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講到:“扶貧”,是過去五年至十年我們國家的三大戰略之一,也是我們的東西部協作戰略規劃。“扶教”也可以理解為助教,是我們在精準扶貧當中對當地的傳承人進行培訓、培養,主要體現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兩方面;“育產”就是對當地產業發展的推動,也可以理解為“促產”,即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育人”則是我們高校的為國育才、為黨育人的初心和使命,
大會主題“產教融合”,尤其是高職院校,包括本科應用型高校,應該把我們的教育和當地的產業進行密切結合。“產教融合”有三個層次,一是各自為政,僅通過一個框架將雙方聯系在一起;二是隨著雙方的理解和不斷地融合,開始達到新的層次,企業、行業、政府和高校,四方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增強了交流力度;三是政校行企四個方面的高度信任與融合,使得我們的產業力、教育力、人才力、創新力在每個鏈條的都高度契合,這就是高度融合的校企命運共同體。
一、典型案例,刺繡設計與工藝專業學生郁江,通過定向招生方式進入我校,在學校、鎮湖街道和鎮湖刺繡協會的共同培養下,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留校,成為蘇繡專業方向的實訓教師。在校期間,她積極參與刺繡傳承與教學,共培養了 60 余位刺繡新傳承人并遠赴新疆和海南,向少數民族和邊遠地區的從藝者傳授蘇繡技法,極大地促進了蘇繡的傳播。指導學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證融通”邀請賽中華傳統刺繡技藝賽項并獲獎。蘇州鎮湖是中國刺繡藝術之鄉,有8000多位繡娘,刺繡產值近10億元。為滿足鎮湖刺繡行業發展之需,學校與政府、行業企業聯合啟動非遺織繡班招生,訂單式培養刺繡新傳人,助推傳統工藝轉型升級,形成人才培養的“鎮湖模式”。
我校非遺研培學員潘仕學,來自貴州省雷山縣麻料村,在傳統工藝貴州工作站的支持下,參加了我校非遺研培計劃。回鄉后,建成了麻料村銀飾技藝傳習基地,將銀飾鍛造與旅游結合,幫助老弱婦孺及貧困村民創業增收、脫貧致富。多年來,我校依托文化和旅游部、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建的“傳統工藝貴州工作站”,通過改進設計、改善材料、改良制作、產品研發、品牌打造等方式幫助西部地區開展脫貧攻堅。面向貴州開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松桃梵凈山可持續發展項目”等4個實踐創新項目,培訓中西部農村手工藝從業者2385人次,幫助蘭州城市學院、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等5所西部高職院校開展專業和實訓基地建設。2020年獲評“全國職業院校脫貧攻堅先進集體”。《中國文化報》《人民日報》等媒體對我校推動貴州雷山麻料村非遺助力脫貧和非遺品牌扶貧的典型案例進行推廣。
二、學校概況,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有著六十四的年藝術設計教育歷史,是教育部批準成立的第一所藝術類高職院。榮獲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優秀、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在2022年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業群立項建設單位中期驗收優秀,綜合滿意度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服務貢獻50強、雙師素質比100強。
2011-2022年間,學院最低錄取分數線超出公辦本科省控線平均40多分,連續八年被評為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創新創業示范校。專業特色有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藝術設計兩大專業系列,覆蓋文化創意產業的大部分職業崗位,同時設有七個二級學院,包含25個專業和54個小專門化方向。
三、主要做法,一是創新體制機制,機制體制創新是高職教育改革的關鍵,能有效激發辦學活力,突破發展瓶頸,提高高職院校對市場的適應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二是形成產教融合四種模式:①鎮湖模式,特色產業轉型---教育凝力,②桃花塢模式,搶救文化遺產--教育給力,③雷山模式,民族文化出山--教育助力,④大師工作室,行業大師駐校--教育借力;三是四種方式支撐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①立足蘇州,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②西進貴州,支撐國家脫貧攻堅戰略,③北聯雄安,助力首都副中心新發展,④傳承創新,服務中國傳統工藝振興。
四、取得成效,一是面向工美重點產區,建立協同育人新機制;二是激發產教融合活力,以立足長三角,打造“江南文化”品牌、服務產區,支撐國家傳統工藝振興、師生參加“廣交會”及蘇州創博會探索高職教育新路徑;三是通過教育扶貧,將優秀傳統文化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推進實踐育人;四是與法國國民教育部及其所轄的法國藝術設計高等學校開展合作,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五是推動人才培養與非遺保護、產業發展、群眾致富的有效結合,助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成果被文旅部譽為非遺研培“蘇工美”模式,被《新華日報》譽為工藝美術人才培養“雷山模式”相關案例進入國家內參,為高職教育改革與非遺新傳人培育提供改革方向和示范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