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講到:中國工藝美術發展歷久彌新的征程,從五個主要發展階段,結合不同時期的工藝美術政策和大量的數據分析,闡述工藝美術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價值,在新時代產教融合語境下,工藝美術的使命。
第一個階段:1921年至新中國建立:承載民族經濟發展使命,服務生活方式變革。
清朝末期,民族工商業和手工業受到清朝統治者以及帝國主義多重壓迫,發展極其緩慢。新式高檔工藝美術品大多被宮廷貴族占有。隨著清政府垮臺,社會結構、生活方式與消費需求發生變化,順應時代要求和民眾生產、生活需要,工藝美術逐漸大眾化、實用化。
受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新技術和新材料逐漸被接受和采用,中國傳統手工藝受到沖擊。以服裝為例,1912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提出“剪辮易服”,西裝、中山裝在社會上受到青睞,原料多依賴進口,民族紡織業和傳統絲綢業出現危機。
1921年始,歐美國家先后在中國建廠,呢絨等大量生產,中國紡織工業受到沖擊。絲綢行業在國際市場受阻,1923-1930年八年間,中國絲綢價格一路走低,年均跌幅7.5%。
1924年,江浙滬地區爆發齊盧戰爭,作為江浙地區支柱的手工業、工商業遭到嚴重破壞,產業消亡殆盡。
1926年,革命軍北伐,工人運動發展,到1934年,手工行會制度逐漸被工會取代。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軍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工藝美術生產環境和條件被摧毀,多種產業衰落、停擺,部分產業面臨失傳。
1932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國內工商業生產、出口均受到影響,手工業廠商關停、倒閉超過半數,且這一時期,我國關稅尚未完全自主,外貨傾銷毫無限制,對本土手工業影響頗大。九一八事變、淞滬戰役之后,日軍侵華戰爭也使得日本貨物通過走私的形式大肆進入中國市場,本土手工業面臨嚴重損害,江浙地區絲緞業嚴重受損。
戰爭對全國陶瓷產業影響巨大,1931年,江西瓷業燒場、四川川南瓷業公司、北京瓷業公司等大型公司先后停業,德化瓷器產業自1931 年至 1937年工人數、銷售額逐年下降,年產值僅剩 3600 擔。
花邊、抽紗、刺繡業、陶瓷等手工業,曾深受德國消費者喜愛,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德意志帝國內部經濟政治矛盾加劇,資金短缺,實行外匯管理,限制外來貨物進口。
1931至1937年,全國陶瓷出口持續下降,年出口數量與出口值僅為1913年的一半。
陜甘寧邊區自然條件匱乏,1938年1月-1943年12月,毛澤東在生產動員大會上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為了促進生產,邊區政府和群眾組織開展系列手工業生產、工藝美術活動。
1942年,延安工藝美術社成立,團結工藝美術者、手工業從業者,提升了生產力;1945 年,以“圖案研究會”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學術組織在浙江杭州成立,眾多工藝美術工作者被團結起來。
第二個階段:新中國成立至1956年:工藝美術合作化運動,生產與組織方式轉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百業待興,手工業剛恢復活力,生產規模較小、專業化水平較低。這一時期手工業產值32.37億元,工藝美術產值僅3450萬元,為抗日戰爭之前產值1/10。
1950年,中華全國手合作社第一次會議指出:針對手工業的合作,要先考慮原材料供給和成品銷售等主要問題,盡量避免開設工廠的模式。1951 年開始,國家每年都召開全國手工業生產合作會議,對手工業發展進行宏觀調控。
1955年,第五次全國手工業生產合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在全國設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這種手工業合作化的方式,使得在戰爭時期流離失所的老藝人得到國家、合作社的關心和幫扶,工藝美術品生產、徒弟培養更集中、規范,由零散生產進入合作化的模式。
1956年5月21日,國務院批準成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1月1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學院下設染織美術、陶瓷美術和裝潢設計三個系;同時成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研究所,另有理論研究室、刺繡研究室、服裝研究室、家具研究室。
1956年末,全國工藝美術總產值18912萬元,達到新中國成立之初的5倍,工藝美術行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在0.12%-0.25%左右。
第三個階段:60年代至改革開放初期:系統化、制度化、規范化生產,服務國家經濟戰略。
1957年,全國工藝美術藝人代表會議召開,就工藝美術發展提出貫徹“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保護、發展和提高”理念。
1961年,中央手工業管理總局成立,由國務院直接領導、管轄全國眾多個體手工業者。同年,國家制定《關于城鄉手工業若干政策問題的規定(試行)》,明確手工業發展方向、政策,工美行業走向系統化、規范化政府管理模式。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工藝美術行業產生極大波動。企業規模與產值有較大浮動。
1966-1970年間工藝美術行業處于自生自滅狀態,生產經營數據幾乎無保留。
1970年,國務院行政機構職能調整,輕工業部接管工藝美術行業,工藝美術事業出現好轉。
1972年,國務院批復同意《關于加強工藝美術管理工作的請示報告》,各地設立專管機構,中央設立工藝美術公司,工藝美術行業趨于規范化、制度化,同時各地開始建立一批工藝美術中專學校。
1973年春季“廣交會”,工藝美術品達8000余件,為史上最大規模的展出。同年,工美美術產品外貿得到恢復和發展,手工藝品出現在各種活動、會議上。
1974年,工藝美術行業生產、銷售均受到破壞,但國務院對工藝美術行業仍然非常重視,提出繼續“搞好出口,換取外匯”。
1977年,全國工藝美術總產值27.67億元,比1970年8.06億元增長243%,平均每年增幅34.7%,其中出口值突破20億元,換匯6.24億美元,是1961年的12倍。
第四個階段:70年代末至90年代:工藝美術行業經歷重大轉型,服務市場經濟發展。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策略,外匯途徑不再依靠工藝美術品。為了確保工藝美術行業發展不受影響,國家在政策、資金等方面有一定傾斜,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工藝美術行業對經濟建設的貢獻度大幅降低。
1982年,隨著工藝美術出口形勢的變化,工藝美術逐步探索發展新模式,出現國有、集體企業改為股份有限公司、個體經營、作坊經營等多種模式。
1982年4月,全國高校工藝美術教學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又稱“西山會議”。
1984年,廣州美院工藝美術系成立集美設計工程公司,是工藝美術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首次嘗試。
