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生
宜興紫砂是中華陶瓷文化藝術的瑰寶,數百年來,宜興紫砂以其溫潤的色澤、精湛的工藝、獨特的裝飾、雅致的品味而為眾多文人、愛茶人和收藏愛好者所鐘愛。歷朝歷代文人在參與紫砂器皿制作的過程中,不僅將詩詞書畫、銘印雕刻等中國傳統藝術形式引入紫砂裝飾,而且將他們的生活品味、審美趣味和哲學感悟融入到器皿的創作之中,使精美的紫砂器富含了更多的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在紫砂界,“字以壺傳,壺隨字貴”已經成為一種共識。歲月漫漫,光陰荏苒,今天,歷代文人的紫砂銘刻和裝飾,因其獨特的文化藝術和收藏價值,而成為收藏家手中的瑰寶。
不同的裝飾形式和技法,給宜興紫砂器帶來各具特色的裝飾方法與藝術效果,其中陶刻是紫砂主要裝飾技法之一。紫砂陶坯所具有的良好可塑性,使得文人雅士在紫砂陶裝飾上可以隨心所欲。無論是魏碑漢瓦、鐘鼎銘文等經典書體,抑或花卉蟲鳥、山水人物等繪畫形式,紫砂都是理想的媒材。他們以刀代筆,融詩書、繪畫、金石、篆刻諸藝術于一體,以其筆墨藝術與工藝技巧的完美結合,形成中華陶文化中一種獨有的雕刻裝飾工藝。
一、 源起與歷史
同古代的陶器一樣,紫砂的刻飾最初只是在器皿上刻劃制陶人的姓名和銘號。明蔡司霪《薺園叢話》里記載道:“余于白下獲一紫砂罐(當時俗稱壺為罐)有“且吃茶、清隱”草書五字,知為孫高士之遺物,每以泡茶古雅絕倫”。到明萬歷年間,制壺藝人署名落款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裝飾形式。制器者和愛好者日漸追求紫砂器皿上的書法繪畫和銘刻趣味,鐘情紫砂的書畫名人、金石大家、文人騷客紛紛介入其中,促進了紫砂陶刻工藝的發展。
宜興紫砂陶刻史上,最具成就、最具影響的是清代嘉、道年間的陳曼生。陳曼生,本名陳鴻壽(1768-1822),字子恭,號曼生,老曼、曼壽、曼公、別稱夾谷亭長、胥溪漁隱、種榆仙客、種榆道人,浙江錢塘人,是清代著名的書法、繪畫和篆刻大家,被譽為西冷八家之一。這位造詣濃厚的學者,傾心于紫砂器皿的造型與裝飾,他與紫砂藝人楊彭年合作,融造型、詩詞、書法、繪畫、金石于一體,設計出宜興紫砂經典之作——曼生十八式,即陳曼生創作的十八種款式紫砂壺。傳世的“曼生壺”上,詩文金石都是寫刻在壺的腹部或肩部,而且滿肩滿腹,非常顯眼,再加上署款“曼生”、“曼生銘”、“阿曼陀室”,或“曼生為七薌題”等等,都是刻在壺身,因而格外引人注目。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種文人與制陶者之間的合作,賦予了以實用為主的紫砂器更多的文化藝術內涵,充滿了文人的雅趣和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并形成了中國陶瓷史上一個獨特的藝術文化現象。制陶技藝與裝飾藝術完美結合,將紫砂藝術納入藝術創作的范疇,推動了紫砂藝術向更深的文化層次發展,從而確立了紫砂陶刻藝術的“金石文化藝術典范”的地位。
二、 技法和形式
數百年來,文人雅士對茶道和茶器的鐘情,以及對紫砂茶器裝飾的偏愛,將他們的審美情趣與藝術理念融入其中,賦予了紫砂器獨特的文化和藝術內涵。如同傳統的中國書畫流派紛呈一樣,紫砂的陶刻裝飾,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制陶大師們也形成了紫砂裝飾的多樣化和個性化,或古樸、或典雅、或清逸、或纖秀。
紫砂器的陶刻裝飾方法大致可分為兩種,即謄印畫稿陶刻和直接陶刻,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印刻和空刻。
印刻是我們最常見的刻陶方法。先將事先臨摹或創作的書法、國畫、圖案等底稿謄印到紫砂器皿的表面,然后再按照這些謄印稿進行刻飾。一般情況下,普通的制陶者會采用這樣的陶刻方法,因為這些人沒有較好的創作能力,或者從業時間較短,沒有更多的實踐經驗。
與之相比,雕刻經驗豐富的制陶人則常常采用空刻這樣的雕刻技法,這樣的技法不僅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陶刻功底,而且能夠給自己的創作創造更大的活動空間。這些裝飾大家或是精于陶刻技法和制陶工藝的書畫家,或是經驗豐富、技藝超群的制壺大家。心中所思,刀下所刻。線條奔放流暢,猶如行云流水,透出如繪畫般傳神的韻致。根據自己的構思,制陶人手中的刀筆或重或輕,或粗或細,或點或線,或實或虛,如書畫大家般完成自己心儀的作品。
