統的力量,建設具有韌性、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社區;讓我們保持借鑒古都的智慧以及謙和的姿態,建設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可持續社區,一起譜寫人類故事的新篇章,創造一個不僅繁榮,而且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公正和公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