1985年,中國工藝美術館在北京奠基,毗鄰國家外貿大樓,象征著國家對工藝美術價值的認可。
1988年,以生產企業為主體的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成立,政府與企業間形成良好溝通機制,由最初的政府全面管理模式轉向企業行業組織管理形式。
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要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工藝美術行業出現“拆分”“公轉私”的改革形式。經歷1992年行業調整后,工藝美術行業發展進入市場化。
1979年開始,國務院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國家“工藝美術大師”。至1999年末,全國累計評選“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05名。至1999年末,全國工藝美術企業2.5萬個,工藝美術從業人數突破140萬人,是改革開放前的2.8倍,工藝美術年產值突破600億元大關。
第五個階段:21世紀以來:工藝美術的多元角色與新時代的使命。
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不足,文化貿易逆差明顯。2001年,僅玻璃及其工藝品一項進口額14.68億元,出口額13.23億元,貿易逆差1.45億元,差距明顯。
2002年,十六大提出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強調不僅引領文化產業,更要推進文化事業進程。
2002-2008年,中國核心文化產品每年平均出口規模為150億美元,平均增長率為28.8%,并保持穩健增長態勢。
2004年,學界提出“工藝美術是技藝的美術,也是用技藝造物的美術”觀點,工藝美術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也逐步凸顯。2003年至2011年間,工藝美術產值大幅提升。
2005年,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家層面提出要求:由各級政府牽頭,在全社會要形成非遺合力保護機制;明確保護范圍,非遺目錄出現了很多傳統手工藝身影。
2005-2011年,國家公布了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與工藝美術相關308項,占25.27%。在國家舉辦的大型活動中,中國工藝美術和傳統技藝出現頻率極高,例如北京奧運會的中國風元素、APEC峰會領導人穿的唐裝、上合峰會陶瓷餐具等。
2010年開始,中國工藝美術行業進入快速增長的黃金時期,我國工藝美術主營業務收入呈現高速增長模式。2012年工美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率高達42.87%。
2014年到2016年,工藝美術行業生產和出口略有波動,行業主營業務增速放緩,資本和資產積累腳步也放慢,但整體來看,行業整體依然保持穩健的發展態勢。
2012年7月,國家統計局修訂“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標準”,推動工藝美術與現代科技、創意設計融合,將工藝美術列入十大重點發展產業。
2014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首個促進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關于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的要求。
2016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印發《關于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主要任務是:發揚中國工業精神;夯實工業文化發展基礎;發展工業文化產業;加大工業文化傳播推廣力度;塑造國家工業新形象。
2017年3月,國務院提出《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要立足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傳統工藝再創造力,振興中國傳統工藝。并將 “振興傳統工藝” 寫入國家 “十三五” 發展規劃。
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十部門印發《關于推動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的通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傳統手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明確了工作路徑。
2016年以來,文旅部在哈密、黃山、濟南等地設立15個傳統文化工作站,發掘傳統技藝中的中國元素和工藝,累計研發新文化產品7700余件,進一步滿足公眾文旅消費新需求。
2018年,國家公布了第一批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包括陶瓷、服飾、雕刻等各領域在內的383項入選。紡染織繡類傳統工藝數量最多,為81個,占比21.15%。
2018年,國務院要求各級政府要重視對貧困地區傳統技藝保護和幫扶,選取了10個縣區作為“非遺+扶貧”重點幫扶地區,從政策、資金上予以傾斜,注重培養幫扶縣區非遺接班人和傳承人。截至2019年末,全國設立扶貧手工藝工坊156家,參與貧困戶5000余次。
2022年2月,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落成開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是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審美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文化自信與民族自信的國家級文化殿堂。該館的建成填補了中國工藝美術和非物質遺產國家級博物館的空白。進入新時代,高等院校對中國工藝美術的學術研究與實踐創新,遵循“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原則,在學術研討、設計創新、科研成果、著作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步。
自1921年以來,工藝美術行業經歷了重組合作、曲折發展、重大轉型、繁榮騰飛各個時期,遭遇過創傷,走過彎路,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引導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指引下,通過幾代從業者們的艱苦奮斗,工藝美術行業從建國初期1125家工廠、1.28萬從業者、3450萬元產值發展到2020年6萬家規模以上企業、1800萬從業者、397位工藝美術大師、營業收入超9萬億元。實現了門類品種、價值功能、產業延伸和國內外市場的全方位突破,極大地滿足和豐富了社會大眾對當代物質文化生活的美好需求。
進入新時代,工藝美術在國民教育、社會角色、文化傳承、經濟發展等重要領域具有新的歷史使命,具有廣闊的社會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