紫砂陶刻藝術的題材和形式極為廣泛和豐富多彩。我們在中國畫中常見的山水、花鳥、人物等內容,以及各類傳統裝飾圖案都是陶刻的入畫素材,其中書法則更是不可或缺的裝飾內容。陶刻作者們尤其注重中國書法中的各種形體,充分利用中國書法中的正、草、隸、篆、鐘鼎、石鼓等不同形式的書法來裝飾紫砂器,以此體現作品的藝術韻味。這些繪畫和書法裝飾作品或圖文并茂,或獨立成章,或情趣皆有,或構圖嚴謹。
除此之外,中國傳統藝術和民間藝術中的裝飾元素也常常成為制陶人的選擇,秦磚漢瓦、木雕石刻、錢幣銅器、民間剪紙等等,豐富的裝飾題材,多樣化的形式風格,使造型和裝飾成為有機的結合,兩者相得益彰,藝術地體現了陶刻藝術的精髓,使觀者全面領悟到紫砂器與中國文化藝術結合而構成的完美統一,以及強烈的民族風格和質樸的形式美。
三、 創新與發展
同其他門類的藝術一樣,創新一直是紫砂陶刻藝術不斷取得發展的必由之路,歷代陶刻大家始終將創新作為自己藝術創作的目標。在今天這個物質文化高度發達,藝術創作空前活動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的審美情趣出現了多樣性、邊緣性的特征,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年輕一代的藝術家為了滿足藝術市場的需要,以及表達個人的藝術創作思想,在紫砂陶刻的創新上追求個性化,表現自己的獨特性。
然而,紫砂陶刻裝飾有其內在的特性和發展規律。與其他門類的藝術相比,陶瓷裝飾的創新要受到諸多方面的制約。我們懂得,藝術上的創新并不意味著摒棄傳統,另起爐灶,而是要在傳統的基礎上按照社會和文化的發展需要,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因此,我們在紫砂陶刻的創新中正確地處理傳承與創新、個性與共性的關系。
首先,繼承傳統是為了更好的創新,是為了發揚光大優秀的文化。從歷代的創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作品是各個時期獨有的創新,而更多的作品則是經過數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完成我們今天看到的經典之作。每個朝代的陶者根據自己對形式和內容的理解、不斷地去修正和改進前人的創作,最終共同創作出近乎完美的歷史經典作品。因此,傳承就是將傳統的經驗充分運用于當代的創作之中,在吸取傳統精華的基礎上不斷地創新。
其次,要充分重視自身的文化修養、藝術造詣、專業素質的積累與提高。藝術家的創新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并不是依靠作品表面的新奇就可以形成的,藝術的創作與創新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積累、創新和提高的過程。歷史上每一位大家都是在日積月累的學習、繼承與創新之中,才形成個性化的風格。因此,只有對藝術的獨特理解,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在作品中不斷賦予其新的藝術涵量,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和裝飾語言。
藝術創新無止境。在今天這個開放和物質文化高度發達的社會環境中,紫砂陶刻裝飾的創新與發展既要適應陶藝自身發展的需要,又要不斷地按照社會和文化的需求進行創新。只有創新才有發展,只有發展才有進一步推動創新。
四、 結言
總而言之,宜興的紫砂陶刻裝飾不僅體現出裝飾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折射出制作者本身的文化藝術和裝飾技法的修養。正如藝術家筆下的書畫作品一樣,紫砂器皿大家手中的陶瓷裝飾同樣反映出他們的人格氣質。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中所展示的是他們高超的技法,流暢的線條和完美的章法。細細品味這些傳世名作,我們在心中所能感悟到的卻是藝術的神韻和審美的愉悅。對于今天的制陶藝術家們而言,則需要竭盡全力,延續這一傳統的陶刻裝飾文化,將其發揚光大。